说完后,唐福康的目光,再次缓缓落在了陈广生身上,依旧带笑,但笑容中,已经有了几分凌厉的味道。
陈广生眼睛也眯了起来,就在气氛骤然冷下来时,他又忽然的笑了。
“对不起唐董,我刚才说错话了,可能是我想多了吧,人就不要换了,我们继续按照原样。”
说完,他看了看时间。
“唐董,我待会还要去岳父那吃饭,就不在这打扰您了。”
“陈董,晚上把钟董叫出来,一起聚聚吧。”
“真不用了,这样吧,后天晚上,我来组一个局,到时唐董赏脸就行。”
“既如此,那我就不打扰陈董回家了。”
说完,他还亲自将陈广生,送到了公司门口,看他上了车。
“年轻人啊,呵呵!”
看着车子消失的方向,唐福康双手负于身后,轻笑着说了句。
“董事长,事情没谈成吗?”
相较于唐福康的心情,陈广生就完全相反了。
自打上了车后,他一直绷着个脸,脸色阴沉。
李军也是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小声问了句。
在他印象中,陈广生和人谈判,几乎没有吃过亏。
“这唐福康,真是个老王八蛋。”
陈广生忍不住骂了句。
他自问自己已经够能绕了,可对方比他还能绕,自打进门开始,两人就开始交锋上了。
在书法成语上,算是打了个平手,接下来从陈广生提出正题开始,他便一直落于下风。
不管陈广生问的再直接,唐福康都给你来个太极,不揉不刚的回应。
双倍赔偿他们注入的资金,陈广生虽然心疼,但也可以接受。
可让他去写什么,他们万顺地产违约的公开信,这他是绝不会答应的。
一旦真这么做了,万顺的名声就会臭掉,谁会愿意,和一个背信弃约的公司合作。
如果他不写,却又不占理,毕竟的确是他们违约,唐福康的要求,并不过分。
除非陈广生,真想和他撕破脸了,那他甚至可以钱不给,人赶走,那唐福康也拿他没辙。
只是这样做代价太大,也没必要,唐福康可不比刘大田。
刘大田这么快被陈广生干倒,和他自己作死,点子背有直接关系。
同样的办法,拿来对付唐福康,这是绝对行不通的。
“李军,你觉的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应付?”
听到此话,李军稍微愣了下。
心知陈广生又是在考验自己了,仔细思考了好一会儿,才有些紧张的开口。
“董事长,既然这样,我们就得逼他走。”
听到此言,陈广生露出了笑容,抬手示意他继续。
“陈董您看,康海集团派人进驻公司,借着合作指导的幌子,和明总他们夺权,挖公司里的人。
那我们就从这个人身上入手,想办法狠狠治他一顿,让他在公司里颜面尽失。
最好是犯了什么原则性错误,逼着康海集团,不得不将他调走。”
说完,李军就紧张的看向了陈广生,表情很像一个,等待老师评价批改试卷的学生。
“嗯,你能想到这点,说明这段日子进步很大,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仅仅将这个于波搞走,这是远远不够的,康海集团完全可以,派来第二个于波,第三个于波……
这是他们的权利,所以要利用这个于波,让他做出,违反我们和康海集团合同的事。
这样一来,就是他们违反合同在先,我们成了主动方,可以堂而皇之的,让康海集团滚蛋。”
李军的眼神一下就亮了。
“对,还是陈董的办法好,能一劳永逸。”
这个法子,陈广生其实早就想到了,只是他不太想,这么干而已。
倒不是怕人说他手段肮脏,做生意的,有几个是清清白白的。
他之前唯一担心的,是这么做的后果。
因为它说白了,就是陈广生利用于波,去抹黑康海集团,这可是非常得罪人的事。
可事已至此,唐福康已经明确表示,吃定他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是康海集团不仁在先,还不让他不义了?
钟灵带着玉博,还住在杭市。
几天不见自己儿子,陈广生那叫一个思念。
不过他和很多爸爸一样,不见钻心的想,抱过来一会儿,就递给了妈妈。
惹的钟灵横眉冷对,差点就要揍他,陈广生最后以要吃奶为由,硬塞到她怀里溜上了楼。
在书房,陈广生简单的,和钟展鹏商量了下,去郑市投资的事。
由于陈广生亲自来邀请,他又是自己的女婿。
所以钟展鹏这次,也给了很大的支持力度。
到时会让钟山,带着公司的几个高层一起过去。
万通集团是做物流的,在这网购还没有的年代,基本都是和其他公司合作,帮其他公司运输的工作。
有点像是外包性质的公司。
但这一次,陈广生提出了一件事,他建议钟展鹏,和他一起干一件大事。
在郑市的七二区,买下一块地,做一个商业生态圈。
这个在陈广生当初,成立万顺地产时,就和陈明做过的构想。
不过当时说的是理论,现在,陈广生要付出行动。
按照万顺地产目前的情况,不管是从财力上,能力上,资质上,都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这个商业生态圈,包含的范围非常大,几乎涵盖了七二区,整个的市中心地段。
初步估计的话,没有七八个亿,想都不要想拿下那块地皮,这还不算后期的建设等等。
这么大的一个投资,陈广生之前,压根就没想过。
但宗万基给了他信心,他人虽然没有过来,但是在电话中,也和陈广生简单交流了下。
明确指出,这次恒基集团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圈地。
宗佳慧这次来内地,是要替恒基集团,在大陆投资建设一个公司。
主要目的就是圈地。
说到圈地,那不得不提到,港城十大富豪中,排行第一的李家。
他们就是做房地产的,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越来越多,统一呼声越来越高。
港商在内地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李家就凭借这一优势,开始在内地买地皮。
起初买的很少,可越到后来,买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