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回到后院,正看到自己媳妇正弯腰在菜园里干活。
“媳妇,我来帮你。”
李平安看着那优美圆润的线条,突然升起一种冲动。
“我摘几个西红柿,中午做汤面条吃。”
秦淮茹刚准备直起腰身,就感觉自己的男人贴在他身后。
羞赧的脸蛋顿时镀上一层红晕,不堪娇羞的嘤咛一声,不安的注意扫视着周围,生怕有人看到。
她柔弱无力的推搡着自家男人。
“你松手好……好吗?会被邻居看到的!”
温香软玉在怀的李平安又怎么会轻易放手,尤其是他的触手位置那种膨胀更是在他心头荡漾。
“媳妇,我怎么感觉你这里有大了,不过还是那么挺翘!”
秦淮茹的脸“噌”的一下红透了,一双明亮的眼睛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雾气,仿佛一池清泉,极为动人。
“哪有!”
话虽然是这么说,不过对于自己的身体她很清楚。
不知是不是生第三胎的原因,她感觉自己的屁股变大了一些,甚至有些裤子穿上去都有些紧。
“你的身体我最清楚,要不然咱们现在就看看?”
听着自家男人的调侃,秦淮茹羞怒的瞪了他一眼,踏着碎步慌慌张张的要走,却被土垄绊了一下,重心失衡的她花容失色。
李平安接住娇软香躯的时候在想:这算不算投怀送抱?
两人腻歪了一会儿,这才分开。
见距离吃饭还有一些时间,李平安开始收拾院子。
天气已经热了起来,以前的鸡窝和鱼缸都需要清理,而且那些盆栽也要修剪。
至于菜园里种的那些蔬菜,有的也需要浇水施肥。
“去哪里弄点肥料呢?”
这个时期,大多数国人还不知道化肥是什么东西,施肥自然选用的是有机肥料。
牲畜粪、人粪、猪羊粪,还有秋冬季造的秸秆肥。
种红薯要用牲畜粪和秸秆的混合肥。
小麦玉米地要用猪羊粪,春玉米和棉花地要用人尿粪。
这些都是传下来的农学经验。
不过考虑到气味,李平安决定使用麸饼或者骨粉这种肥料。
前者有花生麸、油菜麸、油茶麸,是油料压榨后剩下的渣饼,是一种高效长效的优质肥料。
而骨粉采用猪、牛骨粉,是一种暖性磷肥。
至于人尿粪这玩意,他可不想被全院人埋怨。
……
“别忙了,赶紧过来吃饭!”
听到自家媳妇的召唤,李平安连忙放下手上的的家伙式,洗完手往屋里走。
姐弟俩已经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完全没有一点挑食的迹象。
李平安坐下来,夹了一筷子凉拌黄瓜,然后吃了一口面。
嗯,就是那个味,家常饭的味道!
半青半红的西红柿,黄澄澄的鸡蛋和绿油油的葱段搭配起来,鲜香扑鼻,美味诱人。
他把筷子凑到嘴边,吸溜一口,软滑劲道的面条裹着西红柿炒蛋汁水入嘴,西红柿酸酸甜甜,炒鸡蛋软嫩咸香,面条又香又弹口。
“媳妇,还是你做的面条好吃,你们说是不是啊?”
李平安看向姐弟俩。
“嗯,妈妈做的饭菜最好吃了,我能吃两碗!”
“嗯,好吃。”
听着几人的夸赞,秦淮茹嘴角微扬笑道:
“那你们多吃点,我做了不少。”
与此同时,前院阎埠贵家。
全家人正在吃饭,同样是汤面条,只不过面少汤多。
“来,一人一个窝头,咸菜两根。”
三大爷阎埠贵娴熟的给众人分果果,而众人也都已经习惯这个模式。
阎解成就着咸菜条啃了一口窝头,咽下肚看向自家老爸。
“爸,我不想在轧钢厂上班了,我想去方便面厂,你能不能……”
他可听说在方便面厂上班相当轻松,女孩子多,而且还能享受内部价。
“你想啥呢,你当初进轧钢厂就是我托李平安的,这下你又想换工作,你以为我是谁啊?”
阎埠贵瞥了眼自家大儿子不满道:
“人情越用越薄,你应该知道这个道理,要不是李平安看在我跟你妈的面子上,你觉得你能进车间吗?”
“再说你都干了一年,再坚持两年就能拿33块钱了,有那个心思不如多放在工作上,要是考不上一级工看我怎么收拾你!”
“还有,你不是学徒工第二年20元,那两块钱也上交。”
阎埠贵正想找机会说这个事,没想到对方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刀越磨越锋利,人情越用越薄。
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攒,为的就是等老二成年好给安排个工作。
眼下阎解放也都12岁了,也没剩多少时间了。
听到这话,阎解成顿时泄了气,想想确实是这样,只能把心里的闷气都撒在饭菜上。
嗯?今天这汤怎么这么好喝?
“妈,今天这饭怎么这么好吃,你往里面放啥了?”
三大妈看了一眼自己男人,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
“你爸弄得调料,说是什么十三香。”
阎埠贵把面条吃完,又把汤喝干净,最后满足的一抹嘴,解释道:
“这还是平安给我的,我给他摘了两根黄瓜换,这玩意一毛钱一包……”
“那以后做菜都放这个呗~”
“就是,吃起来好像有点肉味~”
阎家兄弟提着建议。
“今天主要是让你们尝尝味,以后两天放一次。”
阎埠贵可舍不得,一包也就一两左右,要是顿顿都放,一个月就用完了。
让他花钱买,他可舍不得。
这钱只要进了他家的门,想要离开基本很难。
……
正午的阳光很炽烈,街上依旧有不少的人,李平安骑着自行车往花鸟市场驶去。
从三大爷阎埠贵那里得知,麸饼这种肥料除了油榨厂,只有花鸟市场这边会有。
这是老四九城人玩乐的地方,也是爱好花鸟虫鱼的人常去的地方。
种花离不开土壤和肥料,自然也有相应的摊位。
李平安先是把自行车存放好,然后拿着袋子往里走,距离老远就能看到逛鸟市的闲人。
一位50多岁的老爷子,手托一只装有红子鸟的笼子,听着鸟的鸣叫,悦溢于言表。
四九城人爱玩鸟,据说从清代就开始了。
话剧《茶馆》中那黄宗洛饰演的松二爷,爱鸟如命,手托黄雀笼,一声京腔:“我的黄雀(音巧)儿……”
把爱鸟人的性情,活生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而玩鸟人也是很讲究的,玩画眉鸟和玩百灵鸟的,各有各的群体,绝不在一起玩。因为两类鸟,不能串了音。
李平安转悠了大半圈,这才找到卖麸饼的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