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哪位大才?”
朱标疑惑的看着朱元璋。
“呵呵,标儿,你先做做这份卷子。”
说着,朱元璋递给朱标一份卷子。
朱标接过卷子一看:
“这,这就是今年的考卷啊?”
朱元璋微微点头。
“这也太难了吧,这题怎么做啊,父皇你会吗?”
朱标抬起头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脸上微微一僵,尴尬的笑了笑:
“咱又不需要做这些,你说这干啥。”
“咱今天是给你引荐个人才,你和咱说这些干什么?”
朱标微微低头:
“父皇,你说的可是出题的那个人?”
“对,他就是高鸿生,以前他一直陪侍在咱的左右,咱看他一直以来兢兢业业,每天都很谨慎。”
“于是,咱就想着让他去监考,然后给他升升官。”
“没想到啊,会试前一天他连夜进宫,给咱出言献策。”
“咱也很是疑惑他能提出什么建议。”
“平日里,他可没表现出有什么急智的样子。”
“没想到这小子给咱这么大一个惊喜。”
“哈哈,谁知道他却说想到了如何解决科举弊端的方法。”
接着,朱元璋就把当日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朱标。
朱标听完满脸诧异的看着朱元璋:
“父皇,此人大才,他现在在哪?”
“哈哈,他现在在宫里,你去见见他。”
“咱准备以后让他跟着你,你看怎么样?”
朱标大喜:
“真的?父皇,你说的是真的吗?”
朱元璋满脸微笑的看着高兴的朱标:
“那当然是真的,此人大才,只有跟着我儿,才能施展出自己的能力。”
“太好了,父皇,我这就去。”
说完,朱标就转身而去。
朱元璋看着朱标这着急的样子,嘿嘿笑了起来。
“这小子。”
朱标出去之后才想起自己还没问到高鸿生所在的位置。
于是,又反身回去了。
“父皇,高鸿生现在在哪?”
朱元璋看着反身回来的朱标呵呵一笑,看向王德:
“王德,你领着标儿去。”
朱标跟着王德行走在去往高鸿生所在的宫殿。
“王公公,那日你可在场?”
“回殿下的话,老奴一直都在。”
王德微微欠身。
“那王公公你觉得那高鸿生怎么样?”
朱标好奇的看着王德。
“哎呦,我的殿下,这马上就到了,殿下您那还是自己去看吧。”
王德面露惶恐。
朱标没问出什么,略感无趣,继续跟着王德走着。
此时他的心里好奇倍增,于是急走了几步。
王德也感到了朱标的急促,于是也不动声色的加快了脚步。
不一会儿,朱标在王德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处由军士把守的宫殿。
两人入内后,朱标问清楚了高鸿生所在的位置。
这时,王德刚要出声,要高鸿生出来迎接。
朱标拦住了他,自己前去敲门。
而此时的高鸿生已把事情处理完毕,正坐在那里看书。
听到敲门声,高鸿生眉头微微蹙起。
按说这个时候应该没人找自己才对,难道是要放自己出去了?
于是高鸿生高兴的喊着:
“进来吧。”
门外的朱标听到高鸿生的声音,暗道:
“莫非高先生已经猜到孤的到来,不然怎么会这么高兴。”
于是朱标狐疑的推门而入。
高鸿生扭头看去,原来是朱标,于是高鸿生连忙起身:
“臣高鸿生拜见殿下。”
高鸿生以前也经常遇见朱标,只是那个时候高鸿生在一众侍读中并不出彩。
因此也没有引起朱标的关注。
“哦?高大人认识孤。”
朱标上前扶起高鸿生,狐疑的看着他。
高鸿生微微点头:
“臣见过殿下很多次,只是殿下对下官没什么印象罢了。”
朱标点点头:
“原来如此,那为何高大人以前不显露自己的才华呢?”
“殿下,可听过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臣以现在的年纪担任侍读一职,在其他人眼里已是了不得的成就。”
“其他大人也仅仅羡慕一二。”
“若是臣再表现出自己的才能,那其他大人就要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那时候臣就危险了。”
高鸿生看着朱标微微摇头。
朱标闻言点点头:
“那这一次你怎么开始向父皇建言了?你不怕其他大人了吗?”
高鸿生严肃了起来:
“这是因为这次臣再不站出来,臣就要人头落地了。”
朱标好奇的看着高鸿生:
“何意?”
“自陛下特许臣担任科举考官一职,臣起初是兴奋的。”
“但是兴奋过后,臣开始思索这件事情的好坏。”
“越想臣越感到胆颤心惊。”
“臣觉得这考官一职就是个送死的职位。”
“所以臣已经顾不得那些了,毕竟小命要紧啊。”
高鸿生面带微笑的看着朱标。
“哦?这倒是有趣,那你给孤讲讲为何这考官就是送死的职位?”
“要知道这可是其他官员梦寐以求的差事。”
朱标疑惑的看着高鸿生。
“殿下,你可知我朝历年录取考生的分布情况?”
“这,孤倒是不知。”
“呵呵,从历年的录用情况来看,这南方的学子录用的人数可是大大高于北方学子。”
“而且这个趋势正在延续下去,而且南方学子的占比越来越高。”
“殿下可知,若是今年的科举继续延续这个势头。”
“北方的学子可会服气?”
“届时,北方学子一定会大闹一场。”
“陛下也会严查此事,到时不管有没有作弊,臣等作为考官的人一定是背锅的不二人选。”
“到时,臣一定没有好下场的。”
朱标闻言点点头,有看着高鸿生:
“那高爱卿可知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高鸿生看向朱标:
“这可就与南方北方的经济情况有关了。”
“众所周知,我朝南方经济远远好于北方。”
朱标闻言点头。
“这南方富裕了,自然可以读的起书,请得起好先生。”
“他们接受的教育好,考上的几率也就越大。”
“由此,南方的文风就越发昌盛。”
“而反观北方,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又如何去考虑读书的问题?”
高鸿生看向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