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子看着正在玩闹的张谦,忍不住在心里感叹:现在的年轻人脑子真活,比自己那个年代的人,不知道聪明了多少倍。
想当年自己为了修炼,远离凡尘,一个人在山洞清苦的生活,近百年的孤独和寂寥,让他真的快撑不下去了。
反观现在的年轻人,比如张龙这样的,他们生活的多姿多彩。
人生在世的各种快乐,他都享受了,但是不但没有耽误修炼,反而比自己年轻时不知道精进了多少。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呐!
不过他庆幸自己遇到了张龙,也从张总这里体会到了难得的天伦之乐。
想到天伦之乐,他又不禁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家乡,自己的家人,不由自主的吟诵出来一首诗歌: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山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低声的吟诵,加上此刻玉华子的情绪,让这首诗更加有感染力。
就连正在玩闹的张谦也停下来,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用不解的眼神看着他的干爹玉华子。
此刻,张龙正好从窗外走过。
听到了雨花子吟诵的声音,不由得心里一动。
他知道雨花子这是想家了,他拍了拍自己的头,哎呀!我怎么就把这个事给忘记了?他连自己修行的道观都想,又怎么可能不想家呢?
张龙推门进屋,对玉华子说道:“老哥哥,怪我,我们都到了云阳宫,我该陪你去家乡看一下,可是怎么就没想到呢?不知道你家乡在哪?”
玉华子摆摆手道:“唉!家里就不去了,这么多年了,去了也没人认识,几代人都过去了,要回去真的就是烂柯人了。”
烂柯这个典故,说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砍柴,进入深山之后,发现了有两个道士正在下棋,于是他就把斧子放在一边,专心致志的看着两人下棋,结果等两人下完一盘棋,飘然而去,他才发现自己的斧头柄已经烂掉了,不明所以的他下山回到家中,却发现没有一个人认识,他以为自己的家人搬家了,结果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在山上看的那盘棋,人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
此时,玉华子的心情也是这样,就算回到家乡,没有一个人认识,那种感觉。估计也是挺心酸的。
但是张龙的性格就是想干就干,尽量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这这就是他为人处世的理念,所以他对于华子说道:“老哥哥,修行之路何其漫长,如此漫长的人生,我们可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想了就去做,不必看重结果,我们要看重过程。”
玉花子听了心中一凛,他想不到张龙的思想竟然如此深邃,这些理念,都比他想的还要深刻。
他立刻又想到了论语里面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天他在算彻彻底底的明白了这句话。
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惜我的家离云阳宫很远,如果近,我也早拉着你过去了。”
张龙问道:“能有多远?”
“大概有千里之遥吧。”玉华子说道。
张龙不禁好奇的问道:“既然那么远,你怎么能跑到云阳宫去出家呢?”
玉花子说道:“这件事情说来话就长了。”
手捻须髯,眼睛望着虚空,玉华子边回忆。边喃喃的讲述着他年轻时拜师的经历。
原来这玉华子是南方人,他年轻时候,乃是一介书生,那个时候,士子们正流行着游学。
士子游学,类似于现在的穷游,就是带上一点小小的路费,或者干脆不带,然后去各个名山大川,各个书院学馆,以文会友。
届时游学士子会和当地士子展开关于文学上的各种辩论。假如对方输了,无法驳倒游学士子的观点,便会对游学者好生款待,并给一定数量的路费,以便于游学者去下一家。
但是假如游学者被驳倒了,将会灰头土脸的离开,分别时会道一声惭愧。
这种情形类似于打秋风,但是文人就是这样,碍于面子,既然人家来踢馆,你就必须接受挑战,如果不敢接受挑战,那将会贻笑大方,以后在游学士子面前将无法抬头。
当时的玉华子,年轻气盛,正是十六七岁的时候,一路从老家北上,历时半年有余,才游学到了崂山这个地方。
此时的他经过接连的几次失败,已经是身无分文,眼看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了。
这一天,走在路上的他,终于支撑不住,躺倒了在路上,他是被饿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