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显的心目中!
官员的作用就是根据现实制定政策,然后就是监督!
就好像只要你种下一颗种子,它自然就会找到成长的道路,根本用不着你来操心。
但现在的朝廷官员并非如此。
自从他们成了官员之后,尤其是手里有了权力之后,他们就觉得这个国家的一切应该都是他的。
除了拥有更大的权力外,他们唯一的念想就是将别人的东西抢到自己的手里。
就拿他们刚才的观念来说。
国家已经制定了商贾的税率,人家已经按照规定交了,你凭什么要将人家其他的利润掌控在你的手里呢?如果是不法所得,那也应该进入到国库充公才是。
就因为很多人的贪婪,所以不少商贾这才宁可委身在官员之下。
如此一来,商贾只需给官员一份钱就可以了。虽然这一分钱就抽了他们的大部分,但至少还能看到一些。
所以说,这些所谓的朝廷官员,表面仁义道德,背地里都是男盗女娼。
杨显自然不会惯着他们这一套。
杀普通百姓他于心不忍,但杀这些社会的败类,他从来就没有心理包袱。
“董明远!”
杨显将户部尚书董明远叫了出来。
“从现在开始,你们户部下面的税务司就开始讨论一下,针对天下的商贾,都要收取什么税种,收取多少的税率,然后以塘报的形式发送到全国。”
“一旦税种税率都确定后,不论是京都朝廷,还是地方衙门,都必须严格执行。如果谁敢擅自增加税种税率,朕就砍了他的脑袋。”
这……
杨显这话一出,可把在场的一众官员都给震惊了。
其实税种税率自古都是固定的,但地方上的官员想要发家致富,肯定会巧立科目,一府之地,一县之地,那怕是一个铜钱积攒起来也是一大笔收入。
这些其实都是公开的秘密了。
而且在场的这些大官,有几个没收过地方官员的孝敬?
“都察院!”
杨显接着说道:“现在三法司已经独立出来了,你们都察院要加大监督力道,凡是有官员私自提高税率的,一定要严惩。”
真实世界的都察院其实就是御史台。
但杨显并没有将其合并,而是重新确定了二者的权限。
现在都察院更侧重在司法上面,而御史台的御史,更多的是监督行政的官员。
就像地方官员巧立名目这种公开的事情,都察院未必就会理睬,这时候就需要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了。
杨显冷眼看着下面的官员。
“朕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们,凡我北凉的官员,都应该只有一个职责,那就是为百姓服务。上至朕,下至任何官员,都不要以官老爷的身份自居,总觉得百姓不过都是草芥而已。”
“你们今天衣食住行,所得的一切有那一件不是来自百姓?如果你们以老爷自居,整天就想着自己的官位,不管百姓的死活。这样的官员,朕不需要。”
道理,杨显不会和他们讲道理。
这些人研究了一辈子四书五经,而且古老的观念早就深入基因。
和他们辩论,十个杨显都不是对手。
而且,官员覆盖了朝廷的每一个角落,皇帝不可能亲自去处理下面的事吧。
都说官员只向权力的来源负责。
那就好办了。
皇帝就是你权力的来源。
当你头颅稳不稳,全看皇帝手里的刀锋不锋利的时候,一切就都可以拿捏了。
为什么大明敢和皇帝对抗的铮铮铁骨到了大清老实的像个奴才。
究其原因还不是大清皇帝手里的刀太锋利吗?
杨显根本就不管那些。
掌控了军队,掌控了律法,凡是自不量力的都可以尝试一下铡刀的厉害。
大明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官员,朝堂上空过吗?
那么多等待分配的翰林院学士,估计早都等的心焦了吧。
这个国度从来就不缺官员。
今天皇帝的杀气太浓了,不要说他们,就连几个委员都不敢说话了。
以前杨显当太子的时候就大杀四方,更何况现在是皇帝了。
他们都是屈指可数的大官,没必要和皇帝对着干。
杨显轻松地呼了一口气,他现在总算明白集权的重要性了。否则让这些官员讨论一个政策,恐怕就算一百年都解决不了。
“阿巴尔!”
杨显又将阿巴尔叫了出来:“朕决定在户部下面新建一个部门:经济司,专门负责商贾之事。你心思活泛,在东宫的时候就让朕眼前一亮。你除了筹建经济司外,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向天下商贾推广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告诉北凉的商贾,现在朝廷有了新的政策。凡是想做丝路贸易的,凡是作坊愿意多雇佣一些活计的,凡是大宗贸易的,朕都可以在商税上面给与一定的优惠。”
“对于那些出色的商贾,既能多雇佣伙计,又能多交商税的,朕会提高他们的地位,也可以考虑让商贾的子女参加科举考试。”
“陛下英明!”
阿巴尔听到杨显的吩咐,心里的浪潮也是不断地蜂拥着。
如果北凉真的可以按照陛下的意思来做,那对商贾来说,无疑是天降祥瑞啊。
以前的商贾虽然有钱,但上要面临官员的勒索,劫掠,下还不如农人地位高。更重要的是,商贾等下九流的子女,甚至连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阿巴尔很清晰地感觉到,皇帝的大变革真的要开始了。
阿巴尔激动的很,他多年怀才不遇,直到遇到陛下才让他施展出来。
现在皇帝让他负责商贾和丝路这样的大事,这足以让他名留青史了。
杨显点点头。
“朕今天说的这些,你们相关的部门都要仔细研究。研拟一下有哪些好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正的地方。记住,朕不怕你们做错事,怕的是你们敷衍了事。”
“你们能做到这个位置上,哪一个不是俊杰,如果在敷衍下去,朕绝不轻饶。”
杨显说完,站起身甩甩衣袖就离开了。
“恭送陛下!”
和一众发呆的官员相比,几个委员倒是面目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