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如此,还要凭借这些东西来压上南人学子一头,这在南人学子心中也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们才会与北人学子如此针锋相对,因为因为在他们眼中看来,所有的根源就是北方的学子水平确实不行,
朱元璋眼睛一闪,说道,
“把此人的试卷给朕递上来。”
随后副考官上前,在解缙的桌案上收走试卷,放到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抖开试卷,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虽然内容不算多么高深,但是行文的手法和词藻的绚丽程度,让朱元璋都不由得眼露欣赏之色,
能在如此短时间写出这么一篇极具美感的文章,在天下间也是少有的,
而其内容不太让朱元璋满意,也是相比于行文太过的华丽而言,掩饰了其内容,完全压住了其内容的深刻程度,
另外,朱元璋也看多了张牧写的文章,相比之下,解缙这篇,是显得有些不行了,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有上乘的水平,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但是朱笔并没有在试卷上打上评分,开口说道,
“不错,是个才子。”
朱元璋一句话,让文武百官一阵心痒,忍不住想要看一下此人的文章,
朱元璋抖开试卷,递给侍立在旁边的科举副考官说道,
“传给大家看看吧。”
副考官手拿着文章试卷,大致看了一遍之后,随后将试卷在百官之中传阅,
等到试卷传阅到邱瑞手中的时候,邱瑞忍不住啧啧称奇,看向身边的张牧,说道,
“能在如此短时间行文的如此的华丽,此人有才呀!”
张牧接过试卷,大致扫了一眼,不得不承认解缙此人确实有才华,
而且据张牧所记,解缙不光是文章上有才,绘画也是一绝,
另外还替永乐大帝主编过永乐大典,可见其人才学之浑厚,乃是惊才绝艳之才,
之后也是因为其牵扯到了皇子继承事件中与朱棣的家事扯得太深,被灌醉埋进了雪中,活活冻死,
一代天骄也最后落了个凄惨的结局,看来确实是伴君如伴虎,如此简在帝心的才子,竟然也能混到这么一天,
不禁有些可惜,
除此之外,张牧倒没看出这个文章多么有深度,可能也是与解缙年龄不大,社会经历还相对差一些,写出的文章有些一家之言了,甚至有些想当然的色彩,
不过,假以时日,经过时间的沉淀,此人的未来不可限量!
张牧随手将试卷递了下去,试卷在文官中间传递一通后,众人不由得啧啧称奇,
随后,试卷兜了一圈,到了武官那边,武官那边倒是传递的极快,估计这帮人也是大概扫了一眼,就递给下一个人了,他们对文章基本上没什么兴趣,
又过了一会儿功夫,这些考生陆陆续续的退出殿中,朱
元璋拿起试卷,一个一个看了过去,就如他之前所想的这样,这次主考官和副考官完全是为国选才,并无私心,
这些才子未来也都是大明栋梁,从其写出的文章就能看出一二,在殿中所坐的,就没有一个无用之人,
甚至是在历届科举中,质量都算是极高的,
但百官注意到,朱元璋就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但是迟迟没用朱笔在试卷上点评,这是完全不合常理的,
因为按照之前科举的流程,朱元璋看过试卷之后,便要在用朱笔在试卷上判上平分,以此来进行排名,所有试卷看过之后,评分也变出了,排名也便直接出了,
可是朱元璋连第一张解缙的试卷都没有用朱笔批阅,更不用提以后的了,
这让百官不由得心中打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不排榜了?
朱元璋心中也是发难,见所有考生都退去之后,朱元璋按下试卷,抬头看向诸位官员,抖开科举考生的名单,一把洒落在地上,
这个动作瞬间让殿内万籁俱寂,百官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何事,皇上怎么突然就开始要发火了呢?
朱元璋冷哼一声叫道,
“孔定国!白纪!”
两人可怜兮兮的从官员行列中走了出来,恭敬道,
“皇上....”
朱元璋让他们捡起地上的名单,说道
“你们给咱看看,这名单到底有什么问题!”
孔定国和白纪面面相觑,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但还是听话的蹲下身子,从地上捡起科举考生的名单,
迟疑的反复看了半天,也没有发现其中有什么问题,而李善长在旁边寒蝉若惊,
这件事眼前的一幕看起来何其眼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曾经胡惟庸作为主考官的时候,朱元璋就弄了这么一通,
不过,那次南北榜科举还没有冲突到如此激烈,所以朱元璋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也没有狠办下去这件事,
但是今天看起来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距李善长了解,此刻那些北人学子还都在洪武门外拥着呢,一个弄不好就是马上爆发起冲突的大事件,
“禀告皇上,微臣不知。”
孔定国和白纪一脸懵逼,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朱元璋怒吼一声,
“不知?朕看你们是有意为之!”
虽然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一见了朱元璋动了雷霆之怒,
孔定国和白纪立马跪下认错,说道,
“皇上恕罪,为臣知错了!!!”
这一闹,给朱元璋在心里,弄得哭笑不得,
朱元璋心里也是矛盾的很,他心知肚明,孔定国和白纪在这件事上没什么问题,
可是他为了北人学子的利益,此刻必须严惩两人,
甚至不惜大动干戈,把这两个人给砍了,
这么闹了一通之后,结果就是考官以徇私之名被处刑,那么这次的殿试考生也就自然而然不作数了,
这是让朱元璋很可惜的,
这次的殿试考生质量极高,可以说在整个科举的历史上都排得上数一数二,而将他们全部扫落不用之后,
再让他们重新考一年,难免对他们的心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但是朱元璋不得不这么做,作为皇帝,他办事的原则,并不是单从对错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