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点点头,看向试卷。
刚是看到第一首诗,就下意识连连喝彩。
“好有风骨的诗!也就是先生才能写出如此词句!”
朱元璋嘟囔道:“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呵呵,这是说给咱听呢啊,咱倒是成那东南西北风了!”
虽然朱元璋是在抱怨,可言语中却满是溢彩的语气。
“接着往下看。”
朱标接着向下扫了过去。
读完第二题之后,长叹了一口气,
“你觉得如何?”朱元璋好奇地问道。
“好,”朱标眼中露出复杂的神色
道:“真得好啊。与我最近的境遇一结合,还真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朱元璋闭上眼。
声音不冷不热道:“你看此子说得话,可是全盘否定了咱的治国之术啊。”
“你还是觉得好?”
朱标看向朱元璋。
叹道,“爹,说实话,以前孩儿最相信的就是您这套。”
“对忠有赏,对奸有罚…”
朱元璋睁开眼。
道:“怎么?听你这意思,现在就不相信咱了?”
“爹,孩儿现在特别认同贤弟的一句话,贪官即是能吏。”
“哦?”
“曾经孩儿也以为,会有一些甘愿为大明无私奉献的官员。”
“原本以为是因为有奸人横行,才让这些忠臣无出头之日。”
“可咱们杀了又杀,杀了一茬又一茬…”
“奸贼杀得也差不多了,可这忠臣怎么还不露头的?”
“孩儿有时候会想,是不是本就没有忠臣啊?”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是不是咱若是给他们俸禄给得足够多的时候,奸臣也能变成忠臣呢?”
朱标顿了顿。
本以为朱元璋会大怒地说:那就会让他们越来越贪心!
可却没想到,朱元璋确是一言不发。
见朱元璋一言不发。
朱标大着胆子继续道:“先生此文中最后一句说得真好…”
朱元璋复述道,“穷生奸计,富养良心。”
朱标点头,“是啊,穷生奸计。”
“如果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满足,我们还要求官员有品行有风骨,是不是我们的要求太高了呢?”
“富养良心。”
“不仅对于治官试用,对治民也是试用。”
“为何北平盗贼横行,江南与之相比却路不拾遗,这是何谓?”
“说到底就是一个穷字,北平穷,吴地富。”
“则燕、吴两地之民的品行也就截然不同。”
朱元璋只是保持沉默。
以朱标对亲爹的了解,恐怕这些话朱元璋是真听进去了。
许久,见朱标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朱元璋眉头一皱。
笑骂道:“你个兔崽子还等着咱给你认错呢?!接着看!”
朱标嘿嘿一笑,继续看了一下。
可这往下一看,朱标的两只眉毛瞬间搅在了一起。
又是反复读了几遍后,平时聪明的朱标眉头确是丝毫没有舒展。
反而是越拧越紧。
“爹,这第三题孩儿看不明白。”
朱元璋叹了口气,“你爹也没看明白啊…”
朱标抖了抖试卷,这第三题的字他都认识。
可这串在一起之后,反而就不认识了。
朱标挠了挠头道:“这辩证法看起来很深奥,恐怕都不低于儒道之法。”
“可孩儿实在是学识太浅,连其一二都无法参破。”
朱元璋点头赞同道,“此子肚子里看来还藏着不少东西啊,光是这辩证之法就足以颠覆天下道统了。”
“是啊,不过也想初窥门径,看来还需要先生当面指点。”
朱元璋点点头,“接着往下看。”
朱标顺着朱元璋手指看了下去。
第四题往往是全卷之重,也是科举之策论所在。
而策论最是能集中显示一人之思想精华。
可这刚一看题目,朱标就被震得瞳孔地震!
忍不住惊呼道:“南北科举策论?!”
“这!先生大可以继续写这辩证法,为何敢碰这个?!”
朱标下意识看向朱元璋。
见朱元璋脸上古井无波,心里暗自为张牧捏了把汗。
要知道,南北科举可是大明绝对的禁忌!
是碰都不能碰的话题!
“你往下看吧。”
朱元璋声音平淡道。
朱标失神地点点头。
肚子里已经开始准备为张牧求情的腹稿了。
毕竟朱标还有事情要求张牧去办呢!
可这往下一看,朱标便如同被彻底吸了进去。
眼中只剩下了这篇策论。
整篇读起来行云流水,不知不觉就读到了最末。
朱标咂吧了一下嘴,仿佛这其中有何绝味一般。
让他意犹未尽。
“咋样?”
朱标兴奋道,“爹!这绝对可行啊!”
“只要咱们这么办!南北科举的问题断然不会发展到最坏的局面!”
朱标已经彻底坐不住了!
起身在屋中走了几圈,狂喜之色仍丝毫未减!
“好啊!真的好啊!也就贤弟能想出来此法吧!爹!明早咱们便拟旨下诏吧!”
朱元璋扫了朱标一眼。
声音严肃道:“猴急什么?距离殿试还要等明年开春。”
“再说了,这么大的事也应该朝会讨论一番,直接这么拿来用,就不怕出乱子?”
朱标立马像霜打的茄子一样。
嘀咕道,“知道了,爹。”
“哼!咱又不是说不用!这张牧的法子远比咱想得好多了!”
朱标腹诽道:您想得法子,肯定就是抬手便杀!
朱元璋看向朱标。
继续循循善诱道:“咱身居高位,每一句话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到天下百姓。”
“所以每下一个决定前要慎之又慎。
“一个不小心,那就是无数百姓遭殃啊!”
朱标闻言,看向这位老人。
想到他时刻心系着天下百姓,不忘来路,一时间有些哽咽。
“知道了,爹。”
“嗯,你也大了,有些话咱就不多说了。”
朱元璋顿了顿,继续道,“你抄郭府这事还顺利吗?”
朱标下意识心中一凛,果然什么事情都瞒不住这位。
自己前脚去刘府后脚就去抄郭府,前后连空隙都没有。
用得也全都是暗卫。
可偏偏朱元璋就都已经知道了。
朱标将爷爷和张正分析出来的。
郭恒拿国库放贷之事,向朱元璋汇报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