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牧闻言。
目光深邃。
道:“当今皇上,是踩着元朝的尸体登基的。”
“大明国的国祚,便是插在元人的身上崛起的。”
“先不说双方有怎样的深仇大恨。”
“不止是北元。”
“你们就没有想过,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有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冲击中原地区的事情发生吗?”
“他们好好放牛放羊不就行了吗?至于和中原拼个你死我活吗?”
“对啊,为啥?为啥他们就非得和中原打仗呢?”
李江也是眉头紧缩。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
估计今天一晚上都别想睡着了。
张牧这时扯了扯身上的毛毡。
正色道:“原因很简单。”
“战争,不是非黑即白的。”
“游牧民南下,并不是他们坏。”
“皇上北伐,也不是皇上一定要赶尽杀绝。”
“双方都有不得不打的立场。”
“换句话说,如果能好好过日子,谁愿意上前线拼命呢?”
“啥?”
李江满脸懵逼道:“他们好好放牛放羊,怎么就不能好好过日子了?”
“冬天。”
张牧继续道:“气温骤降,北方的游牧民不南下,就没有活路。”
“这?”
“就因为天太冷了?就不得不拼个你死我活?”
徐妙云和张聪等人的眼中,都纷纷闪出了一阵不可思议。
张聪的大脑都是一阵颤抖。
张牧说出来的这话。
与他学到的,可完全不一样啊!
难道外族入侵,不是因为羡慕中原的财富吗?
不是因为外族好吃懒做,只会抢枪抢吗?
总之。
不是因为一些很复杂,又难以言明的原因吗?
就特娘的因为太冷了?
他们就要南下和中原人拼命?
若是听到张牧的这番言论。
翰林院的大儒,都得被气死。
其实不仅如此。
北元有必须南下的理由。
而老朱也有必须北伐的理由。
明承元制。
既然明朝是元朝的继承者。
那么,明朝怎么可能会允许一个北元的存在?
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
国内怎么会有一个南朝或是北朝呢?
这就如同清朝当年一定要对南明赶尽杀绝的道理一样。
明承元制,清承明制。
清朝既然是继承了明朝,那么就不可能承认南明政权的存在。
那么,统一是必然的。
朱元璋既然是建立了大明朝,同样作为大一统王朝,就不可能放任北元的存在。
什么时候你们北元裂开了,变成了瓦剌鞑靼兀良哈。
并向我大明称臣的时候。
什么时候,这北伐才会停止。
“这?不可能!”
李江这时想要反驳张牧。
可却发现,自己居然没理没据。
所以,也只能嘴硬。
张牧这时伸出了四根手指。
接着道:“历史上,曾出现过四次小冰河时期。”
“第一次,距今大概两千五百年前。”
张聪下意识的点了点头,道:“是西周时期。”
“那时候确实是蛮夷遍地。”
“因此才有了周公大行分封,以藩屏周。”
张牧收回一根手指,道:“第二次,距离现在,一千三百年左右。”
徐妙云眼中也是闪过了一丝顿悟,立马抢答道:“是两晋时期!”
“五胡乱华,中原地区被打的千疮百孔,东晋也只能偏安江左,这……还真是跟天气太冷了有关系?”
张牧这时又放下了一根手指,接着道:“第三次……”
张忠表情怪异的说道:“不会是宋朝吧?”
“那时候,还真是群魔乱舞,无数游牧民族都入主中原,建立了各自的政权。”
张牧也点了点头,道:“大哥说的没错,正是宋朝。”
“嘶——难怪,宋朝的时候,那些外族人就像疯了一般的往中原打。”
张牧士气最后一根手指,继续道:“至于第四次,便是现在了。”
“元末,到现在,这一次的小冰河期,也会是最长的一次。”
事实上,现代学者们更倾向于三次小冰河期。
既,第三次小冰河期,是北宋,一直持续到清末。
但张牧自己则是认为,第三次的小冰河期,只是宋代。
第四次,就是从元末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末。
“现在,元朝立国,皇上驱逐鞑虏,恢复华夏。”
“可这些蒙元的鞑子们,就算是退守中原,可他们还是想方设法的想要回来。”
“所以才会在入冬之前,疯狂的在云南抵抗。”
“皇上多次招降,即便是弹尽粮绝,那群人都不肯投降。”
“原因很简单,投降了,回到北元,也是一死。”
“留在云南,最起码能吃饱喝足,不被冻死。”
张牧的一番话。
说的众人心中深信不疑。
可还是感觉有些怪怪的。
天下奇人无数。
听说过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外族的。
也听说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的。
可这气候角度,简直是闻所未闻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的!”
此刻的李江,三观彻底崩塌了!
直接拍案而起!
然后转身就跑楼上去了。
张忠跟在后面,连忙大喊道:“你干嘛去啊?”
李江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狂吼道:“我要给我爹写信!”
“我要告诉我爹!”
“三郎!你别以为我们傻,你就能随便糊弄我们!”
“我爹可是宋濂先生的弟子!我要让我爹把你们的这番言论,都拿到翰林院!拿给太子看!拿给皇上看!”
“哼!如此大逆不道,离经叛道,胡说八道!”
砰的一声!
楼上传来了一声重重的关门声。
张忠此刻,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道:“三弟,你别和他一般见识,读书读傻了。”
“我看他啊,是因为相信了你的话,才这么急的。”
“毕竟,你的话,与他从小到大所读过的书,学习到的理论,完全相悖,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罢了。”
张牧笑了笑。
他才没有这么小心眼呢。
外族南下入侵的这种事情。
哪有这些人想象的这般复杂。
如果让张忠在漠北带上几日。
试试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
他就能够深切的感受到,这群游牧民为什么宁可打的两败俱伤,也要南下了。
最起码,南下中原,还有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