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当我家超市成为万界交易中心之后
  4. 第238章 仁宣之治
设置

第238章 仁宣之治(1 / 1)


"刚刚说到朱棣所统治的朝代并不是明朝最强盛的时候。"

"那明朝最为强盛的是什么时候呢?"

"自明太祖朱元璋起,历经建文帝和永乐帝之后,明朝进入最鼎盛的【仁宣之治】。"

"朱棣儿子的明仁宗朱高炽,孙子明宣宗朱瞻基,两代人用11年打造出明初最大的盛世。"

朱棣闻言转头看向了自己的长子朱高炽和长孙朱瞻基。

朱高炽此时虽然刚刚登上皇位,可看上去确是一副大限将至的样子。

刚刚登上帝位的朱瞻基看向父亲满目悲伤,在他的时间线里,父亲刚刚离开不过月余。

想不到如今竟又有机会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父亲。

不,还有那自小疼他,悉心教导他的爷爷。

或许在天下人眼中,朱棣是一个窃了侄子国的反贼,可在朱瞻基眼里,朱棣是他这一生最敬、最爱的人。

一时间思念之情涌上心头,眼里氤氲起一层薄薄的雾气。

"爷爷、父亲!"朱瞻基喃喃自语。

"好孩子!"朱棣摸了摸跪在自己腿边的朱瞻基,"你做的很好!"

朱棣压住了心里的激动,让朱高炽父子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抱歉,先生!"朱棣朝着张老师拱拱手,"先生继续吧。"

张老师微微颔首,继续着自己的讲述。

"在第五次亲征回师途中,朱棣病逝于榆木川。"

"同年,朱高炽继位,在朱高炽继位后,废除了古代宫刑。"

"赦免了建文帝的旧臣,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为后来的【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

【其实朱棣是把赦免建文旧臣的机会故意留给儿子和孙子的。】

【是啊,对朱棣来说,他既然已经当了恶人,那就索性当到底。】

【朱棣之所以数次北伐,为的就是他把仗打完了,让自己的孩子们安安稳稳的坐上皇位。】

【虽然朱棣得位确实不正,但他是真的全心全意在为大明考虑。】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老朱家的诅咒啊,朱允炆被自己的叔叔反了,朱瞻基也被自己的叔叔反了。】

【确实是啊,这该死的宿命感啊。】

【但人和人的区别就还蛮大的,朱元璋一早为朱允炆铺好了路,结果朱棣反了,也成功了。】

【朱棣也为朱瞻基铺好了路,朱高煦也反了,但是没成功。】

【由此可见啊,朱允炆是真的拉胯。】

【朱高煦也是个人才,从朱棣在位的时候就开始搞事,搞到皇帝都换了三个人了,还在搞!】

【要不是朱高煦屡教不改,朱瞻基会下那么狠的手?】

"虽然朱高炽在位时间仅仅只有一年,但他却为朱瞻基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那就是内阁学士{三杨}——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

"三杨保住了政治上的底线,明仁宗与明宣宗的个人品格,又提升了整个盛世的层次。"

"中央决策层的高效,为接下来的施政铺平了道路。"

"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成祖朱棣,都奉行严苛的刑罚。"

"这对于稳定社会秩序、迅速整肃官场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却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到了明仁宗时期,素以宽以待人著称的朱高炽,主张废除严刑峻法,慎重使用司法。"

"与此同时,明宣宗还主张礼仪教化,将封建传统道德与法律相结合。"

"减轻刑罚,并不意味着简单放纵。"

"对于贪官污吏,仍然是坚决打击;对于官员的管理,也是要严格考察的。"

"两位皇帝任人唯贤,唯才是举。"

"对于臣子,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明仁宗时期,朝臣各抒己见,皇帝择善而从。"

张老师说到这里的时候,围观的各位帝王们都拿出了小本本记录了起来。

登基初期,谁不想当一个名传千古的皇帝,有值得学习的东西,当然都要第一时间记录下来。

在场的不少帝王都暗暗打算,回头等大家熟悉一些以后,一定要多找几个成功的帝王交流交流经验。

"朱瞻基继位后,朝堂人才济济,使得朝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他劝课农桑,了解民间疾苦,主张节俭,积极赈灾救民。"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明仁宗朱高炽宽待流民、开放山泽。"

"明宣宗朱瞻基大兴水利,指导生产。"

"农业发展,又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整个大明帝国都出现蒸蒸日上的景象。"

朱元璋看向朱棣祖孙三代的目光一变再变。

刚刚浮起的还想让朱允炆继位,朱棣一家辅佐朱允炆的想法有被按下去了一些。

"后来,汉王朱高熙起兵谋反,朱瞻基在劝其罢兵无果后,御驾亲征,迅速的平息了此次叛乱。"

至此,朱元璋算是彻底打消了让朱允炆继位的想法。

一样的身份,遇到了同样的事情,但两人的结局完全不一样。

虽然不想承认,但朱棣确实比他会教导后辈。

【哈哈哈,朱元璋和朱棣的表情我笑死!】

【来了来了,那宿命的轮回又来了!】

【朱允炆:都是皇太孙,凭什么他就那么强?】

【看朱允炆这样子,怕是无缘皇位了。】

【瓦剌留学生即将上线,也不知道朱瞻基能不能当场打死他?】

【土木堡之变啊,直接导致了大明王朝的衰败。】

【有一说一,后来朱祁镇复位后也是做了不少实事的。】

"1435年,正值38岁盛年之时的朱瞻基猝然去世,同年,年仅九岁的明英宗朱祁镇继位。"

"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国事,三杨内阁主主理朝政。"

"1446年,随着太皇太后和三杨去世,朱祁镇宠信的宦官王振,开始崭露头角。"

朱祁镇面色惨白,他隐约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要发生了。

因为在朱祁镇的时间线里,现在刚刚是太皇太后张氏去世的第二年。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