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约70年代初期,我虽年幼,但我认识很多年轻的知青哥哥和知青姐姐。当时我并不知道村民为什么称呼他们叫“知青”,长大后,我才知道知青是“文革”时代的产物,他们是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结果,我对他们特别好奇。我经常看到知青们与村民共同参加各种农业劳动挣“工分”,并与很多农家人同吃同住。其中有个很漂亮的姐姐,名叫李桂林,但大人们个个都叫她李板车,我很纳闷,一个漂亮姐姐怎么改了个那么难听的名字,当我遇到李桂林知青时,我也常用李板车姐姐来称呼她,直到喊了李板车姐姐很久以后,有一次,我去问我的爸爸:“爸爸,那个漂亮姐姐,你们怎么喊人家李板车呢?”我爸爸给我解释说:“江强,李姐姐,真名叫李桂林,她是从大城市来我们村当知青的,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很多不知道我们农村的农业工具名称,有一次,李姐姐参与我们转运粮食需要使用板车,我们就喊李姐姐去找个板车来使用,可李姐姐去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来板车,一是她确实不认识板车是什么样,二是她害羞不愿问旁人板车是何物,大家等了她半天,她都没有找来板车,延误了同组农民运送粮食,同组村民还被“队长”扣了“工分”。这件事后,一提到李姐姐,村民就叫她“李板车”,李桂林叫“李板车”的名字就这样传开了。”听了我爸爸讲的这个故事,我终于知道李姐姐为什么被人们叫作“李板车”了。漂亮姐姐“李板车”的这个绰号,可以说在村里人尽皆知。从李板车这个事情来看,农村人文化虽然很少,但是给知青取“外号”称呼,还是很有“智慧”的。
由于有了知青叫“李板车”的故事,后面村民称呼其他知青“外号”时,我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例如后面我听到的张墨斗,王谷机,李纺车、徐压水等,其实这些知青身上都发生过与农村工具相关的非常有趣的故事。
知青们白天劳动之后,晚上也做一些娱乐活动。知青们有的读过初中,有的读过高中,个别还读过“工农兵大学”,他们在各个村组都算“高级知识分子了”,知青们一般都是单身,往往家务事很少,他们可不是吃了饭就去睡的人。我常看到他们休息之余,爱看书,爱写信,爱听收音机等,这是他们普遍的个人休息方式。他们最常见的集体休息娱乐方式是吃了晚饭后爱搞各种联欢活动,主要是在我们村各组组织一些唱歌、跳舞、个人朗读等活动,也经常与村民们约起去各处看坝坝电影。我与江兵、小老幺也经常跟在知青们的后面,看他们搞的各种活动,对知青们搞的各种活动都非常感兴趣。
我与江兵等玩伴还经常听知青们给我们讲各种故事,知青们给我们讲的故事中,有的是讲他们在城里生活学习的故事,有的是讲他们看过的故事,有的是他们看过的电影故事,还有的是来自他们听收音机的故事。在与知青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也慢慢在长大,知青的很多故事也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尤其是那些令我很开心的故事,我至今都能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漂亮姐姐李桂林知青,同时还是我们村小的一名代课老师,我与江兵上小学时,她还教过我与江兵一段时间,也经常听到学校师生们在背地里叫她李板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