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瑶睁开眼睛,从床上起来,揉着有点痛的额头,扫了眼周围的环境,发现在自己的房间。
她记得她是在姜红的房间,打算和许小九一起去院子里吃饭的,随后就听到了姜红的声音,还听到了姜红在和其他人说话。
她知道这是昏迷了几天的姜红醒来过来,她直接激动的呆住在原地,眼中的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就在她转身去看姜红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会,然后就昏了过去,在昏过去之前还听到了大家慌张的喊她。
再次醒来,就发现是在自己的房中。
赵静瑶看到房中没有人,她想问问姜红现在怎么样了,连忙掀开被子,准备下床。脚刚碰到鞋子,房门就被扶桑推开了,端着米粥进来的扶桑,看到下床穿鞋的赵静瑶,赶紧上前,把碗放在桌子上,走到赵静瑶的面前,激动的说道:“夫人,您终于醒了,梁大夫真厉害,说您今天这个时辰会醒来,真的醒来了。我给您熬了粥 ,您要喝点吗?您已经睡了两天了。”
扶桑这一打断话听的张静瑶脑子懵懵的,她满脸的疑惑。
梁大夫是谁?她睡了两天了?
还有,她的确是饿了。
赵静瑶的眼神看向桌上的米粥,扶桑注意到赵静瑶的眼神,笑着去把桌上的米粥端到她的面前,说道:
“夫人,梁大夫说您刚醒,之前又好几天没好好吃饭,脾胃太虚了,只能喝粥。等养几天,就可以和往常一样吃了。”
听到扶桑的话,赵静瑶点点头,伸手接过扶桑手中的米粥,坐在床上一口接着一口喝了起来。
看到只穿了一件里衣的赵静瑶,扶桑拿起搭在架子上的外衣给她披上了,以免她着凉了。
很快,一碗米粥就喝完了,赵静瑶还是感觉到肚子有点饿,说道:“扶桑,再去给我盛一碗。”
扶桑接过空碗,摇了摇头道:“夫人,梁大夫说您刚醒,一次性不能吃怎么多,要等半个时辰后才能吃。米粥我让厨房温着的,等到了时间,窝在给您端,您现在先喝点水吧。”
扶桑边说拿着空碗走到桌子上,把空碗放下,倒了一杯温水,又端着温水回到赵静瑶身边。
“好。”
虽然赵静瑶不知道扶桑口中说的梁大夫是谁,不过刚刚听到了扶桑说这位梁大夫说出来了她醒来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这位梁大夫是位有本事的大夫,他怎么说,自己怎么做就是了,总不会害到自己的。
“扶桑,这梁大夫是谁?”赵静瑶喝了一口水,问道。
“梁大夫是小九姑娘的师父。您突然在姑奶奶的房间晕倒,把我们吓了一跳,老爷慌张的就要抱着你回房,让小厮赶紧去请大夫,刚出门口,就和凌风掌柜带来的人撞上了。”
“凌风掌柜带来的人正是小九姑娘的师父,梁大夫。小九姑娘看到梁大夫,拉着梁大夫给您看身体,梁大夫让老爷把您放在平坦的地方,老爷急匆匆的抱着您回房了,除了刚醒的姑奶奶,梁大夫他们都跟了过来。”
“梁大夫给您把过脉后,说您是太劳累了,身体一下子受到刺激,没有挺过来,就晕了过去,等睡够了就好了。这一睡就是两天,期间老爷担心的不行,多次请梁大夫给您把脉,看看是不是一开始诊断错了。”
“梁大夫再三保证您没事,还和老爷说,要是不信,可以去请其他的大夫来给您看,一旁的小九姑娘也说梁大夫的医术很高明,老爷这才放心了,安心的等您醒来。”
“梁大夫还说了,您大概今天这个时辰会醒来,让我提前准备吃的,说您醒来就要吃。梁大夫真厉害。”
扶桑一边服侍赵静瑶,给赵静瑶穿衣服,一边絮絮叨叨着赵静瑶昏睡后发生的事情。
“阿红怎么样了?”听完了扶桑的话,赵静瑶也知道这位梁大夫是真本事的,便问起了姜红的身体。
“姑奶奶在房间里修养着,梁大夫给她看过了,开了几幅药,姑奶奶喝下去后,脸色红润了不少,精神也好了起来,只是还要养一段时间,这才没有过来看您,她时不时的让身旁的丫鬟来问我,您的情况,担心您担心的不行。”
赵静瑶笑了笑说道:“你家夫人知道阿红是因为身体没有来看我,没有难过伤心,不必解释这么多,我和阿红年少时玩的就很好,自然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
扶桑见是自己误会了,以为赵静瑶是伤心她身体不适,姜红没有来看她,下意识的红了脸。
赵静瑶好笑的看了眼扶桑,抬起手臂让扶桑扶着她:“走吧,我们去看看阿红。”
“好的,夫人。”
扶桑扶着赵静瑶朝着听竹阁走去。
听竹阁这边,梁大夫正在给姜红把脉,许小九站在一旁,认真的听着梁大夫说的脉象:
“脉弱而无力,脉细而数,脉来软弱,没有规律可言。这是元气大伤,身体虚弱的脉象。”
梁大夫把手从姜红的手腕上拿来,看着许小九说道:“小九,你来把脉看看。”
“嗯。”
许小九上前一步,坐在梁大夫的身边,屏住呼吸,把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姜红的左手腕上,感受着梁大夫刚才说的脉象,过了一会后,让姜红换了一只手,继续把手放在姜红的右手的手腕上,感受脉象。
一刻钟后,许小九松开姜红的手腕,站起来说道:“师父,徒儿记下了。”
“好。”梁大夫点点头,走到桌子处,拿起笔墨,写下一副药方,朝着许小九招手。
“小九,你过来,看看这药方。”
“好嘞,师父。”许小九把姜红的手放到被子里,掖了掖被角,说道,“红姨,我过去看看。”
姜红笑着点了点头:“去吧。”
许小九走到梁大夫的身边,拿起药方,认真的看了起来:
“白术,人参,黄芪,山药,茯苓各二钱,紫河车三钱,当归,丹皮,枣仁,志远个一钱五分,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