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胡须吃完午饭后,自己宿舍暖瓶里的水都喝光了,他拿着水杯到隔壁宿舍取水,见到班里学霸董以武在看辅导书。
董以武和其它学霸不同,比如,胡须的初中同学王中军,他是长在课桌上的那种,整天和课桌黏在一起:人,课桌,书,三位一体。董以武却是优哉游哉的学霸,如同一个散仙,不见他有多努力,成绩稳居第一。同学们都觉得,在成绩公示牌上,可以把他的名字印刷在牌子上,印在第一名的位置。于是乎,人家根本不在乎成绩排名,即使偶尔排名第二,他只是微微一笑点点头,好似在他意料之中。
对于这种学习的天生神力,谁不羡慕嫉妒恨呢?
董和同学们同龄,但人长得老成很多,而且少白头,穿的衣服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他父亲倒下来的,初次见面还以为他是个老师。
他总是笑呵呵的,索性就以“老师”自居了。
胡须对他说“你都第一名了,还学?想考清华北大?”
董“去啥清华北大啊,去清华北大合并以后的大学→青大…,青岛大学!”
胡须乐了,却又愣住,他发现董以武看的不是辅导书。
“绝代双骄?!”胡须惊讶,“这是啥书?”,董以武“武侠呗,古龙写的”
“你也看这个??”
“为什么不能看这个?我觉得写得很好啊”
“啧啧,你看这个,如同武林盟主学习哥德巴赫猜想”
“这书是古龙写的,金庸的武侠书也不错。你和我以前一样,对武侠有偏见。那是因为人们都认为:学生看这些书会入迷,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但是我能控制住呀。平心而论,武侠作者想象力丰富,这些书绝对是中华文化优秀产物。金庸的气势磅礴,‘功夫’深厚”;古龙的,人物性格独特,‘功夫’奇异,悬疑感很强”。
胡须“我靠!听你这么说,你肯定是个行家啊!“武林中人”啊。不过,这种书太厚,看完得花多长时间吧!”
董以武“只要感兴趣,看得就快,不像语文书里的文章,有的文章真没意思,难以下咽。一篇文章,你若是没有相似意境或经历,很难理解。比如说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初中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纳闷:盼望着三个字,为何要重复?还“春天的脚步”,不就是拟人而已么?而我现在再去读这篇文章,却是一种享受”。
董以武说个没完,胡须根本就插不进去话,于是逃之夭夭,回到自己宿舍。
谁知,董以武意犹未尽,缺少个听众,他竟然来到胡须宿舍,继续说了起来,一进门就说“董老师来也!所以说嘛,作家都是忽悠人的。把普通的风景,用词汇和言语装饰一番。有的作家抓住读者恐惧心理,把一件简单的凶杀案,描述得悬疑曲折。有的作家掌握读者的泪点,写得感人肺腑却又合乎情理。其实,就像是化妆,把一个人打扮地更漂亮,作家就是搞装修的”。
董以武说个不停,胡须宿舍桌子上有一块馒头,也不知道是谁的,他竟拿起这块馒头吃了起来,说“可别浪费了啊”。
董以武吃着馒头,眼睛却又盯着胡须床上的一个苹果。
胡须宿舍的王伟接董以武的话说“可是这化妆装修的本事,不是每个人都会的”
宿舍的管波又说“你说作家忽悠人,是不对的,写作是一门艺术,作家是艺术家”
董以武“你随便找一位作家问问,他写作的出发点是不是忽悠读者?作家只是想说服读者而已”
胡须“作家是想把感动、刺激、惊险、爱心带给大家,你称之为忽悠、装修,不准确,请问,你是希望看到一个打扮土气的女孩,还是一个打扮漂亮的?”
董以武见群起而攻之,想开溜,说“今天我董某人舌战群“雄”…,是狗熊的熊昂,你们宿舍自己嗷嗷吧,拜拜!”
董以武说完迅速拿起苹果溜了。
舍友笑说“那他是狗熊的狗喽”。
胡须“我去!今天又顺我一个苹果!”
自这之后,董以武有了外号“董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