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的路上这么危险,张晓梅最担心的还是娘家人撑不下去。
和陶家人一样,受点罪都罢了,就怕死在了路上。
倒不是张晓梅想的悲观,主要是他们周家村人也是一路上逃荒来的。
逃荒的路上,若是族人不团结,很容易撑不过去。
周敬仁也看出来了张晓梅的担心,便安慰了自己媳妇儿一句,“媳妇儿,你别太担心了,爹娘他们一定会好好的。
回头咱们再多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打听到一些消息。”
张晓梅也知道,现在不是自己胡思乱想的时候。
即便担心娘家人,可是太过于担心了也没用,只能慢慢的等着消息。
指不定哪一天娘家人也能来林州这边,到时候就能遇见了。
一夜过去,第二天便是腊月二十五。
豆腐坊这边,忙了最后一天,工人们便开始了正式休假生活。
豆腐坊关了,林州的豆腐店那边也关了,感觉整个人都清闲下来了不少。
周敬义这段时间一直在豆腐坊帮忙做豆腐,过年这段时间可算是能在家里好好的歇一歇了。
老周家那边,李氏来询问了一下沈玉兰,过年一家人要不要一起过。
虽说分家了,平时都是各过各的,可是过年不一样,老人家都希望一家人能团团圆圆的。
沈玉兰其实心里觉得,还是他们大房一家人在一起过好一些。
毕竟老周家那边还有一个搅事精呢。
可是对上李氏眼巴巴的神色,沈玉兰又觉得不忍心拒绝。
算了,不就是一顿饭么?还是满足一下老人家的愿望吧。
毕竟如果周文昌还活着的话,一家人还是得在一起过年的。
“好,那过年就一起过,到时候直接来我家这边吧。”
李氏见沈玉兰答应了,高兴的点头。
来沈玉兰家这边过年肯定是最合适的。
他们家的屋子大,所以场地也大。
如果在老周家这边过的话,一大家子人,指不定桌椅还坐不下呢。
定好了在沈玉兰家这边过年的事情后,李氏就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沈玉兰在家休息了几天,年二十八的时候,打算再去一趟林州城内。
家里之前买的那些荤菜肉菜基本上都吃完了,年前正好置办一些。
年后估计就没什么时间去城内,到时候就在家里窝着了。
另外今天进城,沈玉兰再给王老那边送一些自己做的腊肠,还有咸鱼过去。
沈玉兰不是自吹自擂,她做出来的腊肠,味道非常好,市面上可是买不到这么好吃的腊肠。
知道王老对吃喝这方面感兴趣,沈玉兰虽说送的不是多贵重的东西,可却是投其所好,也是自己的一丁点心意。
沈玉兰直接带着东西去了王老家。
王老见到沈玉兰过来,非常的高兴。
沈玉兰送的即便不是贵重的东西,可是王老却宝贝的厉害。
等着沈玉兰回去的时候,王老又反过来送了她一堆东西。
看到王老的回礼,沈玉兰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明明自己是想着给王老这边送一份自己的心意的,结果她顺回去的东西更多,咋看都像是自己来占便宜的?
沈玉兰清点了一下王老这边给自己回的礼物。
有好几盒珍贵的点心,另外,王老还给了她十斤羊肉,一只猪前腿。
还有一罐子上好的蜂蜜,两坛子上好的陈酿。
燕窝和鲍鱼各一盒。
对比自己送的腊肠和咸鱼,王老这些东西才叫真正的贵重。
沈玉兰是越发的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王老人这么好,往后自己有条件的话,也得多多回礼才行。
沈玉兰给王老送完了东西,又去林州城继续采购。
鸡鸭鱼肉她都一道买了些。
另外,过年的烟花,炮仗之类的东西,也一道买上了。
回去的时候,小驴车上堆了不少货物,可是让清水村的不少人羡慕的不得了。
毕竟这时候家家户户还是比较穷的。
沈玉兰家却这样的富裕呢。
对于那些条件差的人来说,看到沈玉兰家的日子过得好,很难不眼红啊。
不过沈玉兰这都是刻意的保持低调了,人家还是眼红嫉妒的话,沈玉兰也没什么办法。
她堂堂正正的挣来的钱,总不能说不花吧。
既然要花钱的话,总归有被村民看到的时候。
拉着这些年货回去,年前可算是不用再去城内了。
年二十九这边可以将家里卫生打扫打扫,年三十就是除夕夜了。
沈玉兰整理出来了一份东西,给老周家那边也送了些过去的。
不管怎么样,李氏和周大山是她几个亲儿子的亲爷爷奶奶,周文昌不在了,几个孙子得代替当爹的孝顺爷爷奶奶。
这大过年的,送些年货过去自然也是应当的。
所以除夕夜是一起过,可是整个年的时间跨度还是很长的,总归准备点过年的好东西。
沈玉兰给老周家那边准备的是五斤猪肉,王老送的十斤羊肉她也给匀了两斤出来。
挂面准备了五斤,然后一只鸡,二十个鸡蛋,两条鱼。
这些东西,足够老周家那边过年好好的吃几顿了。
沈玉兰给老周家准备好了年货之后,让儿子们送去。
收到沈玉兰准备的年货后,李氏和周大山都没想到她能这么大方。
看来,这个老大家的现在是真的不一样了。
下午,杨氏还特意的来了沈玉兰家一趟。
看着杨氏过来,沈玉兰笑着道,“你咋来了?”
杨氏将手上拎着的篮子递给了沈玉兰,随后冲沈玉兰道,“婶儿,我挖了些笋子,给婶儿送来点,这不是什么好东西,不知道玉兰婶儿你要不要?”
杨氏说着,就将胖胖的冬笋给沈玉兰递了过来。
现在杨氏的日子好了起来,带着两个闺女,过的越来越滋润。
从沈玉兰这边拿到的工钱,杨氏用来养活闺女绰绰有余。
她不仅能让闺女们吃饱不挨饿,还让她们吃上了肉,穿上了新衣服,这是在以前婆家不敢想的事情。
杨氏一直惦记着沈玉兰的恩情,知道不是沈玉兰帮衬,自己现在不会过得这样的滋润。
可是她又没有什么能力。
只能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范围之类,尽量的报答沈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