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渣爹断亲?不慌,咱用系统逆袭
  4. 第53章 咱们村很快要富了
设置

第53章 咱们村很快要富了(1 / 1)


里正家的媳妇李氏,见里正笑眯眯的把张镇义送到门口才回来,问道:“老头子,这会儿又有什么好事了?看你笑成那样,眼珠子都快看不到了。”

“天大的好事,咱们村很快要富了。”里正乐呵呵的给自己点燃旱烟,吧嗒了两口才吐出这么一句。

“快说说,那孩子找你啥事?”

看到自己的老头子这么卖关子,老太婆没耐心了,过去就一巴掌拍在老头子的肩上。

“哎呦!轻点,老都老了,哪里还经得你这么拍。”老头子假装哎呦哎呦的去摸自己被拍的地方。

几十年夫妻了,李氏还不知道自家老头是什么样的人吗?直接给对方翻了个白眼。

里正又吧嗒吧嗒吸了几口烟,才把张镇义找他,让他帮他们在村里收购活鸡和在村里建养鸡场的事给说了。

“哟,这几个孩子不得了哟!都成咱们村的福星了。”

“那不是,幸好他们分来咱们村了。要是分到别的村,那不便宜其他村了?”

“才建个肥皂作坊,都有不少人跑来叫我去给他们做媒,好多女娃子都想嫁去他们张家了呢。”

“你可别乱答应呀!看他们一个个都是有主见的,咱们可别掺和。你看他们来这里那么久,有哪个正眼瞧过村里的女孩子的?”

“我也觉得咱们村里这些女孩子没人配得上他们,让我昧着良心去说媒,我都做不到。”

“知道就好,以后让咱家的几个孩子多跟他们家走动走动,能学一些东西也不错。

听说他们家老四在学堂的成绩可是数一数二的。”

“哟!那不得了。”

李氏开始数起来:“老大的会当家;老二不止力气大还会做生意;老三力气也大,人憨厚老实,上听哥哥的话,下护弟妹;老四人聪明,认字厉害,说不定将来秀才、举人肯定跑不了;最小的虽说是个女娃,可人也聪明得很。”

不数还好,一数起来,她都佩服能把他们生出那么优秀的娘来。

秀才举人?将来他们恐怕远远不止这些。

里正想到他们刚来那时,就有大人暗地里交代的事。

为了让刘海柱和张镇远把手艺练好,这几天他们几乎天天都做这荷叶叫花鸡。

给里正家送去过两次,张镇义还大老远的送几只去学堂给张镇江分夫子和同窗们一起吃。

做吃食做得好,卖得多最容易招同行妒忌和陷害。

为了尽量避免这些麻烦,张清清刻了个小章,要求刘海柱他们,不管做多少只鸡,都要在烧泥团之前在不起眼的地方先盖个印章。

还要求,每只鸡在包上荷叶和泥巴之前就指定每一只鸡的左脚小指指甲盖剪平掉作为记号。

相当于给他们的食品做了两层防伪标志。

这生意一但做起来,光是黄泥等物品也需要有地方放才行。

就他们两家这丁点地方,不管在哪家做都不方便,单说张镇靖的床底,都已经塞满各款的冷制皂了。

于是,大家商量决定,把他们家与李二蛋家之间的这段地全都给买下来。

两家之间这段路以后可以建好几间大房子了。

只是现在暂时在外围建个围墙就行,相当于是把张清清与李二蛋他们两家用围墙给围成一个大家了。

大伙都不是磨蹭的性子,说干就干。

还是老样子,张镇义负责去找里正,买地、买砖、招人、起围墙,一天三十文不包吃食。

人多力量大,才几天功夫就把两家给围起来了。

“他们这是想两家合为一家呢?”

“看着是呢!有钱就是好。就是那个围墙也太舍得了,用的是红砖,偏人住的房子是土坯的,是不是搞反了?”

“人家高兴就成,管那么多干嘛?”

“这地够大,以后要是起个大的砖瓦房肯定够气派,再种个啥花养个鱼的,过得像城里那些官老爷一样了。”

“可惜了,那几个大的,听说都定过亲了,几个小的都还要等好几年呢!”

村里人又以他们两家为话题议论起来,羡慕的嫉妒的佩服的都有。

站在人群后面的李桂花听到众人的议论,她更坚定要嫁进那个院子里。那几个小的不行就换那几个大的吧,定了亲又怎样?

她不信,要是生米都煮成熟饭了,他们敢不娶她?

她那个喜欢喝酒的爹不是常说嘛:拼一把也许就富了,要是连拼都不拼一下,那注定永远就这样了。

李桂花跑到小坡上,远远就看到高高的红砖围墙把两个土坯房围成了一个大圈,远远看去,简直就是村里的大地主家,以后再建几个砖瓦房就更好了!

可惜里面的女主人还没进去,以后等她进去了,定会在围墙边上种上许多许多好看的花,在后面再弄个鱼塘,再买几个下人……李桂花已经开始给她未来家布置起来。

围墙起好后,刘海柱和黎大山就开始挨家挨户的去买鸡,村里人大多每户就养那么一两只专门下蛋的鸡,基本上舍得卖的人不多。

还是小清清想得全,早早就想到了这个,所以才叫里正在村里建个养鸡场。

不然,只怕以后他们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于是,两人决定到城里购买,别的以后再说。

张镇远和张镇靖推着张清清给弄出来的手推板车到上山挖黄泥,山上和家里来来回回,一天十几趟的运,都在围墙边上堆成一小山堆了。

里正看到他们的木轮推车感兴趣极了,起初只是跟他们一块走了几趟,最后干脆亲自上手推,直呼太方便太省力。

当天里正就直接上门找张镇义。

“镇义,这推车你们借不?这不准备秋收了吗?如果有这种车,我们村里秋收农忙的时候就省省时事许多。”

“里正爷爷,我们家就只有这么一辆,村里那么多人,只怕到时候也是不够用,如果里正爷爷觉得好用,不如趁秋收前看村里有谁想要?找木匠做不更好?这种车也不难做。”

他不是不愿借,就怕到时候人人都来找他们借,他们该给谁先借呢?就算他大方,每家都给借。

可这么轮着一圈下来也是太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这倒也是,如果每家每户都有一辆这种推车……还是镇义想得周到。”

然后就和里正约好,等他们把推车用完,让里正借去木匠那里做样版几天。

等张镇靖和张镇远拉完最后一车黄泥回来,张清清已经在围墙边上,堆放一堆的木板、木窗和竹杆还有烤鸡用的两个大炉缸和几袋木炭。

看到他们喝完水,张清清才把他们拉到一边,开始指挥他们搭木屋和鸡舍。

“妹妹鸡舍是要搭,可为什么还要搭木屋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