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快穿:从入门到精通
  4. 第119章 昔年怀壮志41
设置

第119章 昔年怀壮志41(1 / 1)


两场战役大获全胜,打得赤炎梵古元气大伤,也不知要多少年才能缓过来。

梵古互市的提议上报给了慕容怀瑾,朝臣们吵来吵去吵不出结果,慕容怀瑾还是和太傅研讨许久才拍板,同意了梵古的请求。

大批官员昼夜兼程来到西南,他们奉圣上之命前来管理新的国土,并负责互市的具体事宜。

凌亮处理好边疆琐事,回了京城。

庆功宴上,众臣争先恐后向他敬酒,慕容怀瑾更是对他激赏不已。

凌亮并不居功,深深一揖,将小皇帝的功劳娓娓道来。

筹集军费,供应粮草,这些后勤保障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慕容怀瑾把酒杯放到面前案桌上,从上面走下,亲自将躬身施礼的忠王扶起。

二人又说了些感人肺腑的话语,慕容怀瑾似是动容似是感叹地回到了座位上。

宴会继续。

但大臣们的心却不再平静,哪怕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注的对众将士论功行赏的环节,也鲜有人能聚精会神。

摄政王崔子兴是大安第二位异姓王。

第一位异姓王是废太子爷爷的左膀右臂,死得很惨。

对外的交代是赐毒酒自尽,但宫中传出的说法是五马分尸。

他们不好奇那位风光一生为何会以这样的结局收场,他们只是非常清楚地认知到一个事实:谁做了异姓王,谁就会不得善终。

崔子兴既是异姓王,又是摄政王,今晚之前,他们一直以为崔子兴假意扶持七皇子,最后还是会按耐不住,把七皇子拉下宝座,自己登基为王。

乱臣贼子就喜欢玩这么一套,好洗清他们的名不正言不顺。

但如今看来,事情好像和他们所想有出入啊。

为大安开疆拓土还能对陛下这样尊敬,崔子兴的神色他们观察过了,做不得假,难道,他是真心实意辅佐陛下的?

可是,他不可能不知道他那个前辈的事迹,崔子兴这种人会不从中吸取教训?

想不明白,唉……

这不过是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

尽管大臣们对凌亮的看法有些改观,但也不妨碍他们在皇帝身边煽风点火,再对皇帝试探着提出的改革措施疯狂挑刺。

慕容怀瑾不爽这些人已经很久了,可他暗中培养的年轻臣子还在底下历练,需要暂时忍一忍他们。

他始终无法理解,老家伙们为什么对他的每一个想法都要大加批判,好似不批判就不足以显示出他们的能耐。

这伙人办事效率也不高,一遇上紧急情况,就推三阻四,踢皮球一样把难办的部分踢给别人。

慕容怀瑾端坐高位,看着他们伪善的嘴脸,很想把他们全部拉出去斩了。

这一次也不例外。

慕容怀瑾刚表露出想在南方修建大型泄洪工事的想法,下方的臣子就开始拼命反驳。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此举劳民伤财,战事已导致国库亏空,哪里有银两支撑南方水利啊!”

这话纯属胡言乱语。

对外征战的确耗费了国库钱财,但还不到亏空的地步,后来两个部落的赔款也把空缺补上了,甚至还有了盈余。

“陛下,南方的洪灾年年都有,臣等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无需投入太多费用在此处。泄洪工事是无底洞,即使耗尽人力物力,也不一定会出好结果,老臣恳请陛下三思!”

无底洞。

呵。

所以呢?

所以朕还是升斗小民的时候,你们就是用这样的理由推诿责任的!

所以朕和父母,和镇上的民众在洪水中苦苦挣扎时,你们云淡风轻地摇头,对我们的苦难视而不见!

可恶,可恶,可恶至极!

慕容怀瑾双眼泛红,正要什么都不管,和臣子们正面硬刚,一人倒提宝剑,缓步走进了朝堂。

百官纷纷侧目,默契地闭上了嘴。

居然是摄政王。

摄政王近些日子不是在家休息吗,怎么又来上朝了?怪哉。

他们哪知摄政王就是陛下搬来的救兵。

慕容怀瑾昨日去崔府登门拜访,把自己对南方水患的想法告诉了凌亮,凌亮仔细问过他后续的大致安排后,就答应了他明日会去帮他说服老顽固们。

但慕容怀瑾真没想到是这么个“说服”法。

“本王一来,大家怎么都不出声了?”

凌亮左顾右盼,明知故问道:“可是本王突然到来,吓到了你们?唉,这倒是我的错了。”

他笑眯眯的四下环顾一圈,“朝会呢,大家畅所欲言啊,不要顾忌本王。”

“哈,哈哈……”一位朝臣用宽大的袖子不住擦拭额头冷汗。

“忠王真会说笑,呵呵……”

另一位朝臣干巴巴地挤出个笑容。

“忠王此刻不是应该在府上吗,怎么会想起来上朝?何况陛下也没有命人传召……”

有位大臣仗着与崔学士有点交情,鼓足勇气问道。

虽然崔学士半年前就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上书乞骸骨了。

“哦,这个啊,”凌亮望他一眼,抻了抻衣袖,漫不经心道,“听闻陛下有心要做大事,本王甚是欢喜,又担忧陛下年幼,不知轻重缓急,索性来这朝堂之上,特地听一听诸位同僚的见解。”

得,原来是替皇帝撑腰来了。

担心是假,威胁他们点头才是真吧。

朝臣面色几变,但还是憋住性子,待在原地一语不发。

凌亮懒得管他们,自顾自道:“南方洪灾着实厉害,黎民百姓深受其苦,马上就要进入秋季枯水期,泄洪工事刻不容缓。本王想即刻遣人去查看情况,大家没意见吧?”

“这,这,这可如何使得?”

朝臣们战战兢兢又七嘴八舌地把反驳皇帝的理由照搬给了凌亮。

凌亮抬起问心剑,轻拂了下寒光闪烁的剑锋,“那些都不是问题。”

“缓解南方水患乃至于彻底解决掉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本王认为诸位同僚应予以大力支持,而不是对着本王抱怨有心无力。”

“修建工事的银两本该在国库里出的,但若叫本王再听到反对的话语,你们就做好自掏腰包的准备吧。”

“本王的意思,够清楚了吗?”

朝臣们盯着垂下的三尺青锋,忙不迭笑着点头表态。

他们其实很想反抗,大声斥骂面前人无耻,但这位的剑下不知有多少亡魂,砍他们脑袋跟玩似的,直觉告诉他们最好不要闲着没事招惹对方。

忠王还透露出了让他们掏钱的意图,这怎么行?一想到白花花的银子会离开他们,他们就心如刀绞。

看朝臣们都不再说话,持默认的态度,凌亮暗自冷哼一声,真是应了周姓文学大师的那句话——

“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在大臣们自己的钱兜子面临危机,切身利益受到伤害时,只要要求不是离谱到没边,他们同意也就同意了。

事情莫名其妙就通过了,慕容怀瑾不禁对忠王的威势有了新的认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