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要麻烦二哥,明天耽搁时间,帮着把肉拉回来。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大家很明显没有上次慌乱。
沈夏叫来几个嫂子,说上次做什么事情,这次就做什么事情。
有一个嫂子准备回娘家的,为了这次宴席,没有回去。
因为沈夏的宴席,可不是一般人能吃到的。
这次开席十五桌,要另外预定两桌,怕到时候又会加人。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刘熊大展身手的时候。
早上很早,大家都到上次的空地集合,为了确保宴席的进度,大家手脚都很麻利。
只是沈夏忘了一件事情,还是应该叫人修一个大棚子,即使下雨也不怕。
里正说以后可以考虑,乡下找个比较大的地方还是很不容易的,平整地修个棚子,以后哪家办事情,都可以用上,也用不着四处找桌椅板凳。
二哥拖了三头猪回来,还有留着的单独的肘子,这个得提前准备着。
鸡鸭蛋这些琴奶奶那里都能买得到。
蔬菜就先每家看看有多少能卖的,其他需要的,沈夏昨天就和田竹川去买了。
今儿一大早田竹川就去镇上,还有一些东西得今天买回来。
多的不说,就是锅碗瓢盆,都得拖上一车回来,东西过多,牛伯送完蘑菇,就等着和他一起回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自己帮忙拉的。
现在牛伯就是不拉人,天天帮着沈夏他们拉蘑菇,都能有个好的收入,但是谁会嫌钱多,空暇的时候,也会去拉拉人。
说曹操到,他就到。
田竹川叫了人来,帮着卸货,今天买了不少新碗,能保证宴席的用量。
这还多谢燕山,自己家的生意当然能拿到最便宜的价格,所以干脆置办齐全。
里正看着他们这一套套的,就更想沈夏说的话没有错。
反正树木这些村里有的是,和沈夏商量了一番,就说他买得锅碗瓢盆能不能大家一起出钱,以后就放在这边,到时候谁家要用,用就是了。
沈夏当然没问题,这些碗碟都不是很好的,就是为了办宴席能用就行了。
这会儿人多,大家也都听着,那感情好,这样的话,以后办席就不用四处借东西。
里正说让大家一起凑钱给沈夏,看看买碗碟用了多少钱,愿意出钱的,以后直接用就是了,没有出钱的自然用不成。
大家肯定都愿意出钱,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沈夏却说,这些东西不止两个钱,他没有时间帮着搭棚子,算是自己入股了。
里正想了一下,为了避免口舌,也就应了,马上叫来村里年轻力壮的小子们,修棚子。
村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想着中午大家都在这边做活,直接他们就做上饭,全部都在这边吃。
这样也节约时间。
沈夏让刘熊熬了一大锅鸡汤,用了三只鸡,再蒸上几笼大馒头,中午让大家吃饱。
村里的妇人,都来揉面。
沈夏想来帮忙,走哪被人推去哪儿。
说他们都能自己做,让他去歇着。
无事可做的沈夏,被秀儿拉到桌旁,帮着剥明天要用的花生。
“雪哥儿呢?怎么没见到人?”沈夏今天都没见到人。
秀儿悄悄的在他耳边说道:“被苏万拉着钻小树林去了。”说完,给他使了个眼神,让他往树林那边看。
沈夏看过去,见到两人悄咪咪说着什么。
旁边的嫂子们,都笑着脸说着话,也寻着他的眼神看过去。
一个嫂子说道:“年轻就是好,连钻小树林都不避着人。”
“哟哟哟,这话说的,你年轻的时候又没有和哥哥钻过。”另一个嫂子打趣道。
“你们这些人,真是当着晚辈的面说什么呢?也不嫌脸红。”其他的嫂子说。
大家都跟着打哈哈。
“怕啥,都是过来人,谁还没有点儿年少轻狂的时候,是吧!要我说,年轻人就要多钻小树林,这样才能给我们村添崽子。”
“是啊!我们村可是很久没有小崽子出生了,现在出生还有牛乳喝,当真是有福气的娃。”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沈夏与秀儿两个人说得脸通红。
他与田竹川做那事的时候,连声音都不敢太大声,生怕被人给听了去,更别说钻小树林了,那简直就不敢想象。
秀儿一个未出嫁的女孩子,本来想和沈夏开个玩笑,结果被这些嫂子给开了玩笑,更加害羞。
秀儿奶奶在帮着烧火,现在她也走出来,有时候找村里的老太太聊天。
秀儿很高兴,这样一来,奶奶就不用一直居在家里,肉眼可见奶奶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好很多,心情也开朗了。
人多,搭棚子就快,有人提议说在旁边再加两间屋子,这样,办完事情,所有的东西都能放在里面,不用东放西放。
里正觉得这个可以,然后大家又开始修房子,就放点儿东西,不用砖瓦房,简单的泥草房就行。
说干就干,在吃午饭之前,大家都已经弄好了框架。
早就闻到了鸡汤地香味,鸡汤里面放了沈夏让雪哥儿从蘑菇屋带来的蘑菇,山上小孩们捡的板栗,还有各种菜,反正人多,就大杂烩。
馒头早就蒸好,白胖胖的馒头,个个比脸大,闻着麦芽的香味,就是不用鸡汤,吃两个也能管饱。
中午大家都想快点儿吃完,好继续干活,于是也不讲究,直接把蒸笼放在桌上,鸡汤自己端着碗去舀。
一碗鸡汤,一个大馒头,这样吃着,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随便找个位置都能吃,更多的汉子选择蹲在田坎边,一手馒头,一手汤。
“大家都辛苦了,多吃点儿,一会儿还要做苦力。”里正说。
刘野:“辛苦啥呀,这有吃有喝的。”
“是呀!”
“反正大家也知道,做这些事情,也是给自己做的,以后大家,家里有成亲的,过寿的,还是像沈夏他们一样修新房子,都可以到这里来,宽敞平坦,再盖上棚子,也不怕下雨,”里正接着说。
“桌子椅子,锅碗瓢盆这些沈夏都捐献出来了,大家一定得记得这个大恩人。”
不用里正说大家心里也有数,沈夏做的可不止这么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