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渊领着男子来到无人的角落。
“我让你们盯着的事,有消息了?”
男子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了谢渊。
谢渊接过纸条,就听男子道:“三十两!”
谢渊很爽快的就掏了钱。
“回去替我谢谢你家主子。”
男子点点头,警惕地巡视了一眼四周,确定没有异常这才离开。
谢渊打开纸条眼中精光一闪,他可以行动了。他收起纸条,从角落中出来,朝妻子离开的方向追去。
姜明月现在月份大了,走的并不快,因要等谢渊,她走的就更慢了。
一炷香后,她看谢渊追了上来温声问:“事情办完了?”
谢渊点点头。
“是什么事呀?”姜明月好奇问。
“是件好事,回去了,我再给你细说。”
姜明月乖巧地点点头,不再多问。
少顷,书房内,谢渊抱着媳妇,将这几个月发生在沅江府的事给妻子说了一遍。
姜明月听闻多少有些惊。
“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张重岳陆陆续续在向几大家施压要钱?”
谢渊点点头。
“他胆子可真大,就不怕此事会被朝廷所知,我姜家是因为根基浅在朝廷无人,所以只能任由他拿捏,但杨家、商家、卢家、钱家可不同。”
谢渊闻言淡然一笑低声道:“所以此事朝廷一定会知道。”
他和岳父算计了那么久,甚是不惜将所有的人都拉下水,就是希望能将这件事闹大,即便商家、杨家他们不出手,他也会想法让朝廷知道这件事。
听丈夫说的这般肯定,姜明月突然凑到了他的面前,睁着大大的桃花眼看着他问:“你和爹都计划好了?”
谢渊点点头。
“张重岳向朝廷索要粮草的奏折已到达兵部,相信商家、杨家他们的姻亲,这几日会陆陆续续收到沅江府的来信,到时候咱们就可以好好看出好戏了。”
姜明月闻言瞬间期待了起来。
午饭过后,谢渊看妻子睡着了,悄悄走出卧室来到书房,将怀里的纸条拿了出来。
这上面不仅写了张重岳向朝廷索要粮草之事,还写了很多事,包括两位适龄的公主要招驸马、兵部有一人暗中投靠了二皇子,以及铁兴安进京述职之事。
谢渊看到这最后一件事,不由地抬头望向了从灶房里走出来的素娘。也不知此事她知道了没有?
谢渊暂把铁兴安的事压到脑后,点燃纸条后出了门。
一刻钟后,谢渊在一小食铺中,找到了姜平。
“爷,你怎过来了?”姜平倒了杯茶递给他问。
“张重岳向朝廷索要粮饷的奏折已到达兵部,接下来几天我需你做一件事。”
姜平闻言瞬间认真了起来。
“请爷吩咐。”
谢渊低头在姜平耳边低语了起来。
青石胡同,苹果悄悄将赵斌他们都叫到了一起,将押注谢渊的事给他们说了一番。
“我觉得你们也可以试一试,如果咱们爷真中状元了,咱们就可大赚一笔的。”
几人闻言瞬间就心动了,纷纷向苹果打听,她押了多少,夫人又押了多少。
等苹果告诉他们后,余杏几人拿了一些私房钱出来递给了周斌,让他去押注,赚钱了自然好,即便是输了也图个乐呵了。
内阁中,谢渊的卷子由一批卷官员,推荐了上去,最终到达了沈阁老的手中。
沈阁老读完一遍,忍不住又读了一遍,一会儿后,他放下卷子,心中颇为感慨,怪不得弟弟会这般看重他这个弟子,谢渊果然不凡。
想到殿试时的情况,以及沈家和谢渊的关系,沈阁老玩了一个小心眼,将谢渊的试卷放到了一甲第三。
第三日中午,谢渊连同一甲前二十名的卷子,出现在了宋铭的书桌上。
宋铭看第一名试卷不是谢渊的,往后翻了翻,将谢渊的试卷排在了第一位,嗯,如此就顺眼多了。
虽殿试的时候,宋铭已读过谢渊的卷子,不过这会还是忍不住又读了一遍,越读他越觉得这篇文写的好。应该让天下人都看一看,特别是那些言官和一些经常喷朝廷的士子。
别一天到晚张口贪官,闭口贪官的,为了一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就小题大做,简直不知所谓,无病呻吟。
宋铭将谢渊的试卷,暂放到一边看起了其他的,前面几份殿试的时候他就已经看过,所以直接略过,后面十几份,他多花费了一点时间,皆有可取之处。
宋铭翻阅卷子,沈阁老在底下静候,等待圣上发问,不管问到哪一份,他都能立刻答出个子丑寅卯来。
君臣一问一答结束后,宋铭道:“爱卿为何将谢渊的试卷排在第三?”
沈阁老上前半步作揖道:“此子虽答的好,但言辞过直了。”
宋铭未置可否:“他卷中所提救民先救官,以及反驳曹文青的话甚好,只要对国对民好的,直率一些又何妨?”
沈阁老应道:“圣上言之有理,老臣浊目,请圣上恕罪。”
宋铭笑了笑紧接着道;“此文见解精辟,当选一甲之首。”
言罢,提起御笔在卷首写下‘钦定一甲第一名’的字样。
沈阁老见此心中顿时一喜,二哥要是知他的弟子,高中状元想必一定会十分的高兴。
想到二哥,沈阁老忍不住看了一眼圣上,也不知他将大长公主拐走的事,圣上知不知道,这样没名没分,总归不是个事,等二哥回来后,他要和他聊聊了。
等圣上放下笔,沈阁老接着问圣上剩下卷子的顺序。
宋铭挑出一份问:“缘何此卷为一甲第二?”
沈阁老道:“此子文思颇为有趣,字迹秀楷,是以排在了第二。”
意思就是这人会拍马屁,且写的字非常好看。
宋铭摇摇头,他又不是昏君,这马屁拍的有点过了,且一甲前三的卷子,是要供天下人看的,要是把此子定在第二,到时还不知有多少人背地里骂他。
“论文不论书,且太过浮夸,文思不足,就将此卷列为二甲末吧!其余卷子的顺序就不必再改了。”
如此一甲三鼎,二甲传胪就这样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