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致看向自己,马夔放下手中的酒杯,冲周仓道:“有几个问题需要周将军为我解惑。”
周仓连忙道:“义不容辞,府丞请问。”
“听说青州到交州的海路足有万里之遥,吾听闻海上常有风浪、暗礁、海兽等等重重风险,将军如何保证这一路的安全?”
周仓没有着急回答,这是个很现实也很严峻的问题,真要在路上出了事,就算张致不怎么样,也肯定会得罪死管亥。
想了想才说道:“某操练水军数年,确如府丞所说,大海之上风险重重,交州之行略有不同,青州到交州的海路,是一路沿着徐州、扬州等外海,如果遇到风暴等大灾,是可以及时靠岸的。”
马夔并未放弃,接着问道:“徐州的确是可以,扬州未必吧?尤其是现在我们现在故意搞的剑拔弩张的形势下,孙策怎么会容你这么大一支船队安然通过?”
这个问题,周仓早已经想到过,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扬州百姓大都集中在北部一带,孙策的势力也大都在北部,南面是山越人的地盘,我们回来的时候,还曾与当地山越人做过交易,对此我早有预案,这次南下,我们只需在广陵补充足够的淡水和食物,往南行十几日,便可躲开孙策。”
马夔点了点头转头冲张致道:“我没问题了,支持周将军的计划。”
除了郭图,其他人都支持,张致最终拍板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需要什么人,什么物资,请各位通力配合。”
说着转头向羊衟:“最近招贤馆可有可堪一用的人才?”
羊衟起身道:“却有些世家子弟前来,但皆非大才。”
张致点点头,有世家子来就不错了,说明一小部分世家愿意缓和一下关系,或者说看张致势大,不得不做些调整,但是又不甘心,不愿意把家族中最杰出的子弟派往青州,只是派一些平庸之辈,万一青州真的得势,也算是一条后路。
郭图刚刚押错了宝,现在着急亡羊补牢,起身道:“招贤馆却无大贤之才,而且某认为,即使是大贤,初来乍到,也不该予以重任,某家侄子郭旭少读经书,德才兼备,可堪大任。”
论智谋,郭图算不得多出色,但论揣摩人心,郭图绝对是这个时代顶尖的,要不然不会被袁绍引为心腹。
刚才听了张致询问人才,郭图便猜出,恐怕是想挑选人才配合周仓管承前往交州。
抛开交州这个地方不谈。
周仓和管承,都是张致最信任的嫡系,都是值得投资的,故郭图第一时间推荐自己的侄子郭旭。
张致转头看向羊衟,对于郭旭他还真是没听说过,不知道是不是有真才实学。
羊衟颔首道:“子升倒却有几分才学。”
有几分才学就够了,周仓、管承也不是太差。
张致冲郭图道:“既然如此,那就辛苦子升了,回头让他去找管承,年轻人提前熟悉熟悉,一起拿个章程出来。”
郭图高兴的连连答应下来。
酒宴结束,各人回去之后,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连张致也没闲着,带着几人在研究制糖。
周仓带回来的交州特产中,自然也有甘蔗,可能是品种的问题,远没有张致记忆中的那么甜,不过还是值得一试,毕竟这个时代,糖可真的是奢侈品。
为了节省时间,张致把甘蔗榨汁过滤之后,直接上锅熬干水分,还真让他误打误撞的制出来了一些模样难看,但味道不错的糖块。
几名工匠,自然也就上了这次前往交州的名单。
一个月的准备,一支复杂的数千人的队伍准备完成。
这支队伍包含了,原本属于周仓手下的水军,以及管承本部三千人马,杜长作为管承的副手。
杜长本是张燕手下,与张致也曾打过几次交道,也因此,张宁在冀州被袭击之后,被张燕派来向张致解释,结果被张致扣下,直接劝降了。
还有以郭旭为首的上百士子,这些人是过去协助周仓二人管理手下百姓的,交州其实是有地方官员的,不过那边山高皇帝远,而且地形复杂,地方官员的实际控制水平其实很低下。
除了士子,还有道士。
都是些未开化的山野之民,其教化除了儒家的礼仪、忠义,自然少不了太平道的思想。
另外就是各种工匠,加起来足有七八千人。
专门从东莱的造船厂中调来三艘楼船,在数十斗舰的护送下,启程前往交州。
如之前计划的一样,船队在徐州补充了足够的淡水食物之后,远离海岸线,一路向南行出十几日,这才辨明方向向西,准备靠岸。
这时,郭旭来见周仓和管承。
“将军可是打算再次与山越人做交易?”
此时已经过了吴郡和会稽北部,基本上离开了孙策的势力范围,周仓一直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心情不错,微笑道:“不错,这些山越野人,手上有些奇珍异宝,同样的,我们手中普通的东西,在他们眼中也成了奇珍异宝,与之交易,收获颇丰。”
郭旭却摇头道:“某劝将军打消此念。”
周仓脸色拉了下来:“子升此言何意?”
见他生气了,郭旭却也不慌:“将军可曾想过,上次与山越人交易根本不可能瞒过孙策,如若孙策派人在那守株待兔,我等危矣。”
这其实不是郭旭想出来的,是郭图想到的,不过为了提携自己的侄子,郭图硬是憋下来没说,偷偷的告诉了自己的郭旭,让郭旭在这关键时刻再说出来。
周仓闻言,惊出一身冷汗。
孙策之前可能不会在意,但上次自己带领船队在大江口,与江东水军对峙过后,肯定会调查这支舰队的来历。
会稽本就是孙策的地盘,与山越人的交易自然很容易就能查出来,如果孙策真的设伏,自己毫无准备的一头攻上去,后果当真不堪设想。
周仓整容冲郭旭拱手道:“多谢先生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