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八年六月二十六日晚,清军进入五台山地区,崇祯也跨过了清水河进入了五台山,傍晚时分大军至五台县就地扎营休息。
六月二十七日清晨,大军集结根据昨日斥候得来的情报继续前进,当大军进入五台县地域高洪口乡时。
撒出去的斥候已经有不少与清军的斥候碰在了一起,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损失,但总体来说还是明军这边落入了下风。
双方最终默契的往灵境乡及耿镇镇的交界处而去,当双方还距离十余里左右之时。
明军这边,崇祯召来李定国及周遇吉二人,任命李定国为主将,周遇到吉为副将。
周遇吉倒是没什么直接领命,而李定国在听到崇祯任命后则是一脸诧异之色。
在刚归顺那会儿,皇帝任他为真定总兵,这是何等的信任,要知道真定府算是京师的门户之一,也拾卫京师的力量之一。
当然也有言语说是因为陛下忌惮但他手中的兵马,才以此表示信任想要安抚他。
等到日后大明安定之后,再秋后算账什么的,对于这些话他自然是不相信的。
当然,若是非要以阴谋论来看待这些,自然可以强行联系到一起,可若真是如此。
刚开始就可以把他的兵马拿走,或者将他调至其他偏远的地方驻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虽如此,但在他看来这真定总兵也是他的尽头,不过他仍然愿意为守护这个帝国而战。
然而没多久清军入关了,皇帝召集各路兵马准备以雷霆之势将这支清军剿灭。
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但这也十分危险,他手下的将领以及当年的兄弟如今的副将刘文秀、艾能奇二人皆说皇帝准备要借此秋后算账了。
此次前去必然是成为炮灰,借由清军的手削弱他们,面对手下不断的说辞李定国也有些相信了。
但他并不打算违令,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皇帝传唤他的那一刻。
当他听到皇帝的任命时,他知道他错了,错的太离谱了,任他为主将并且将京营都交给了他指挥。
这是何等的信任,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的意思了,从此刻起,他愿意为这个帝国,为眼前的这位帝王死战到底。
李定国的神情全都被崇祯收入了眼底,而且自他瞄顺之后,所有的一举一动以及那些流言蜚语,通过锦衣卫崇祯都一一知晓。
当然,此举也并不只是为了收买人心,他这也是为了尽快让李定国成长起来。
毕竟一把再好的宝剑,若是没有经过烈火的淬炼,终究只是一块不起眼的铁锭罢了。
历史上的李定国,也是经过一场场的战斗,最终才成长为那个威名赫赫的两蹶名王。
趁此情形崇祯趁热打铁道:“朕其实在你未归顺朝廷之时就注意到你了,而在之后朕也与张献忠多次讨论过你。
朕觉得你有将帅之才,希望你能成为史书中记载的名将一般,但朕能做的只是为你搭建一个戏台。
随后让你登上高台,至于怎么唱那就看你自己的了。”
听此李定国当即抱拳行礼,神色肃穆道:“末将定不辜负陛下厚望。”
崇祯微微点头:“好了,两支兵马都交给你了,朕只有一个要求,打一个漂亮仗,给朕剿灭这支清军。”
“遵命!”
随后崇祯率领两万精锐骑兵作为护卫,选择了一处地势较高的小山竖起了龙旗坐镇于此,同时也是为了能够看清整个战场。
在看清军这边,多尔衮与豪格商议了一番后,决定留下一万汉儿军看守抓来的那些汉人,剩余人马继续前进。
两军最终于一个名叫阳湾的村镇附近相撞,两军相隔三百米各自列阵。
在李定国的命令下,京营被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六万人被分为两个方阵立于最前方。
剩余五万人列成横向的长方形阵形列于方阵的后面,整个京营为中军,而他本部兵马分为两个部分。
列为坚形的长方形阵形,放置于京营的两侧护卫中军,他如此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是他第一次与清军对阵,对其作战方式以及战力都不了解,但自他归顺朝廷之后,从身边的那些人了解到了一个信息,强,非常强。
这让他不得不谨慎,对于自家兵马有几分实力他是十分清楚的,京营的战斗力他有幸见过。
另外从此次长途行军可以看出,这确实是一支精锐,面对一支不了解的敌军,全力以赴是最稳妥的决定。
随着一道道命令传达下去,二十余万大军开始按照李定国的军令摆开了阵型。
李全他原本就是京营中的一员,只不过那时候他只是一名小卒,后来成国公造反被灭族。
再然后皇帝传下御旨要重新整塑京营,大部分人都怨声载道,但直觉告诉他这是一次机会。
于是他拼了命的训练,最终坚持了下来进入了新的京营,但不同的是他的拼命劲得到了将领的赏识,成为了一名小旗。
再然后于战场上通过勇猛及善战积累军功,最终被升为千总,并且在战后与另外的一些人得到皇帝的赏识参加了皇帝亲自所设的宴会,并在事后得到了诸多的赏赐。
那一刻的心情他无法形容,他只知道当初的直觉没错。
此时的他处于军阵之中,看着对面清军无比自信,对于李定国的布阵并没有任何的抗拒,反而觉得就该如此。
毕竟他们可是皇帝的军,整个大米最精锐的兵马,战时自当是最先面对敌人的。
清军的强大他自然是听过的,若是在以往此时的他必然想着等会该如何保命。
但现在嘛,看着远处的清军心中只有不屑,蛮夷终究是蛮夷再强又能强到哪里去?
此战的胜利必然属于他们,唯一让他们感到不爽的是,居然让一个流贼出身的人来来指挥他们。
而他居然将他们的侧翼交给了他麾下的队伍,他并不指望那些人能够帮助他们,只要别在开战之后拖他们的后腿甚至逃跑就算是不错的了。
没错,他并不相信这群前身为流贼的官军,虽然这样想但毕竟军令如山主帅有令他们就必须要服。
从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尤其现在还是在战场上,而李全的想法只是整个京营的缩影。
可以说整个京营十余万人,大部分都存在这样的想。
而李定国在下达军令之时,也能感觉到这些异常,哪怕是其麾下的将领也能感觉到来自京营的排斥。
正统官军对于半道出身的都会带有一定的优越感以及排斥,这一点他是知道的,而且这段时间他也经历了不少。
但他此时虽然为主帅,对此却也没有什么办法,此时他只能做好他身为主帅的职责。
希望一切按照他所设想的进行,以及京营那严格的纪律性,使他们能够严格执行自己所下达的军令。
李定国有些忧心的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