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言是有几分了解老王头。
但赵氏只会更加了解。
要么她怎么笑呢?
一听说老李头两口子要跟着一起去看灯,果然,老王头就也坐不住了:“那外孙女置的宅子,咱不该去看看?”
该,该该。
谁敢说不该呢?
这事情商量起来也容易。
去的人很快就定准了,为了不给李秋言添太大的麻烦。
就只去老王头,赵氏,程氏,石头,还有王二牛一家三口。
王大牛......
只有王大牛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咱就是说,只差这么一个人吗?
不能说,王大牛是麻烦本人吧。
李秋言都忍不住了:“也不差我大舅一个人,一起去吧。”
“不用不用,我在家看家就行。”王大牛仍然很憨厚。
看的一屋子人都乐了。
王大牛也跟着笑:“我就不去了,往后,有的是机会呢。”
是啊,有的是机会。
宅子在那,也不会跑。
以后王大牛就在家里收山货,说不定哪天,就跟着车去府城送货了也不一定呢!
而程氏,等到二月初酸菜作坊停了工,就也回来王家坳跟着帮忙。
王大牛收货是行,奈何认字太少。
记账这方面,大大不如程氏。
收山货的摊子铺开,程氏回来王家坳,也有活干。
活计也自由,不耽误种地,也不耽误照应王聪聪。
可谓是三全齐美了。
而工钱,程氏就死活也不肯要:“给你舅的就够多了,哪有这样拿钱的,没得让人笑话。”
李秋言说了几次,程氏也不肯听。
想一想,这样的话,工钱方面确实也不好算。
真要算了,怕与程氏想自由的初衷就不同了。
真心想给,多给王大牛发些便是。
李秋言也就没再说什么。
程氏这才松了一口气:“日日跟着言言沾光,可不能这样。”
嗯,怎么说呢。
身边的亲戚们都拎的清,李秋言心里也很舒坦。
“嗨,她呀。”
闺女想的到,娘家人承情,王氏心里也舒坦。
要帮扶人,也是这种人。
两个姑奶奶一起回门,今天的王家,就热闹的不行。
王氏和王聪聪,吃完午饭许久都舍不得走。
还是程氏率先开口撵人:“快走吧,别在这儿耽搁了,没得再吃我们一顿晚饭。”
哎呦,王氏差点笑岔气:“当嫂子的不让小姑子吃就算了,当亲娘的,还怕亲闺女吃?”
这是嫌她撵王聪聪了。
赵氏也跟着笑:“你懂啥,你吃倒是行。聪聪这顿饭,是真的吃不得。”
第一年走亲戚,若是天黑了还不回去。
就怕人说,闺女是在婆家受了委屈,待得不开心呢!
亲家的面子,也是要顾及顾及的。
也是,王氏想起遥远的许多年前,第一次回娘家,也是早早的就回去了。
那时候别说马车了,牛车也还没有呢。
全靠步行,几乎是刚吃完饭就走了。
果真,胡掌柜之前也特意交代过周晓。
不过周晓看王聪聪在娘家开心的笑容不断,就没有舍得提。
周晓这样贴心,又是让王家人感叹了一番。
王聪聪不是不懂事的,再说了,话都说到这里了,不走也得走了。
这就是出嫁女的一些无奈了。
这是嫁的近了还好些。
赵氏张罗着,将王聪聪带来的东西给她回了一半还多,又将自家的吃食给了王聪聪不少。
这才依依不舍的送别了王聪聪与周晓。
侄女都走了,王氏也没再逗留。
说好了过几日再让李忠赶着马车过来接人。
王氏带着一家人就也上了马车回了李家庄。
时间过得飞快。
李秋言只觉得一眨眼的时间。
就该去府城啦。
府城的灯,是十五最好看。
但又有十五当天不赶路的风俗。
而正月十八阿旺和石头学堂就开学了。
想在府城多玩几天。
又不想让他们太赶。
最后,商议定正月十二出发,十六下午回来。
正巧,不耽误十六回来那顿的饺子。
王家那边的人,是初二就定好了的。
李家这边,王氏也张罗着问了一遍。
李向东两口子,虽说这些日子与李向南家面上恢复了往日的亲密。
但有些隔阂是无论如何也消不去的,知道李向南只是例行公事的询问。
两人就很有眼色的都说不去。
其实,他们去不去的,李向南也不甚在意。
不管他们是否真心悔改,也闹不出什么。
但不去的话李向南也乐得自在,就没再劝说什么。
李木这次假期休得时间不短。
李秋言自由自在,他却该回去干活啦。
李林早就回了林木匠那里,自然也是去不得的。
李家大房,也就去这么一个李木。
还是去打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