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泽玉之所以要在这边种红薯,自然不是因为这边的土地更适合种植红薯。
他当然是有所图的。
见红薯长势一片良好。
崔家就开始找自己的关系,想方设法的往上递消息了。
说起来,崔家崔泽玉的父亲崔修远,不爱念书,无心做官,一直在外经商。
家里的几间药铺子,愣是让他开遍了大越。
而崔琼父亲崔修恒,一路科举顺风顺水,在朝做官也是顺风顺水。
年纪轻轻,已经在京城做了三品大员。
但相对于前些年在外面的春风得意。
调回京城却受到对头打压,并未得到想象中的重用,官途反而有些不顺。
怕波及家眷,也怕施展不开。
恰好崔泽玉回了老家历练。
崔修恒干脆就让崔泽玉带着崔琼及杜夫人一同回了青云镇。
这才有了李秋言与崔家人熟识的机会。
崔泽玉找到红薯这物,自然是要给崔修恒添一笔功劳。
功夫不负有心人。
事情没有白做。
对于粮食,哪个朝代都是重视的。
更别说这还吃不饱的时代了。
皇上对这红薯也十分重视。
前两天,皇上竟亲自还出了城,带着崔修恒,大司农,以及不少文官武官。
在崔家的地头,一起看了一次收红薯。
若不是崔泽玉早先交代过。
看到皇上的威仪,恐怕这些刨红薯的汉子们,都要刨到脚上了。
一棵红薯藤挖起来,带起一连串的红薯。
虽说这东西灰扑扑的,可一棵藤就能结这么多吗?
皇上惊奇的睁大了眼睛:“挖,继续挖。”
他要看看,是不是每棵红薯藤下面都是如此。
是的,当然是这样。
一点也做不得假。
刨干净这一小块红薯,早有提前准备好的人过来将红薯一一过称。
虽说在这过程中,皇上早已经看到了这恐怖的产量。
但斤数一出,还是没忍住热泪盈眶:“天佑我大越啊!”
大司农早就按捺不住了。
他的眼泪早就先于皇上流了下来,已是支撑不住双膝跪地:“若这红薯能推广开来,恐怕再也不会饿死人了!”
众官员早已全部跪地:“天佑大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等场面,吓得干活的农人也都跪倒在地。
天子拿着金黄色的锦帕按按眼泪,声音里还带着激动:“众爱卿平身吧。”
“修恒,你来。”
天子亲切的对着崔修恒问话。
崔修恒对这大侄子吹上天的红薯,自然也是早有了解。
讲解了几个问题,就叫了恭敬候在一旁的崔泽玉:“皇上,这是我那侄儿。这红薯,他是最了解不过的了。”
哦?
看着年纪轻轻还不到弱冠之年的崔泽玉。
这下,天子可是起了兴致。
对于天子的提问,崔泽玉回答的可比崔修恒仔细多了。
文武众官窃窃私语,不管心里如何,面上都是对着崔泽玉点头赞叹不已。
英雄出少年,后生可畏诸如此类的话语不绝于耳。
崔泽玉脸上却更为恭谨。
从怀里掏出来一本装订好的册子。
这册子是抄录好的。
字迹清晰,从红薯的育种到收货。
一字一句记录的清晰极了。
天子翻看了几下,就点了点头:“颇是详细。”
那口中的赞叹之意,任谁也听得出来。
天子先将册子递给大司农,大司农恭敬的接了过去。
打开封皮先就赞了一句:“好俊秀的字体。”
崔泽玉忙谦虚了几句。
这本册子,自然出自崔泽玉之手。
“不必谦虚,我看这字确实不错。”
可见天子是真的高兴,还伸手拍了拍崔泽玉的肩:“果真是天才出少年。”
见崔修恒的侄子得了皇上的青眼,众官员面面相觑。
这崔家,眼可见的又要腾飞了啊。
崔泽玉才不管他们想什么,他做这些不为了自己,只为了自家叔叔。
算着时间差不多了,崔泽玉就恭敬的请皇上去用膳。
虽说不到时辰,可皇上刚才还亲自刨了两锄头地。
这会儿,还真是饿了。
崔泽玉让人准备的, 并不是什么大鱼大肉。
而是各色红薯吃食。
红薯一挖出,就捡了不少交给了早已在旁边待命的崔家厨娘。
崔家厨娘对这红薯不陌生。
或蒸或煮或炸的红薯,一道一道就摆放在了皇上面前。
尝上一口,皇上是龙心大悦。
大司农也感叹不已:“想不到这东西还挺好吃。”
皇上也深有此感,看向崔泽玉的眼神越发柔和:“你是如何找到此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