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井二郎这边也是带着部队来到马桥镇东边10公里处,在这里他开了一个临时会议31联队的儿玉英一、32联队的前田秀三郎两个联队长都到了。
白井二郎:儿玉你应该尽快进攻东北军阵地,前田你的部队不惜一切代价绕到后面的下城镇去堵住东北军的后路。
全部交代完,白井二郎就开始想想战报怎么写。
前田秀三郎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加贺前田家的后人,军人家庭出身,每次作战他的联队本部都在前线800米处。
整个32联队3800人,一路轻装由联队长带路绕行山路狂奔60公里外的下城镇。
再日军400米外的雪堆里,新一师直属侦查连的上士白小武带着2个人在这个地方蹲了四五天了,不过他们在一个山坡处挖了一个洞,然后除了漏一个口子外,其他地方全给盖住,即使走到近前都不一定能发现,更别说他们待了四五天,外面的雪把这个地方遮盖的非常自然。
而今天他们直接发现一大堆日本轻装狂奔。。。。
白小武:张柏给师里发电报,日本轻装走新利庄区偷袭下城镇、
前田带着军队一路狂奔了40公里才让部队就地休息一下。一路全是雪地和树林40公里走了2小时,也让他的部队累得不行。
就在这时候他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就是他们休息的地方就像在一个碗的里面,整体让他感觉不舒服。
才休息10分钟,他就命令大家撤退。。。可刚站起来
啪一发子弹过来就打中了他身边的参谋。
之后紧接着很多军官、军曹、机枪手全都中枪,紧接着四周无数子弹,手榴弹、迫击炮弹落了过来,一下子把他们全给打懵逼了。
前田感觉应该是中了埋伏,赶紧命令部队撤。。。
可回去路上不时有人踩到地雷,导致他们直接困在碗口前后2公里处。
而31联队那边刚进行突击时候,就发现对面部队不一样了,四周最少出现几十挺机枪,而且还有重炮轰击他的联队部,还没等他去反馈情况时候,自己的联队部就被一阵火炮集群给掩埋了。而这时候阵地里的东北军枪法立刻变得特别准,重型马克沁、轻型麦德森纷纷收割着日军尸体。
白井二郎那边也感受到了前面不远处火炮的猛烈,他突然害怕自己这边出事,赶紧命令警卫中队掩护自己后退到绥芬河。
可就在这时候之前散开的侦查连开始向白井二郎靠拢,而他们的队长竟然是一名德国人,这人叫罗尔,以前是德国暴风突击队的的一个中尉,他带着40个人,带着轻机枪、MP18或手枪、喷火器、工兵铲在炮火的掩护下,部队逼近了法军防线。顶着弹幕剪铁丝网的同时,突击队也开始用轻型迫击炮向对面堑壕还击,而后又用火焰喷射器对法军的火力点进行了压制。在大量手榴弹被投进堑壕后,战斗也基本上进行到了尾声,接下来也就剩近身搏斗的环节了,很快他夺取了四个法军阵地,甚至还抓住了一个法国将军。
战争结束后,他本来也要回威斯巴登的老家当个邮差,没想到自己的上级联系他说华夏有个工作,薪水按照原来薪资提升三个级别来发。罗尔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这里罗尔拿着MP18,带着60个人直接摸到了第八师团师团营地附近,他在大家惊讶中,两个飞刀解决了日本的警戒哨。
他带着人摸入了第八师团外围的警戒阵地,他的士兵全都带着弓箭、弩、飞刀,能别发出声音就别出声音。就这样外围一个警戒小队一点声音都没出来就被干掉了。
直到后面一名士兵发现情况开枪了,罗尔才暴露。但这名士兵还是被他一个飞刀杀死。。。
既然暴露了侦察连的机枪、迫击炮就在营地内不停的倾泻,而罗尔却想着带人去抓大的。可他身边只有六个人,正常的人就是等援军来。而他却觉得人越多越不开心。
当他冲到一群帐篷群中,看到的是日军到处跑,却不知道哪里是高级军官帐篷,这时候一名士兵说:罗尔长官,你管那么多干嘛,我这有喷火器,一个地方放一下,我就不信小鬼子的军官不跑出来。
罗尔:周滨,你真是个聪明的家伙。
周滨拿着喷火器对着一群帐篷就是喷射,也不管能烧死多少人,只要点着就好了。果然白井二郎还在收拾东西,突然自己帐篷边上着火了。。他不管不顾的跑了出来。
看到穿着少将制服的罗尔,兴奋不已,一堆手榴弹扔了出去。
白井二郎顿时感觉自己脚边有什么过来,等反应过来整个人被手榴弹的气浪炸飞出去,好不容易爬起来,就被人一棍子打晕。。。
后营被袭击让31联队不得不开始溃退。。而32联队那边也出现问题,往前走是华夏军、往后走是地雷,让这几千日本只能等待着死。
可没多久枪炮停了,一名举着白旗的士兵走出来。
这人很快被带到前田面前:你们已经失败了,我们少帅劝你们投降,你们有一小时时间思考,1小时后重炮就会轰击你们这边。。。对了,这是少帅让我给你的。
当前田看到这名士兵递过来的东西,他一下子整个人魂都没了,因为塞过来的是白井二郎的上衣和证件,这说明师团长都被抓了。
半小时后,前田在和所有军官沟通后,命令部队投降了。。。
可当一旁埋伏的冯玉祥带人过来时候,只见到联队参谋福岛。。。
福岛:前田阁下已经自尽了,希望贵军能把他送回家。
一天后,在北平的张雨林看着电报,整个也不知道开心还是不开心。
这时候张雨林的结拜弟兄也是 他的军中二号冯德林正好过来了:大帅,大帅好事啊,洛阳我们拿下来了。
可他这时候看着张雨林在那里又哭又笑感觉很奇怪。。。:大帅你这是怎么了。
张雨林:兄弟,你说我是不是老了。。。
冯德林:你还没到50,算什么老,你还是壮年呢。
张雨林:可是。。。刚刚老三发电报还有小五发电报都说了一个事,他击败了日本第八师团抓了师团长,俘虏了一个联队,顺带还俘虏了老毛子十来万人,收服了绥芬河,现在他们已经去向双城子了。
冯德林:你等等,你说你家小五。。。。他不是才一个师吗,打败了日本人的一个师团。。。还。。。这怎么可能。这么一比我觉得我们都老了啊。。。可大帅,抓了日本人不是好事啊。
张雨林:日本公使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
冯德林:还没有,但日本人一直想拉拢吴子玉,现在这情况就怕两边联合起来,那我们就难办了。
张雨林想了想说:你立刻联系吴子玉那边就说和谈,我愿意以。。。。衡水为交界线,此线以南为南路,此线以北为北路;确认后,半个月后双方部队撤回自己的线内。
果然冯德林第三日赶到直系大本营金陵时候,日本人也刚刚到。。。还好的是吴子玉先见了奉系的人。
吴子玉:老张怎么突然派你来和谈了?他不是打的挺好的吗,开封、洛阳都打下来了。
冯德林:不错,我们本来不想投降,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我们要调兵回东北,所以无力开战。
吴子玉:我没听错吧,回东北。咋的?闹胡子了?
冯德林:也不瞒着吴大帅,我家大帅说打仗老吴比不上我老张一个脚指头,但现在小鬼子打进东北了,还好我家小五能耐消灭了日本人一个师团,抓了师团长,但这也是捅了马蜂窝,现在必须大军回东北,防止日本人侵略。。。。。。
吴子玉:你们这样就不怕我带兵一路追杀。。。
冯德林:这个我们大帅说了,老吴不会,我老张是去抵御外敌,如果他老吴觉得自己还是个华夏人那就一定不会追击,说不定还会同仇敌忾。河南河北丢了最少还在华夏人手里,东北丢了那就是丧权辱国。
吴子玉:你确定张家少帅住了一个日本师团长。
冯德林:不信日本人就在外面,等下你聊聊就知道了。
吴子玉听完就让冯德林去了里屋,转头他就让人把外面的日本使者叫了进来。
来的是日本上海公使本多正男,他和吴子玉也算是老相识,所以寒暄几句就进入正题。
本多正男:我们听说吴大帅最近在河北、河南、山东那边军事行动出了点问题,所以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日本帝国能帮忙的。
吴子玉:你们想怎么帮忙
本多正男:最近国内正在换装武器,我们可以提供10万支30式步枪,三八式机关枪 120挺,三连式重机枪96挺,还有48门山炮,100门迫击炮及相关弹药。
吴子玉:好大手笔啊,可我没那么多钱买你的东西啊。
本多正男:我们大日本帝国只是想加深朋友间关系,这些军事装备可以稍后手头宽裕了再给钱也行。
吴子玉:东西都是好东西啊,可你们不会无缘无故帮忙吧,说说条件吧。
本多正男:只需要您这边包围、最好抓一些奉军将领给我们就行,我们有用。
吴子玉:干嘛?你们想扶持汉奸?
本多正男:我军现在在西伯利亚打击沙俄人,等把沙俄人解决了,我军可以进入东北策应吴大帅,到时候张雨林就首尾难顾了。
吴子玉:行吧,你先回去等我消息,我尽快给答复。。。
刚一送走日本人,吴子玉就跟冯德林说:看来你说的是真的,你回去草拟合约吧。
冯德林:吴大帅有没有兴趣阴小日本一把。
吴子玉:怎么说。
冯德林:日本人的东西收下来,咱们撤军和协议估计得弄一个月,这一个月估计您已经把东西都吃下去了吧。
吴子玉:滑头。。我同意了。
五月二十日,张信已经赶到了绥芬河,见到了第八师团师团长白井二郎,这时候的他全身是伤,说话也不利索,但是看到张信却非常激动。
张信:这人,怎么都要给你救活,不要死了,我还要靠他跟小日本子谈条件。
可就这时候冯玉祥火急火燎从前线过来看到张信,立马拉他到了一旁。。
看了看四下无人才说:少帅,大事不好。
张信:咋了,我老爹死了。。。
冯玉祥一脸黑线:大帅还康健着,是我的人清点俘虏时候发现一个超级大鱼。
张信:什么人?
冯玉祥:天皇的外甥也就是皇后的亲侄子,日本大公爵九条道实的嫡子九条道真,他在第八师团做军医,也是搜身时候发现身上的皇家身份证明,正好咱们军里有个满清的贵族后代他认识这个。
张信:我去,这鱼比师团长大啊。
内容为:
直、奉两军为维持大局统一国家之目的,双方同意罢兵;
奉军之撤收,系撤去直境,直军亦不得入奉境一步;
于民国十一年六月十八日早九时至午后一时,南路有前进之处撤收之;
于民国十一年六月十九日早六时起,奉军撤收南路方面之部队,但直军须限于奉军撤收时之前一点钟,南路方面之部队集合于阵地后方相当之地点;
于民国十一年六月二十日早六时起,奉军撤收北路之部队,直军之动作亦与第四条相同;
奉军两路自撤收日起,在三日内撤收完毕;
在奉军撤收未完之前,直军亦不得有军事上之行动;
双方自签字后,若某方部队有不从本规定而自由行动者,则此方之签字人员,须负完全责任。
附约两款:
直、奉两军所占之线,以二郎庙、里为中交线,此线以南为南路,此线以北为北路;
自签字后,双方均须严禁射击,尚有违犯者,即以该管官长是问,而处以严重之惩办,并一面由中央派王占元、宋小濂两人赴榆关监视两方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