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像拖网这样的网具,对材料和渔船的硬件设施要求高还是过高了,让它很难像在前世像联合收割机一般,成为海洋生物的噩梦。
但是在鱼群四散的伏季,初级的拖网还是会比其他渔具有更大的优势。
另一个跟拖网一样,可以在鱼类密度大幅下降的伏季还能有所建树的自然就是延绳钓了。只是延绳钓鱼钩不但制作成本高,而且损耗大,对一般渔户来说,也是很难承受的。
再加上伏季气温高,渔获容易变质,很难卖上好的价格,所以大部分时候,出海还不如在岸上打零工来得划算。
在冰场还没建起来之前,东海合作社就只能通过协同作业的方式来缩短渔获待在海上的时间。
比如派遣几艘小船跟大船同行,让小船分批先将渔获送回陆上。
可就算是简单如延绳钓,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行不断地更新和改良以更好地适应东海的自然环境。
说白了,渔具想要迭代,就少不得有针对性的实践操作,而这个,光靠丁大年一人可不够。
对于拖网这款有划时代意义的渔具,刘茂丰老爷子表现出了他作为老渔具人的过人眼光和决断力。
他并不急着将拖网推出市场,而是打算让东海合作社先行实验一番,毕竟这拖网是丁小波半卖半送给他刘氏的,他得承这份情。
刘茂丰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这款渔具定会成为东海渔业生产的主力渔具,而他刘氏完全可以通过拖网的销售和做相关的售后配套服务赚到足够多的银子。
相较于拖网更适合大型渔船,延绳钓显然更加适合普通渔户,而刘氏要做的,除了不断改进鱼钩,还得不断降低鱼钩的生产成本,甚至开发出非铁质的可替代性鱼钩。
而这同样需要进行不断的实践。
在这一点上,丁小波的东海合作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配合刘氏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实验。
丁多已经组建了一支包括老四老五在内的七人团队,专攻延绳钓。而丁小波打算多成立几支这样的团队。
每个团队都由专人负责,除了必要的船只和材料,丁小波还会提供一定的研发经费。
当然也会有渔获量作为考核指标,若是一个季度不达标,队伍就会被解散或重新组合分配。
所以,东海合作社也会跟刘氏网具深度捆绑。东海合作社为刘氏网具提供必要的实验支持,而新的刘氏网具则会出让两成的分红股份给东海合作社。
刘闻虽然没有自己的实体产业,但他是甬州的渔政司司长,官职不高,但对甬州渔业的影响力却非同一般。
东海大学成立之后,也会并入东海合作社。
虽然三到五年内,它会一直处于烧钱的状态,可若是将以渔业专业为主的教研体系给建立起来,东海大学对于整个东海渔业的意义将会举足轻重。
而东海大学在办学初期的推广和之后毕业生的就业,肯定都少不了渔政司这个政府机构的助力。东海大学想要成气候,就必须有官方的背书。
同样的,渔政司想要扩大自己在东海渔业的影响力,也少不了东海合作社的配合。
比如将捕捞许可费的收缴落到实处;
建立海上应急救援系统;
将鱼贸局打造成既能促进渔业发展又能增加财政收入的关键核心渔业机构;
将渔政司打造成一个真正能够促进地区渔业发展的政府职能部门。
这些目标对于旁人来说自然太过理想化了些,可对刘闻这个心中的血液还未冷却的东海子弟来说却是他心心念念的。
人若是只追名逐利,那就真的跟一条发臭的咸鱼没有任何区别了。
刘闻已经在渔政司煎熬了这么些年,如今是真的让他看到了大黄鱼有可能自己跳进船的希望,他自然想拼尽全力去试上一试,反正结果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了。
当然还差一个苏家。苏家的丝绸生意,丁小波除了在鱼线等渔业领域的应用,是没有其他的想法的。
他唯一寄予厚望的就是苏家即将要上马的南海,甚至是南洋贸易。
把江州出产的瓷器运往南方,再把南方的货物给运回来。只要船只足够结实,又能扛住海盗,这生意基本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光是把交趾盛产的蔗糖、果干和干海货等运到临城和苏城就能大赚一笔,就更别说将这些干货运到洛城了。
随着甬州到洛城的商贸路线贯通之后,苏家的海运贸易更是能乘着这股东风,扶摇直上。
只可惜苏家人远在苏城,暂时还见不上面,也就无法进行更进一步的详谈了。
只能等苏家人自己过来,或者过段时间有机会自己走一趟苏城了。
崔九和崔小夏这两人世族豪门崔家的公子千金,丁小波并没有在众人面前隐瞒他们的身份。
崔家之名在甬州还不如戴家来得响亮,但众人都并非是那等闲之辈,自然理解丁小波将他们带到甬州来的用意。
有了崔家在洛城做依托,东海合作社之后的路自然能走得更远更宽。
一个上午类似茶话会一般的喝茶闲聊,丁小波将东海合作社未来十年的商业版图清晰地展现在了众人面前,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众人早就习惯了丁小波的语出惊人和超凡的商业头脑,可众人越回味这商业版图,心中就越震动莫名。
这要是成了,那这小小的丁家村又将会是一派怎么样的景象?他们实在是想象不出来。
这一次小范围的股东大会静悄悄地开,又静悄悄地结束了。
第二日,刘老爷子就把那艘又经过几番改造的拖网渔船给开到了丁家村码头。
这条船在外观上跟传统的东海渔船有很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船帆上。
这条船算不上是大型渔船,也就比丁家村现有的最大的渔船黄鱼号又长了近三分之一而已,但却是妥妥的三桅杆渔船,而且每一根桅杆都配置了好几块独立的船帆,整体感觉更接近欧美的帆船。
桅杆和船帆部分的体积要远远大于船身, 这会给船只带来更加强劲的动力,但多船帆渔船的操控难度会比一般的一根桅杆配一帆渔船大得多。
就拿这条拖网渔船来说,需要至少三人,根据风速的变化和拖网作业不同阶段,精准控制船帆的收放,才能保证拖网作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天,丁大年就准备带着第一批十来个随机挑选的精英团成员出海进行实操训练。
崔小夏好不容易逮到机会,也申请上船,丁小波也正好有带他们体验一番的打算,就欣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