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这鱼钩我不敢用
  4. 第59章 爆坑了?
设置

第59章 爆坑了?(1 / 1)


前世,很多人不理解,为啥堂堂舟山渔场,叫得响的却只有大小黄鱼、带鱼、乌贼、鲳鱼、马鲛鱼、剥皮鱼等常规海鲜?

这可不是说东海只有这些鱼,而是这些鱼都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渔汛,一网下去,能上来成千上万斤,能养活成千上万的人口。

特别是舟山带鱼,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物资匮乏时期,给全国人民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蛋白质。

在捕捞高峰期的时候,北京海鲜市场的冷冻带鱼,十条里有七条是舟山的。

还有就是大黄鱼,七十年代抓得最凶,甚至把大黄鱼最后的越冬场给一锅端了。

据说当时最大的一个大网头,渔获量超过500吨。

那时候,黄鱼捞得实在是太多,多到吃不完,于是政府就只能号召大家都来吃爱国鱼。

虽然东海近海鱼种数量无法跟热带珊瑚礁海域相比,但东海里的鱼也绝对不止人们熟知的那十几种。

主要是因为很多鱼无法形成渔汛,很难实现大规模捕捞,亦或者没有食用价值,也就无人说起了。

而且很多鱼本就数量不多,再加上经年累月的高强度捕捞和日益加剧的近海污染,也就慢慢在东海近海绝迹了。

比如丁小波就发现了一种前世俗称为石蚌的笛鲷科鱼类,学名叫星点笛鲷。这鱼以肉质好出名,从日本南部到我国南海沿岸礁石区都有分布。

这鱼在前世已经非常稀少了,野生的每斤售价高达上千块,远超过一般的石斑鱼。

水坑里有鲨鱼本就最让丁小波意外,虽叫不出学名,却是体色青灰像大白鲨那样的正经鲨鱼,而不是像猫鲨那样对人无威胁的底栖鲨鱼。

前世东海近海矶钓或者船钓的,为啥很少有听说钓到鲨鱼的?

自然不是因为东海没有鲨鱼,而是因为像鲨鱼这种卵胎生的鱼类,虽然是海里的顶级掠食者,但繁殖能力低下,早就决定了它们在布满天罗地网的渔场里的悲剧命运。

几个渔民早就见怪不怪,倒是刘云涛看着在浅水里横冲直撞的鲨鱼,兴奋莫名,可拿着抄网抄了半天,愣是连鲨鱼的尾巴都没摸到。

朝天明见状就抄起水瓢在坑里猛敲了一阵,然后就抓住一条鲨鱼的尾鳍,直接把鱼甩到了岸上。

坑里的几条鲨鱼个头都不大,也就五六十公分左右长,撑死了小学刚毕业,不然要是有大鲨鱼,早就把这个回龙坑给炸了

有小鲨鱼,自然也就意味着海里有大鲨鱼,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原装东海啊!

丁小波一想到这里,心里就忍不住激动万分。

一个回龙坑完全可以说是全盛时期东海的缩影。

在前世,光凭这样的渔获量,绝对可以让一个赶海视频号封神了。

众人见水去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收鱼。哪怕在场的大都是老渔民,也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捡鱼场面。

感觉像是附近礁石区的鱼都到坑里集合了。一大帮人捡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才将坑给捡了个七七八八。

量最大的是以黑鲷、黄鲷和铜盆鱼为主的各种鲷鱼,估摸着超过两百斤。黄鲷也就是后世的黄脚立,价格比黑鲷贵,数量也更少一些,按均价25文一斤算,总价超过5贯。

排在第二位的以斑石鲷和十六枚为主,有个百十来斤,按均价30文一斤算,总价超过3贯。

第三位的是石九公,虽然个头相较于其他鱼来说偏小,但胜在数量非常多,也有个百十来斤的样子,按均价15文一斤算,总价就算一贯半。

第四位的是价格最高的石斑鱼、石蚌和各种丁小波叫不上名的好鱼,都被在场的老渔民给归在了一起,一百斤左右,按均价50文一斤算,总价5贯。

之后是青蟹,总价超过2 贯,再加上其他各类杂鱼杂蟹和海螺,算2贯,这次水坑项目刨去支付的人工成本,盈利在15贯左右。

当然,这价格是丁如海根据丁家村的收鱼行情估算得来的,如果这些鱼能拿到城里去卖,价格自然会更高,翻倍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刘云涛来说,满眼的鱼让他过足了渔夫瘾,不过一坑的鱼只能卖出不到20贯,还是让他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了渔生多艰,心头不免升起一丝异样的失落。

丁三妹对这个结果非常知足。

这钱对如今已经是高收入人群的丁家兄妹来说,这十来贯钱也不是个小数目。

15贯按照她们家原来的赚钱节奏,他们七宝估计得不吃不喝攒上大半年。

就连按照现在日入一贯的节奏,也要一大家子人忙活至少半个月。

丁二宝则有些失望,因为坑里居然没出龙虾。

丁小波对这个项目的结果也不是太满意,主要还是觉得赚的钱不够多,有些配不上给丁三妹画的饼。

打扫战场以后,几个渔民已经在边上看得麻木了。

虽然已经过了晌午,大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但因为支付工钱,也就无须再管饭了。

丁小波做主,把工钱给调到了100文一人,从一句句恭喜发财之中,丁小波听出了五味杂陈。

倒是朝天明比较潇洒,除了吉利话,还说下次不管有什么项目,只要缺人就记得找他,保证随叫随到,说完就头也不回地带人走了。

丁如海他们也很快跟他们告别回家吃饭去了。

青蟹用茅草绑好就行,石斑鱼等值钱的鱼,能抢救的尽量抢救。

因为这次老魏带来了专门的收鱼船,活的鱼可以养在船上的水仓里,毕竟活鱼更值钱。

其他鱼因为没法抢救,按照品种和大小分类,用竹筐装好了再装船。

老魏的收鱼船装完鱼之后,就准备出发回甬州城了。

为了赶时间,丁小波和丁大宝带上之前就准备好的干粮跟船一起出发了。

老魏的船比一般的货船更小和更狭长,是为了快速送货而设计,相同的潮水和风速,到达甬州城的时间能够比一般的货船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只是这次又加了两个人渔获量也大,估计速度会打折扣。

在回城路上,丁小波又向老魏打听了海鲛帮的情况。

老魏作为帮里的老人,别看地位不高,但在帮里还算吃得开,自己在海鲛帮也比较有归属感。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收入不高,他的婆娘也一直在跟他念叨这个事情,让他心烦不已。

这也是为啥,他会主动接下收鱼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活计,因为丁大宝的跳跳鱼和望潮生意,他有参与,让他赚了不少的外快,所以他于情于理都该帮忙。

特别是那笔巨鲛肉的买卖,让他跟张宁两人狠狠赚了一笔,各自的家庭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而且老魏也是海鲛帮里为数不多的赞成做海鲜生意的老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