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再不去提水,就不要再用我们的水了。”
“我怎么没提,我前天才提了一桶,我一个人能吃多少水?”
“你是只吃水吗?你难道洗锅洗碗、洗脸洗脚没用水吗?一桶水够你用一天吗?”
“就是,王婷,你可别天天占便宜没个够。”
李兰兰跟王桂芬刚走出院子,就听到村支部传出来的争吵声。
要知道王桂芬家和村支部还隔着一家呢,这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可见吵架的人火气有多大。
“哎呀,这几个人,天天吵,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多矛盾。”王桂芬感叹道。
“天天吵?”李兰兰以为王桂芬夸张了。
“可不就是天天吵,今天这是因为水,早上还因为柴吵过一次。”王桂芬笃定的说。
“主要就是王婷、李文娟、李亮三个吵,刚开始王建国他们还会出面拦,后来就没听到他们劝架了,估计是也烦了。”
“就没人管管?村长呢?”
“管啥管,又没真的闹出什么事,就他们自己关起门吵,村长还能主动过来劝架嘛。”
王桂芬觉得吵架很正常,毕竟村里经常会有婆婆和媳妇干架、妯娌不合吵架的,只要不是闹得特别过分,村里人就当看了场笑话。
村支部刚开始吵架也有村民围过去看,后来吵来吵去都是那点破事,大家连凑热闹都懒得来凑了,毕竟外边冷的很,哪有自家热炕头舒服。
到了知青院,苏梅几个已经在等着了。
看着灶房那半袋子黄米面和半袋子玉米面,王桂芬也吓了一跳。
“你们这是打算蒸多少粘豆包啊?”
“我们煮了一盆子馅,打算全包上。”苏梅指着灶台上的一盆馅说。
他们八个人,一顿饭的消耗也是很巨大的。
“这馅熬的好,不稀不稠刚刚好。”王桂芬夸道。
“多亏了我们有苏梅,苏梅的厨艺那是杠杠滴。”一说到苏梅的厨艺,李兰兰就开启彩虹屁模式。
苏梅已经习惯了李兰兰的夸张语气,并没有任何不适。
“这估计要发两盆面才够用,你们这粘豆包蒸下来,足够吃到正月十五了。”
王桂芬知道知青院的几个人都不差钱,也没劝他们节省。
“做粘豆包,黄米面一定要比玉米面少一些,这样做出来的豆包才软糯弹牙。”
王桂芬洗了手,一边往盆里舀面,一边给大家讲。
“另外就是加水之前,要把两种面先混合均匀,不然和出来的面发不好。”
在王桂芬的帮助下,两盆面很快就和好了。
李兰兰和郭筱各抱一盆,把它们放到屋里炕上发酵。
这时候蒸包子的二合面也发酵好了,王桂芬又帮着几人包包子。
包包子比包饺子还要考验手艺,李兰兰连着包了两个都揪破了皮。
平时做窝窝头感觉挺容易的,面团在手里团吧团吧就好了,没想到包子这么难。
看着包子皮在王桂芬手里,手指翻飞,很快一个包子就捏好了。
包子褶之间的距离跟用尺子量过的似的,几乎一模一样。
李兰兰又瞅瞅苏梅包的包子,也漂亮的像是用模具刻出来的一样。
再看看自己手上补丁摞补丁的包子,如果不说它是包子,估计还以为是个面剂子呢,而且还是个大面剂子。
“哈哈,兰兰姐,你这包的是什么?”郭筱看到李兰兰手中的一团面笑了。
“没见过吧?这是李氏独创肉包子。”李兰兰硬着头皮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包子。
“哈哈哈哈——”众人哄堂大笑。
“那我这就是郭氏独创肉包子。”郭筱举起她的包子。
还别说,小姑娘包的都比李兰兰的强,最起码能看出来是个包子。
“兰兰,要不,你去烧水吧?”苏梅提议道,她发誓,她绝不是怕李兰兰浪费面。
“我也觉得我更适合烧水。”李兰兰灰溜溜的去了厨房。
锅刚开,苏梅就端着一大屉包子出来了。
因为是肉馅的,就多蒸了一会,大概半个小时一锅,一共蒸了五锅。
午饭也没做,一人一个肉包子,就着开水就解决了。
李兰兰给二旺嫂子拿了两个包子,回家给孩子们做饭去了。
不愧是国营饭店的秘方,热腾腾的猪肉白菜包子,明明猪肉少白菜多,李兰兰硬是没吃到白菜的味道,感觉入嘴的全是肉。
等包子全蒸好,粘豆包面也发的差不多了。
王桂芬又从家里过来了,后边跟着小狗蛋,狗蛋手里还抱着一摞玉米叶子。
“我估计你们没攒玉米叶子,就给你们拿了些。”
王桂芬解释道,粘豆包下边必须要垫东西,防止黏在锅上。
知青院是第一次蒸粘豆包,还真没考虑到这个问题。
把玉米叶子剪成三份,几人就围着炕桌开始包豆包了。
豆包可比包子简单多了,只需要把馅料包进去,捏紧口放到玉米叶子上就好了。
李兰兰开心的包着粘豆包,感觉自己又行了,可当她看到小狗蛋都会包的时候,瞬间又泄了气。
这是什么世道啊,自己只能和小朋友比厨艺了吗?
粘豆包虽然多,但是包起来可比包子快多了。
恰好这时候刘爱党和王明也回来了,俩人一人叼了个包子,就自觉钻进灶房烧火去了。
冒雪去镇上这一趟,他俩可冻坏了,只想在火边烤着。
接下来就是一锅一锅地蒸豆包,李兰兰一趟趟往灶房送豆包,也不知道送了多少趟,总算赶在天黑前,把豆包全都蒸完了。
蒸熟的豆包放在院子里,很快就冻上了。
廊下他们新买了两个水缸,其中一个里面放的是知青院的所有肉类。
另一个就是备着放豆包的,硬邦邦的包子、豆包倒进去,满满当当一大缸,看着都喜庆。
李兰兰特意包了几个包子和豆包给二旺嫂子带回去。
二旺嫂子也没推辞,互赠粘豆包是村里的风俗,等后天他们家蒸了,她也会往知青院送的。
“兰兰,你记得给村里关系好的几家,都送几个豆包,让他们尝尝你们的手艺。”
二旺嫂子叮嘱李兰兰道,也是为了她们和村里人关系更融洽。
“我知道啦,嫂子。”
送走王桂芬,李兰兰几人分头给村里人送了粘豆包。
后边几天,他们也陆续收到了村人回赠的粘豆包,每家的口味都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