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曹操消化完袁家势力,将提百万大军,南下扫平荆襄、江东,一统寰宇。”
“兴武帝却在此时高举义旗,开始迅速发展壮大。卫王李初阳先挫败韩浩,再击溃夏侯惇部。”
“最后,更是将曹操打得抱头鼠窜,只余下一处幽州苟延残喘。”
“但是,作为曾经有望争霸天下,逐鹿中原的诸侯,曹操虽然落寞了,仍能给刘曌带去不少麻烦。”
“尤其,在两次采纳谋臣荀攸的谏言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初期的季汉政权都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
“大伙都知道,国家的兴衰往往与统治者有极大关联。”
“如果一个国家的帝王以及高官纷纷昏庸不作为,王朝极大可能走下坡路,敲响毁灭倒计时的丧钟。”
“反之,如果皇帝以及官员们选择对方向励精图治,往往能够中兴一段时间。”
“正是因为这样的强权政治极依赖优秀的国家掌舵人,一代英主,则兴,一代暴主,则亡。所以在季汉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强有力的丞相必不可少。”
闻言,汉武帝不屑的撇撇嘴。
这仙女说的很隐晦嘛。
啥叫丞相不可少?
如果真是如此,他连续更换了几个宰相岂非要灭国?
实际上,没有了碍事的丞相,他的意志得到更好的执行。
说打大宛就打大宛,说用鹿皮当钱币用就当钱币用。
至于说后果嘛。
他选择性的无视了。
黄河这些年一直泛滥,多出些许流民盗寇实属正常。
明太祖更是对此嗤之以鼻。
相权,不需要的。
这玩意存在,是要折损皇帝利益的。
倒不如直接将之取消,将相权并入皇权。
如此一来,皇帝的权柄又增加了。
反正,也只需要天子加加班。
年轻人,身体嘎嘎棒的时候不奋斗怎么能行?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鸿王楚轩建议兴武帝祭祀天地,寻觅良才。”
“据传,当时刘曌完成仪式以后,空中忽然多了一道人物幻影。”
“相貌与素王不能说像,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依靠这一点,兴武帝将还是少年的姬昭请出山,并直接授予他文官第一人的身份。”
见状,一部分循规蹈矩的士大夫们眼红不已。
在察举制崩坏的如今,瞬息青云直上想都不要想。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或许有一小部分人能够做到,但绝大多数士子所能够做到的唯有内卷,不停的内卷。
往往卷赢同村、同乡、同省都不一定够,朝廷只要有限的数量。
而即使卷赢,也只是得了个功名,没有当上官。
真正的官吏,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上面盘踞的没退,除非有新部门,否则真很难有办法做到。
毕竟,到了上头。
一个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的代表。
“刘曌重用素王,姬昭自然也投桃报李,没有让他失望。”
“纵是年少掌权,施政方面就远强于嘉王李悠。”
“多数发现的问题被解决,相当一部分未来需要预防的问题被提前处置。”
“在姬昭的带领下,季汉势力的短板被补齐,正式拥有了统合六合八荒的实力。”
如此好是好。
可是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春秋时齐国的后尘。
由于过分重视人才,结果被田氏收买人心成功后取缔。
最后一任吕氏王,竟被生生饿死。
未来季汉洛氏做大。
不就和世家大族一样吗?
或许他们并不如史书中描写的那么光伟正,而是通过舆论扩散自己的名头。
就像是晋朝,许多文人墨客喜欢隐居。
可是真正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可不多。
醉情山水的本质还是在于两个字——养望。
等到名头扩大到一定程度,无论实际能力如何,大家伙也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位高洁之事。
实际上呢,真的很难说。
毕竟,某个上了《世说新语》的世家子,管理马匹碰上问话,居然回答:“不知生,焉知死”。
连手底下的业务都弄不明白,都懒得去弄明白,这样的人当官意义何在?
就为了摸鱼吗?
那倒不如向汉朝的石家学习,武帝询问在场马匹的数量。
石家子弟非常从心,前前后后一共数了三遍,没有出现差漏才上报。
讲究的就是一个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后者虽然浪费些时间,但到底是真的干了些实事的。
“除了调节百官、主持朝廷,姬昭还优先修建了摘星楼。”
“至此,以后的数百年,季汉基本上都是风调雨顺,没有什么天灾考研。”
摘星楼真的有这么绝吗?
不少君主为之怦然心动。
想着看看,数百年风调雨顺,没有饥饿到填不饱肚子的灾民,基本上只要后代不做事,基本上都能够维持统治。
尤其,朱由检更是无比渴望这一神器。
没办法。
小冰河时期的绝收过于无解。
空有巨大的人口,百姓却饥肠辘辘。
如今,流寇横行。
稍不注意,帝国就非常可能倾覆。
对于摘星台,赵佶也想要。
不过,他的心里可没装啥苍生、黎庶。
坐到这个位置上,他除了相信自己,妻子、母亲以及其他一些人的话都选择性的去听。
毕竟,这一类投资隐晦风险小。
只要枕头风吹出作用,恐怕……他将会永无宁日。
既然如此,倒不如满足自身的欲望。
我就弄些奇异石头,建一个院子,有什么不可以的。
至于说民间不少人破产,乃至债台高筑。
这些都不是事。
我作为皇帝,百姓当自发供养我的。
“当然,姬昭权利最大的时候,还是兴武帝白帝城托孤。”
“因为德章帝年幼,刘曌在去世前叮嘱十王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高皇后垂帘听政以后,对十王非但没有制衡,反倒加以重用。”
“素王也正是这个时候,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十王中最显赫最炙手可热的一位。”
“尤其,他‘任人唯亲’,提拔起的洛氏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人数不多,可论起整体素养,还是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