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关相比于虎牢关,绝对算不上巍峨或者雄伟,可这地方,是真的险峻呀。
东有香山,西有伊阙山,中间隔着伊水,而这伊阙关就建在伊阙山山腰,道路狭长,并不适合大部队摆开攻城,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所在。
刘备没有信心用两万人,就能够攻克这个五千人防守的险关,更不愿意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折损在这里。
因为刘备很清楚,袁绍让自己和吕布过来,更多是牵制兵力,绝对不是扭转战局之所在。
况且,即便袁绍获胜,自己也就捞到一个骠骑将军、领徐州牧,再加天子皇叔的名份,这些都是虚名。
虽然这些对自己也重要,可如果自己两万兵卒,全折在这里了,自己必然会丢掉徐州,甚至无路可去,只能在袁绍帐下听令,这些虚名也将没有意义。
可如果自己只是牵制李渊,并不主动出兵,将两万兵卒全都保存下来。
届时,若袁绍胜,则自己借机巩固徐州统治,甚至趁势南侵,图谋扬州、荆州也未尝不可;若袁绍败,自己依然可以保住现在的徐州领地,甚至趁势北上,侵吞袁绍的青州。
与此对应,若自己听信曹豹之言,莽撞大意,去强攻伊阙关,最后袁绍的主力大军却败了,那自己连回都回不去了,可能只有兵败被杀这一条路了。
所以刘备与李渊,大家都很悠闲的,互相驻军对峙着。
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
就在洛阳南线战场风平浪静、东线战场热火朝天之时,北线战场的形势却是急转直下……
本来袁绍派出的另一路大军,由文丑率领,从魏郡直扑河内,浩浩荡荡三万人;
虽然,河内太守张杨打得也非常吃力,甚至在前期更是节节败退;
但是,张杨抽空各郡兵力,积极应对阻挡,在文丑大军一直打到怀县、平皋一带的时候;
因为张杨阵地收缩,兵力更加集中,再依托城防等优势,终于还是阻得文丑再难寸进。
就在李昞、天子以及百官都以为,胜券在握之时,一场危机正在悄悄逼近:
袁绍次子袁熙,以并州牧的身份,命令已经在上党郡筹谋多时的高览,率兵两万,潜出太行,趁河内郡内部空虚,一日之内连下野王、温县两县。
李昞闻言心中大惊,现在洛阳城中仅有两万兵士,优秀的将领更是没有,李昞危难之际,在朝堂任职议郎的次子李湛,三子李洪双双请战。
李昞实在无奈,感觉整个刘氏江山,都指望着自己一家在庇护,所有的百官用度、洛阳建设、护卫兵将,全是李家。
自己已经将长子、四子送上战场了,现在还要把次子、三子也都送上战场,自己这个父亲,是真的心痛且不舍呀。
可朝中现在,治经、治学、会当官的人,比比皆是,可统领兵卒打仗的,还真没什么信得过的。
时间紧迫,战局危急,天子刘协也看出来李昞的犹疑,可刘协不愿意派出伏完、董承等心腹之人前去守关,避免自己被李昞控制,置身险境。
可除了伏完、董承,刘协也觉得再没有合适人选了,可李家的付出,他也看在眼里,真要硬逼着李家四个儿子都上战场,自己也说不出口,还得让李昞自己决定才行。
于是,刘协赶忙给李昞戴帽子:
“大司马,现在形势危急,朕能信得过的人,只有你了。”
刘协顿了顿,环顾百官,继续说道:
“朕现在宣布,加封大司马李昞,为唐国公,出任柱国大将军,并全权负责此次平叛事宜。”
李昞心里并不痛快,知道天子又在用,这些莫须有的名,来换自己全家为其拼命,可自己作为臣子,并没有选择。
李昞还是循例叩谢天子隆恩,领了新鲜出炉的天子诏令,便转身看着懦弱百官,高声道:
“李湛、李洪听命。”
李湛、李洪齐齐出列,躬身道:
“下官在。”
“李湛,现令你为北中郎将,领兵八千,前往孟津渡,死守关隘,不得让叛军南进。”
“下官领命。”
“李洪,现令你为东中郎将,领兵八千,前往小平津,死守关隘,不得让叛军南进。”
“下官领命。”
李昞安排完守关之事,又看向董承道:
“卫将军董承。”
董承愣了一下,然后还是应声出列道:
“下官在。”
“眼下形势危急,城墙尚未修复完成,我意舍弃广袤的城墙,我们用仅剩的四千兵力,守住南宫即可。你亲自点齐一千兵卒,协助辅国将军,护卫天子、宫人、百官,固守内宫。”
“下官领命。”
李昞又看了一圈百官,然后缓缓转身,向天子躬身一礼,然后说道:
“禀陛下,臣亲自率领余下三千兵卒,坚守南宫外宫,誓死护卫陛下。”
在这一刻,刘协是真的感动了,从李昞迎接自己去往南阳,然后悉心服侍,然后遵从旨意将自己护送回洛阳,再到今天调集豫州、荆州各地兵马进京勤王护驾,整个过程没有露出半点觊觎之心。
“唐国公请起,朕相信你!”
因为时间紧迫,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李昞让大家各自散去,自行准备一应事宜去了。
李湛、李洪自是领兵前去守关。
董承则让人一边去准备天子、宫人、百官的衣食住行,一边则亲自带领士卒,在内宫构筑防御工事去了,大家都不知道,这仗会不会打过来,更不知道这仗会打到什么时候,多做准备总是没错的。
李昞安排在南宫四门各驻兵五百人,加紧准备弓箭箭矢、擂石滚木、灭火之物等等,准备宫门坚守战和宫内巷战一应物资和人员布置。
思之再三,李昞还是分出一支小队,疾驰成皋,传令黄忠凑齐五千骑兵,飞马来援;再由关羽率领一万步卒,作为后援,回师洛阳。
李昞看向灰蒙蒙的天空,喃喃自语道:
“希望,还来得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