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放下手中的吃食,抹了把嘴说道:
“你们想怎么换?”
衙役捕快一本正经道:
“用银钱来买?”
大勇思虑一番说道:
“用银钱倒是也可以买,不如这样吧,我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让我们进城,粮食就按最低价卖给你们。”
“要么现在就把粮食卖你们,只不过你们也知道,赵国饥荒和瘟疫四起,这种情况下粮食的价格可不低啊。”
衙役捕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露难色,毕竟现在家家户户的经济状况都不景气,要是粮食价格太高,百姓们买不起,到头来还不是吃不上饱饭。
大勇见这几个衙役捕快有些纠结,便带着几人验了验车上的货物,让他们亲眼确认车上,都是一些草药和粮食。
甚至还拿出通关文牒,给这几个衙役捕快查验。
确认无误后,衙役捕快们满脸欣喜的说道:
“我们这就回去跟知县通报一声。”
几人小跑着原路返回,气喘吁吁的来到府衙,找到知县,如此这般一说。
知县的脸当即阴沉下来,矢口否决道:
“不可,绝对不能相信他们,这些秦人诡计多端,万一把他们放进城,他们与秦军内外联合,那我墨城的百姓岂不是要遭殃,死也不能放他们进城!”
衙役捕快们心头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间被知县浇灭,只能沮丧的离开。
不争气的肚子,在此时又“咕噜噜“的叫了起来,其中一人感叹道:
“朝廷的救济粮食,不知何时才能发下来,恐怕不等秦军来犯,咱们就得被饿死!”
“哎,这可如何是好啊!”
几人越想越觉得生活无望,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海中产生。
与其在这等着饿死,不如换了粮食先填饱肚子再说!
衙役捕快们把心一横,带着手头仅有的一些钱财,偷偷溜出城。
在镖师们手中成功换到了粮食,那一刻,几人喜极而泣,兴冲冲的带着粮食返回家中。
有第一波人出来换粮食,立马就有第二波,第三波,偷偷溜出城换粮食的人越来越多。
但因为城中饥荒多时,粮食一金难求,导致城内粮食价格也迎来了疯涨。
百姓们高价换回来的粮食,再继续抬高价钱卖给其他人。
如此一来,粮食的价格已经涨了几百倍,从原来一斗米几十文钱,到现在几两银子一斗米,每家每户都被掏空了,饥荒的问题依旧循环往复。
城中有个大户人家,方府,是当地颇有名望的书香世家,饥荒之年,方府也是揭不开锅。
当时初闹饥荒,方家大义凛然,开仓放粮,救济当地食不果腹的百姓们。
原以为撑过一时,等到朝廷的救济粮草到了,一切就能恢复正常。
只是这一等就是数月,直到宅子的粮仓都放空了,也没有等来救济粮。
如今诺达的祖宅里,一院子人紧衣缩食,饿的前胸贴后背。
老管家每日带着家丁出门,寻一些树叶子和野草,混着一点油星,煮出稀汤寡水的野菜汤,供府上的人吃。
方老爷子与妻儿老小,尽管饿的肚子咕咕直叫,但气节和家教不改,通通端坐在桌前,待方老爷子端起碗用饭,妻儿老小才敢端起碗。
囫囵将汤汤水水吞下肚,根本食不知味。
听着大院外头,有人因为从秦人那换来了粮食,而放声大笑时,方老爷子不禁摇头感叹道:
“这些秦人打了我们的疆土不说,如今又开始扰乱我们的民心,这帮畜生真的是坏到家了!”
……
夜晚降临。
方家长女方昭君出门,准备上街找找看看哪里还有野菜,就看见街道上百姓们三三两两的,都往一个方向走。
方昭君有些好奇,追上众人的脚步问道:
“你们这是干什么去?”
百姓回答道:
“方小姐,看来你还不知道吧,我们这是要出城,跟秦国镖局换些粮食去。”
方昭君有些担忧道:
“知县不是下令,不准有人进城吗?”
那百姓笑道:
“知县是不准外人进城,可没说不准咱们出城,再说城内饥荒这么严重,再不换点粮食,咱们都得饿死。”
话落,这些百姓加快脚步,顺着城墙下的小破门,偷偷摸摸的就溜出去了。
百姓的话一直在方昭君耳边回响,再想到家里已经无米下锅,再撑下去大家都没活路。
干脆把心一横,也跟着百姓们偷偷溜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