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曝光觉醒年代,震惊诸天帝王!
  4. 第18章 大清王朝的历史轨迹,将彻底被改变
设置

第18章 大清王朝的历史轨迹,将彻底被改变(1 / 1)


这一刻,在视频画面中。

在惊涛骇浪的日子里,大清帝国岌岌可危。

外有愤然兴起的起义党,内有虎视眈眈的权臣,所有不吉之兆,都集中呈现在宣统时期。

但溥仪对此浑然所知,不知不觉做了三年皇帝。

朝阳冉冉升起,照亮了整个紫禁城。

这一天,小溥仪来到养心殿,闲庭信步地走了一段路程。

他刚迈进院门,就见到了隆裕太后,心中有些纳闷,因为太后鲜少过来。

隆裕太后正对着一盆娇艳的牡丹花发呆,皇宫内的牡丹,早已凋谢枯萎,而这盆牡丹,是专门用温室培植出来的。

“溥仪,给太后娘娘请安! ”溥仪毕恭毕敬地问候。

隆裕太后立马回过神来,转头看向溥仪,微笑着拉他的手,让他坐在身旁的石凳上。

入冬后的暖阳,显得十分难得。

他们闲聊一会儿,便一同走进东暖阁。阳光透过窗户,映照出暖黄的色调。

太监及时送来点心和茶水,室内的气氛愉悦而和谐。

然而,溥仪如厕回来时,发现室内的气氛骤然变得凝重。

隆裕太后正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拭着眼泪。

而面前的红毡垫上,跪着一个粗而胖的老头子,同样满脸泪痕。

溥仪坐在太后的右手边,歪头看看太后,又看看胖老头,不明白他们为何而哭。

整个殿内除了他们三人,再无其他人,显得十分安静,偶尔传出胖老头抽鼻子的声音。

他的鼻子囔囔的,溥仪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过了好半天,溥仪才走出东暖阁,从太监的口中,得知那个胖老头名为袁仕凯,是朝中手握大权的老臣。

这是溥仪第一次见袁大人,也是最后一次,却对他的印象颇深,当然这是后话。

而溥仪没有听懂的话,就是袁大人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让皇帝退位的事情。

早在溥仪刚进宫的时候,他的阿玛当上摄政王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足疾”为由,卸掉袁大人手中的权力,让他回河南老家隐居。

袁大人表面过起赋闲垂钓的生活,实则是韬光养晦,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谁也没有想到,起义军的武昌起义,成为袁大人复出的新契机。

武昌起事后,各地纷纷响应,民军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大清的统帅却束手无策。

摄政王载沣陷入了苦恼,实在没有办法,只得重新起用袁大人。

武昌起义后的第四天,袁大人被任命为湖广总督,让他奔赴前线办理军事军务,指挥镇压起义军。

然而,袁大人本就待价而沽,并不急于接受任命,故作姿态地一再拒绝。

等到军政大权掌控在手中,他才在彰德“遥领圣旨”。

经过一番权衡后,袁大人又请求朝廷,要独立的指挥权,迅速招募自己麾下的兵马;要调集一批将领;还要军饷到位等等。

在他的筹谋下,他的军队不断壮大,掌握了足够的实力。

而与此同时,清军与民军正在汉口激战,袁大人率兵到湖北督战,在孝感萧家港驻守大军。

他一面向朝廷上书,请求停战,一面又让起义人员写信求和。

而他的真正目的,就是出任内阁掌权者,便立即派出代表团,进行南下议和,从武汉开始,到上海结束。

袁大人坚持以大清朝廷实行君主立宪,统一南北作为谈判底线。

时至年底,起义人员的新政权,无人能够主持,袁大人也一直对实行共和制,没有明确的表态。

在起义军看来,既然袁大人不能放弃立宪制的立场,便决定另选他人来执掌大权。

恰好这时,12月21日,孙仲山先生回到国内,成了起义领导人的最佳人选,这引发袁大人的强烈不满。

于是,袁大人撕毁双方已经达成的协议,并公开质问对方是何用意。

他口口声声说,要为君主立宪“奋力战斗”,实际上却是试探起义军这边,一旦大清王朝的皇帝退位,他能否当选大总统。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生怕再有什么变故,便加快了逼宫的步伐。

于是,就有了溥仪见到他的场景,袁大人的逼宫声泪俱下。

在若干年后,溥仪想起这一幕,从鼻子里冷哼一声,觉得此人除了滑稽可笑,更多的是虚伪狡诈。

而这个时候的溥仪,并不懂得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袁大人的权谋与野心,在眼泪中成了一种伪善。

这是小溥仪第一次,接触到朝政的事务,却是关乎自己未来的重大话题,看起来颇有几分讽刺意味。

大清王朝的历史轨迹,将彻底被改变。

……

与此同时。

大秦王朝。

御苑猎场,初夏的阳光,洒落在延绵的绿草地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秦始皇突然拉紧缰绳,双腿夹住马腹,从背后抽出一支箭羽,目不转睛地盯着远处的那头野鹿,随时准备策马追赶。

赵高立刻屏气凝神,额头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生怕自己的呼吸声,会扰动这份宁静。

然而,天地间展开的画卷,瞬间吸引秦始皇的注意力。

看到袁大人逼宫,他的眼神充满了轻蔑:

“此人虽然有些权谋手段,但虚伪的做派,却是让人不齿。如此逼宫之举,藐视皇权,为何不施以酷刑?”

“权术固然重要,但一个王朝的强大,也要有君王的气度,以及一颗赤子之心。若是让他掌管朝政,恐怕也坐不长久。”

说着,秦始皇放回手中的箭,示意让其他侍卫去射猎。

他骑马走到御苑的湖边,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着他身着戎装的身影,显得威严又霸气。

赵高听闻皇帝的话,立马附和道:

“陛下所言甚是,此人虽有些权谋,却欠缺国士之风,根本不足以成就大事。没有智略与气度,只有自己的小野心,做的事情也是小人行径,惺惺作态!”

秦始皇侧目看向赵高,目光如电,赵高抬眼偷瞄着皇帝,内心忐忑不安。

出乎意料的是,秦始皇笑着赞许道:“今日这一番话,还真就直戳要害,句句在理。”

赵高得到了夸奖,脸上露出了兴奋之色,喋喋不休地说:

“这个王朝没有霸气的君主,就威慑不住朝臣,自然命不久矣,不像大秦王朝,根本没有起义军发生暴乱。”

“陛下以雄才大略,将六国统一为强大的国家,在您眼里,自然看不起这等权臣。”

“他呀,顶多是耍手腕而已,趁国难之危,有些不择手段。实在令人厌恶!”

秦始皇听着赵高的溢美之词,心中不免有几分得意。

他对自己的治国之才一向自信,此刻听到赵高如此恭维,心中甚是欢喜。

然而,秦始皇却不想他过于得意,便沉声责怪:“聒噪!”

赵高立马收敛笑容,再次领教天子之威,虚张声势地掌掴自己,连连赔罪。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