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大汉王朝。
征和四年三月,泰山巍然耸立,宛如巨龙般腾空而起。
汉武大帝刘彻,风姿威仪,召见群臣济济一堂,肃穆之气笼罩在石阁之中。
汉武帝神色凝重,抬头仰望苍穹,又目光扫视众臣。
他深吸一口气,才缓缓说道: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悉苦,不可追悔。从今开始,凡是伤害百姓,糜费天下之事,全部废止!”
众臣闻言,内心一震,纷纷感慨大帝的悔过之举。
然而,田千秋却是突然站出来, 恳切地建议道:
“陛下,如今讲求神仙的方士很多,但没有一个有应验的。臣请陛下将他们全部罢黜,以遏制那些混淆视听的骗子。”
汉武帝思索片刻,颔首赞许:“田爱卿所言极是,正所谓忠言逆耳,过去的日子,朕听不进去,如今仔细想来,悔不当初啊!”
汉武帝转头,又对群臣叹息:
“先前是朕糊涂,被方士所蒙蔽。这天下哪有什么仙人?全是妖言妄说。注意饮食和作息,有病服药,身体就能健康。”
旋即,他便下令,罢除方士求神仙之事。
如今,汉武帝已经六十有七,终于肯听取百姓的疾苦,倾听大臣的谏言,这一次,封禅大典,让众人都觉得心满意足,信心满满。
就在这时,他们一起看到那群年轻的海军。
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战舰,没有我们的楼船那般气势恢宏,想当年,5万雄兵,自渤海而来,攻打高句丽,那威武雄壮的场面!老朽是亲眼见证啊!
“那是自然,我们的楼船高十余丈,有三层楼那么高,设备齐全,四周插满了战旗后,更加威风八面!”
“没错,我一直想象站在最顶层,一声号令,舷边的弓弩手,万箭齐射,犹如一道壮观的箭雨,是何等的霸气,难怪高句丽会惨败!”
汉武帝听闻大臣的讨论,微笑着补充:
“勇猛果敢的海军和雄壮威武的楼船,是我大汉国威的象征。”
“但是,一个国家的强盛,并不是单纯的武力,而是一国之治,万民之安。”
“应当以保护百姓福祉为己任,让他们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才能使大汉更加强大繁荣。”
群臣闻言,无不赞叹,深感大汉有着明智睿智的统治者,势必会蒸蒸日上,必将更加昌盛!
……
与此同时。
大元王朝。
万宁宫。
元至元二十三年,大殿的气氛异常紧张。
元世祖忽必烈坐在龙椅上,须发皆白,但一双眼睛,却似鹰隼般锐利。
他目光如炬,看向朝臣们的时候,每个人都预感到,这一次的早朝,有些不同寻常。
自忽必烈登基以来,从未如此执拗过。
他刚刚宣布,计划第三次远征岛国,下令继续筹措船粮、编练军队。
正当大臣们交换疑惑的眼神时,一位大臣站了出来,此人正是礼部尚书刘宣。
他稳稳地走到大殿中央,言辞坚定地道出内心的担忧:
“陛下,此次东征的计划,必然是徒劳无功。”
这句话一出口,殿内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忽必烈的眼神更加犀利。
但是,刘宣却置之不理,有板有眼地说道:
“历史上多有前车之鉴,隋朝的三次征讨高句丽,皆以失败而告终,折损了百万大军,而唐太宗亲征高句丽,虽然攻下了数座城池,却也是得不偿失。”
“高句丽的平壤诸城,都居于陆地,与中原相距不远,这种情形都不能攻克,更何况岛国远在海域,与我们相隔万里。"
大殿内陷入了一片静默,只有刘宣的声音在回荡。
忽必烈紧紧地皱起了眉头,但没有打断刘宣的话。
刘宣继续说道:
"陛下,第二次东征已经证明,即便动用了4400艘船和14万的部队,堪称前所未有的渡海部队,但依旧全军覆灭。”
“现如今,各地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国内尚且不安,可动用的兵力,必然不及当年,要确保东征的胜利,就更加困难了。”
“若再令百姓为打造海船,遭受苦役,提升赋税,采集良木,必然会引发更大规模的起义!”
刘宣的话,铿锵有力,大殿内掀起了一片议论声。
有人附和,有人默然,也有人低声揣测着忽必烈的决定。
一时间,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忽必烈沉默了许久,心中似乎经历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最终,他长长地叹息一声,看了刘宣一眼,眼中满是决然之色。
"刘宣,你的这一番话,让朕瞬间清醒。朕决定取消东征计划,以安抚民心。当务之急,是应对国内的动荡局势。"
忽必烈的声音,却透出一丝的无奈与不甘。
众大臣都如释重负,刘宣这番话,也是他们心中所想。
就在这时,他们转头看到大清王朝的海军。
朝臣放松的心情,陡然一紧,生怕皇帝再次改变主意,重新燃起征服岛国的雄心。
然而,忽必烈却冷笑一声。
他失望地看向朝臣们,嘴角勾起一抹自嘲:
“朕所欠缺的,不是雄厚的国力,也不是威武的战舰,而是这等满腔热血的海军士兵!”
他的目光一一扫过朝臣,仿佛要刺穿每个人的内心。
“朕若再年轻二十载,纵使你们搬出千年史籍,也动摇不了半分军心。朕统一了中原,就让尔等偏安一隅?”
忽必烈长叹一口气,懊悔道:
“若当年能背水一战,何至于此?你们这般畏首畏尾,又岂能打胜仗?朕所需要的,是毫无畏惧的苍鹰!”
随即,忽必烈挥了挥手,示意让大臣们都退下,心中波澜起伏,仿佛经历了一场风暴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