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岁月长。转眼,到了清明,细雨绵绵不绝。
含着禅意的诵经声在大殿响起,殿里远山老和尚正带着小空空在做早课。
袅袅的炊烟从后寺的厨房烟囱中升起,在细雨中散了几分。厨房里,砂锅里米粒在翻滚,灶台上蒸笼里的馒头在散发着麦香味。
顾溪身上围着干净的粗布围裙,袖口挽起,在水盆里清洗着清晨从小菜地里摘的青菜和野菜,还有后竹林里挖的春笋。
她被捡回来,经过老和尚的治疗,嗅觉和味觉恢复。却一直也没有饥饿感,闻起食物的香味,尝一口便也够了。不过尝到好吃的菜肴,心里也开心。
事实上是每个人在厨艺的天赋差别很大,顾溪尝过寺内的斋饭后,进厨房也做了一顿。然后,小石寺的厨房也就成了顾溪的地盘。
不一会儿,厨房里响起墩墩的切菜声,手拿菜刀的顾溪利落的处理食材,然后下锅。
滋滋的炒菜声,香味越发浓郁地从厨房里传出来。引来了远道疯和尚,这家伙站厨房门口,脖子伸长了往里看。
嗅着香味,摸瘪了的肚子,对顾溪询问:“今天早上有油焖春笋吃吧,好香啊,顾溪快点开饭。”
老和尚定的规矩,不许师弟们早课完之前进厨房。
与小空空诉诵佛经不同,疯和尚的早课是在后寺院打磨佛珠。用手把粗糙的香楠木珠慢慢的磨平磨光,后面由老和尚开光,在寺中寄卖。
香楠木有凝神静心之效,颗颗圆满,受到附近香客的欢迎,这以前也是小石寺的重要经济来源。
早课完,四人坐在膳房里。桌上摆着清炒时蔬,油焖笋,凉拌野菜还有四样腌渍的风味小菜,粗陶瓷碗盛着咸萝卜干,泡辣椒,腌蕨菜和酸黄瓜。
主食是白粥和大白馒头。熬开花的白粥,米香抚人心,勾人食欲,几屉顾溪特意蒸的砂锅般大的馒头,蓬松香甜。
顾溪蒸的馒头如此大,一来恶性趣味,二来他们三个和尚是真的胃口蛮大。连小空空也能吃一个半,疯和尚是扫光盘盏为止,倒显着顾溪的食量小了。
虽然他们都辟谷了,但寺内向来一日三餐,餐食按时序变换。
远道一坐下,手拿起大白馒头,筷子便已经伸向油焖笋。油焖笋,色泽红亮,香味四溢,咬下去浓油赤酱与干脆爽口碰撞。寺内禁荤腥且早餐清淡,油焖笋也就成他在寺内早餐最爱吃的菜。
小空空拿着一个比他脸大馒头递给老和尚。老和尚撕开一半,再递回给他,顺手把桌上的碟子推向他,以便小短手夹菜。
顾溪看着拿着半个馒头啃,如此乖巧吃饭的模样,小空空除了心智不长还有点呆外,确实是个乖孩子。她一开始当“师叔”时,还怕要给他喂饭。
桌上的清炒的时蔬是顾溪新发的豆苗翠绿爽口。而凉拌野菜,深绿菜叶成团中,留着紫色的汁水,口感酸甜中还带点苦味。
寺内三个和尚都不喜欢吃,估计也不能理解顾溪为什么喜欢这个味道。这在他们眼里是野草,老和尚还特意查了药典和典籍,下结论有些微末药用,但不能增长灵力。
山下的阿婆曾见顾溪在后院挖野菜,回去便与人讲,山上的僧人吃草。
人传人,话变调。然后衍生出小石山上有仙草,仙草治百病的谣言。
疯和尚听了后还笑嘻嘻地回来和顾溪讲,这样香火都旺盛了几分。
老和尚四平八稳的端坐着,他看似偏爱就青菜和咸菜喝喝白粥,其实什么也不挑。禁令不沾半点荤腥,倒是个出家人模样。
她们背里偷吃,他是没抓到便不管,到眼前便罚几下。
他倒是有时会吃上一点野菜,做到一碗水端平的大家长。寺内也就他一个正正经经的出家人模样,守着清规戒律修行修心。
小石寺在外看来,寺内有四名僧人。熟悉些的香客,也曾是好奇顾溪的来历。最后听到传闻,不过是上辈祖师因怜悯她命不好,才收作关门小弟子,待发修行。
疯和尚其实常年不在山,下山行走于人世间。小空空一般在后寺,顾溪陪着他。唯老和尚在庙里真的像座活的“菩萨”。
后寺门上有阵法,能模糊人的记忆。身上没有点深厚修为的人在寺内走动,进了后寺门,在下山后在脑海中就剩个模糊印象。
顾溪在寺内发觉这异常时,都敬佩老和尚,这省了好多麻烦事。毕竟小空空一直是小孩的外貌身高。没得惹人非议,主要小石寺对外不过是个下州最普通的寺庙。
“小空空走,我带你去后山挖笋,现在正是笋好多冒出的时候,放后山溪里流水冲一天,再煮了去苦味,做菜吃。挖了的多了,还能晒笋干。”顾溪背着大背箩,一手拿小锄头,一手兴奋地拉着空空的手,就欢快地跑着往后山去。
远山带着慈祥的笑容,看着两人跑远。他转身离去想去前院,接待香客。
“顾溪到底是喜欢吃笋呢,还是喜欢挖笋,那么开心。”远道刚从膳房出来,对着远山行了一礼接道:“师兄,我打扫完了,该下山了。”
只要疯和尚在寺内便是他洗刷碗碟,因为顾溪秉承着煮饭不洗碗的传统,吃完下桌。万事不管,就是个清洁咒也懒的施。
远道又行了告别礼,转头下山。他功法修行是要下山,看人生百态,体尘世沧桑。
顾溪曾好奇,远道疯和尚是要感人世间的情才能破道,但又不入世,这观人世百态何时能成功。远山老和尚只说,随缘。这话成功得了顾溪一个白眼,随缘二字从老和尚口中她听了无数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