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给古人直播上课,他们都学疯了
  4. 第171章 我白哥的梦
设置

第171章 我白哥的梦(1 / 1)


周二上午第一节课,语文。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还是两首诗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杜甫的《登高》。

宋老师:“同学们,本单元的几首诗都是这个学期的重点,要求背诵的,所以大家需要好好听啊。”

唐朝,天宝三年。

看到自己的诗和李白的放在一起讲,三十二岁的杜甫还挺高兴的。

他和仰慕已久的太白兄刚刚同游梁、宋两地,见了本人后,杜甫对李白的才情越发钦慕了。

学生早读的时候他已经听过全文了,他好像没写过《登高》这首诗啊,难道是后面写的?

杜甫有点好奇,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这里的登高登的是哪里?

北宋。

看到语文课又是几首诗,范仲淹还是有点欣慰的。

说明后世虽然普及了大白话,但对诗歌的重视还是挺高的。

上了十多节语文课了,他发现诗歌的篇幅占比挺大了。

而且对于这些诗歌的选取,范仲淹还是挺满意的。

最先学的那首《沁园春·雪》不是他这个时期,也不是早些时期的,但文风是他喜欢的。

后面《芣苢》《插秧歌》《短歌行》等几首也挺好,今天选的这两首也非常符合他的心意。

范仲淹最烦那些写得十分奢靡、浮华的诗了,对社会的发展没有一点用处。

整天只知道无病呻吟,那种诗留在家里自己看看就好了,就不要大面积推广了。

不过李白的那首诗篇幅还是有点长的,对后世的人来说有点背诵难度。

宋老师:“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生命里的诗意,这几首诗来自不同时期的几位诗人,每位诗人都是独特的。”

“诗人们用诗歌呈现出诗意的人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幸福和乐趣,深刻地理解生命的艰难与顽强,努力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一连串修饰语)

“现在就让我们重回盛唐,走进诗仙白哥的梦境,感受这个自由的灵魂绽放出来的生命之光。”

唐朝。

李白听着宋老师说的诗歌在生命里的作用,他是有点懵的。

虽然宋老师说的话很好,可这个高度是不是拔得太高了一点?

李白感叹,后世真的怪会总结。

自己写诗的时候可能都没想这么多,只是想宣泄一下当时的情绪,结果后人给诗歌安上了这么多情感。

不过他对于宋老师说的“自由的灵魂”这点非常满意。

李白喃喃:“后人称呼自己为诗仙吗?嗯~可以可以。”

贺知章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点点头:“初见的时候就觉得此子有仙人之姿,不过就是被贬到凡间了。”

贺知章觉得“诗仙”的称呼配得上李白。

更晚一点的唐朝。

白居易摇摇头:“既然李太白被称为诗仙了,看来自己只能叫诗魔了。”

说完,他又摇摇脑袋:“不过也不一定,说不定后世人又给我取了一个新的称号也说不定。”

虽然白居易更喜欢“诗仙”的称呼,但估计后世觉得李白更适合这个称呼吧?

他不知道越发往后,后面的人对他们这些早已作古的人会是怎么理解的?

宋老师照例找同学起来朗读课文,要求读的人要有感情地朗读。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听到最后一句,不知道李白的人:这人真狂!

知道李白的人:我白哥就是这么疏狂。

战国时期。

本来有点昏昏欲睡的庄子突然听到最后一句,他清醒了。

庄子:“哈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好啊!好啊!”

他对旁边的惠施说:“这年轻人倒是有点见地,觉悟甚高,知道功名利禄最后都会化作一场空,心灵的快活才是人生的真谛。”

“终极一生,很多人都在追求功名利禄、金银珠宝,这些本是人的欲望,无可厚非。但当人被这些欲望控制之后,追求的东西就变成了牢笼,人就被困住了。”

庄子摇摇头:“惠施啊,我知道要给最近构思的文章取个什么名了,就叫《逍遥游》。”

说完,庄子就把惠施丢下,向着自己的房间阔步走去,他还有一点结尾没写好。

刚刚半梦半醒间他偶感所得,梦到自己坐着后世的火箭升到了外太空。

当时庄子正好想着:人的精神如果能遨游于地球、宇宙之外,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虽然他这个时期没有火箭,但把火箭换成鲲、鹏也是可以的。

虽然他也没有见过真正的鲲、鹏,不过影响不大,意会就好。

庄子表示,自己得赶紧去写下来,不然等会儿可能就忘了。

身后的惠施无奈,他什么话都没来得及说呢。

他想说,虽然李白的最后一句有种把功名利禄目空一切的感觉,但你好歹听听前面的内容啊!

他这老友有时候看起来挺严谨的,有时候又光关注自己想关注的。

想到刚刚的辩论又输给了庄子,惠施真是服了。

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把庄子辩驳倒了?

唐朝。

李隆基:。。。。。。

李太白啊,虽然你诗写得好,但是你这性子做官嘛......

课堂上,宋老师开始详细讲解这首诗文。

讲到最后一句,宋老师问:“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结尾处的标点符号在历年的教材版本中变动过很多次。”

“开始的时候是‘?’,后来改为‘!’,现在又改为了‘?’。你们读下来觉得哪个符号更符合李白的情感?”

宋老师不提的话,其实没人会太关注这个问题,毕竟他们古代又不用标点符号。

但是尝试着换了一下,感觉确实有点不一样,总感觉用问号和感叹号好像都行。

一种是在诘问自己,一种是对权贵的蔑视。

最后大家拿不准,有人想着作者本人不是可以看到吗?直接问他就好了。

于是直播屏的弹幕上多了好几条问李白的问题,问他哪个标点更符合他作诗时候的心态?

唐朝。

李白:???

李白看到这些问题了,但是他回答不上来啊!

大家也看到了,他的题目里面有个“梦”字,里面描写的那些梦幻的意象都是他梦中所见。

他记得他当时好像是喝了一点小酒,在微醺的状态下写出来的。

这都多久了,哪还记得最初是诘问自己还是在藐视权贵啊?好像两者都有吧。

所以后世为什么非得加标点符号,不加标点不就两种情感表达都有了吗?

你们自己加一个标点不是把原本的情感给框住了吗?

思考了一会儿,弹幕上还有人在问,李白想着不回答大家的话好像不太好。

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他高深莫测地在输入框里写道:见仁见智。

期待着李白给出一个具体答案的人:。。。。。。你可真会卖关子,自己当时写的时候想什么都不知道吗?

有人倒是觉得这个回答挺好的,各人阅历不一样,读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感受自然是不同的。

能理解成什么就看个人了,设置条条框框反倒不美了。

接下来宋老师带着大家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部分古人没发现,他们之前还在吐槽后世这种诗歌的教学方式,结果才上了一段时间课,他们有时也会被宋老师带着走了。

有人在弹幕上问李白:

【太白兄,诗中的海日、迷花倚石这些意象是不是表达了你沉醉、忘我的情感?】

【熊咆、龙吟、深林这些意象是不是表达了你震惊恐惧的情感?】

【太白,请问你这个梦是美梦还是噩梦?】

......

其实李白的很多迷弟迷妹对他的诗有各种各样的疑惑,以前是因为身处不同的时期,无法沟通。

现在有直播屏的弹幕可以利用,这不得把心里的疑惑都给问出来啊。

唐朝。

李白:。。。。。。或,或许吧。

哎,不是。

在写诗的时候,有的东西确实寄托了他的情感,但大部分景象只是直白地表述梦境罢了,没有这么多情感要表达的。

哎呦,他差点也被带歪了。

向来旷达不羁的李白都有点晕了,这样分析下来感觉已经不是自己写的诗了。

而且能够和作者本人交流真是不太好的一件事,其它时期的人怎么有那么多问题要问啊?

他就是做了一个奇幻的梦,当时有感而发而已啊!

他听到一个学生在小声吐槽了:“你做个梦就算了,为什么要写这么长的诗文?我真不想背。一个早读下来才刚刚把这首诗读通顺,背下来得猴年马月?”

李白:。。。。。。又不是我要求你们背的,怪我作甚?真是冤枉。

杜甫:宋老师对白哥诗文的分析比我还要详尽,惭愧啊,惭愧。

看来自己对白哥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