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说:“歌颂老师这个群体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听到这个回答,有人反驳:“不是吧,我记得这是一首爱情诗,这里的蜡炬成灰说的是生命耗尽了,但是对爱情至死不渝来着。”
宋老师听到一部分同学的回答,笑着打趣:“看来你们有的人考完试后很放松啊,这才没过去多久就把初中的知识都忘记了。”
回答无私奉献精神的那位同学挠了挠脑袋:“哈哈,对于奉献精神的说法有点根深蒂固了,小学老师这样说就一直这样记了。”
李商隐听到有人说自己那句诗是赞扬老师无私奉献的时候,一时有点无言,他哪里是想表达这个意思的?
宋老师:“没错,《无题》确实是一首爱情诗,写离别之痛,相思之苦的。但是后世误用,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意思。当然也有人说不是写爱情的,这是他政治苦闷之时的一首陈情诗。咱们考试的时候当然还是按照课本上写的来做题的。”
唐朝,李商隐:这,我都要被绕晕了,写的诗太多了,有点记不得当时的心境了。
北宋,苏轼:不是,既然都不确定的事情,干嘛还这样教学生啊?容易误导人吧?
宋老师:“像这句诗一样被误用或者换了意思的还有很多,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以后千万不要用错了,会闹笑话的。”
古代的诗人们:应该没有我的吧?
宋老师:“元稹的‘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原意是夫妻死别是人避免不了的一件事,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可是现在很多人听到‘贫贱夫妻百事衰’这句话会理解为生活贫贱的夫妻,做什么事情都不行,每件事都不能称心如意。”
唐朝,元稹:不是,后世的人怎么会这样理解这句话啊?有点离谱了。
宋老师:“‘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诗被曲解得更离谱,它出自苏轼的《蝶恋花·春景》里‘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诗人只是觉得春天过得太快了,柳絮被风吹落,但到处都还能见到茂盛的芳草。很多人却把它变成‘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表示和人表白被拒绝后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还有很对优秀的对象。”
北宋,苏轼:你们这些后人真会玩,是会篡改别人原意的。
宋老师:“叶绍翁《游园不值》里面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句,人家原意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结果有人曲解为夫妻之间出轨,偷情的。以前的课本上写得很清楚了,还有人乱用,意思都搞变味了。”
南宋,叶绍翁:我好好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是这样用的吗?怎么还和男女之情混在一起了?
宋老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并不是说不能剪头发啊!人家想说的是身体是父母给的,要好好珍惜,尽量避免毁伤,这才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春秋,孔子:哪有人生下来一直不剪头发的啊?想想就不可能啊!你们别太离谱了。
宋老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后面还有一句‘奚其为人’,表达的是人如果不修行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并不是说人如果不为自己谋私利,那么老天都会诛杀他。”
战国时期,孟子:。。。你们是会为了自己自私自利的行为辩解的。
宋老师:“父母在,不远游,这不是说父母在世,儿子不要出远门,后面那句游必有方看来是被人吃了。”
春秋,孔子:。。。好么,后人怪会断章取义的。
宋老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也不是说天地没有仁义,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说的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没有对谁好对谁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
春秋,老子:后世的人理解能力这么差的吗?
宋老师:“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首诗是写友情的,和爱情没有关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写战友情的......”
唐朝,王维:你们怎么什么都能和爱情挂上钩啊?
宋老师每说一句,古代文人们的心就跳一下,深怕自己的作品被赋予了什么奇怪的含义。
说到最后,宋老师都说笑了:“我以为很多人在中小学的时候学过后应该是记得这些古诗词想表达的含义的,结果有的人出了学校后居然就开始乱用。希望大家以后引用古文的时候注意一下,免得让人贻笑大方。”
说完,她补了一句:“要是让作者本人知道我们这样曲解他们的作品,说不定会气得从棺材板里坐起来骂人的。”
被点名的古代文人们:现在就想过去骂人。
裴姝看着公屏上都是一些表达他们不满的言论,她面上稳如泰山,当作没看见:不好意思,那些意思可不是我曲解的,别人要这么理解你们的诗词文章,我也阻止不了啊!
在一些古人气呼呼抗议的时候,语文课结束了。
第二节课是英语课,对于这门课程,基本上很少有古人听,更见不到有人在公屏上讨论关于这门课的内容了。
英语课下课后,观看直播的人算是第一次完整地见识到了裴姝他们学校的全部学生。
第二节课后是课间操,裴姝他们来到学校的足球场上,把整个草坪和田径场都排满了。
看着草地上密密麻麻的学生,古人们惊叹了一下,对后世的学校越发感兴趣了。
做操的时候他们看到一些学生懒洋洋地,有些古人还对着这些学子评头论足了一番,觉得这些学子不争气,有这么好的机会进入学校,就应该好好学习和锻炼才是。
第三节课是数学,这节课讲的是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看着课件上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相等关系,这个集合被称作那个集合的子集等等内容。
还有一堆带着很多字母、函数的练习题,很多人早早地去干其它事了,根本就没在听。
只有刘徽、徐光启、祖冲之等对数学有研究,且对现代数学感兴趣的人认真地坐在直播屏前面仔细记笔记。
他们对之前的数学课上有一些疑问,趁着裴姝有时间了就把问题发到公屏上问她。
裴姝尽量把知道的都告诉了他们,不知道的还去和学霸同桌请教了一下,勉强给他们解释明白了。
不过还是有很多内容一时半会儿是说不清楚的,他们也理解,请求裴姝以后有机会了再和他们解释。
这一弄,裴姝觉得自己的压力巨大,听课听得更认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