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给古人直播上课,他们都学疯了
  4. 第16章 语文课(1)
设置

第16章 语文课(1)(1 / 1)


随着上课铃声响起,语文老师宋雅踏进了高一(三)班的教室。

这个老师大家都熟,也就不做介绍了。

她还有一个身份,裴姝他们班的班主任。

报名的时候就见过所有人了,而且经过昨天晚上班会的了解,她对她的学生已经很熟悉了。

宋雅是一个十分亲和的中年女性。

据说还是惠历一中的特级教师来着。

走到讲台上,宋雅先是和大家打了招呼:“同学们,早上好。”

裴姝他们在班长的带领下,起立回复:“老师好!”

看到这种情况,古人们一愣,原来后世的课堂礼仪是这个样子的,和一些朝代还是有点相似的。

前面那节历史课胡老师没有做这件事,他们以为后世的课堂都是那样的呢,老师来了直接就讲课。

当时有些夫子还在想:这个时代的人也太不懂得尊师重道了吧!哪有学子坐着,老师站着给他们上课的道理?乱了,都乱套了!

虽然这些古代的夫子有时候也会下去走动走动,但是和直播间看到的还是不一样的。

他们发现前面的老师一直都是站着授课的。

原来后世也还是有课前礼仪,只是和他们有点差别,他们看着不太习惯。

古人还在思考何为“语文课”的时候,宋老师已经开始了她的教学。

她一边翻开自己的教学课本,一边说:“同学们,那我们就直接开始上课了。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二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教员的《沁园春·雪》。”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作者都不陌生吧?这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新Z国的主要缔造者,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词人。”

“之前已经让大家提前预习课文了,我们就直接讲了。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一边说着,她一边点开一页课件。

宋老师刚讲了一小段内容,各朝代的人就从中听到了很多信息。

秦朝,秦始皇:领袖?缔造者?这个教员就是Z国这个国家的建立者吗?

武周,武则天:这个时期的女子也能像我武周一样,在朝堂为官?而且这个女子做的事和前面课堂上的男子做的好像是一样的。所以女子不仅仅只是服务于内廷了吗?

苏轼:嗯?后世也还在写曲子词吗?不知道写得如何?

宋老师的声音还在继续:

“1936年2月,教员等人率领队伍东征,到达陕北,准备东渡黄河、突破阎军防线,开赴前线。”

“行军途中,一场风雪过后,他攀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原上视察地形,看着眼前的景象,有感而发,于是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词作。”

“大家学过历史应该都知道,此时的Z国正处于一个十分危机存亡的时刻......”

创作背景介绍完了,现代的学生们大致都清楚了,古代的“学生”就听得半知半解了。

宋老师的教学继续:

“同学们,看完这首词,你们觉得关于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大家都来说一说吧。”

“慷慨激昂。”

“豪迈进取。”

“热烈奔放。”

......

学生们陆陆续续地说出了很多个形容词。

宋老师:“大家说的都对,这首词的整体基调就是积极向上的。下面,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首词,大家先看上阕。”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句总写了北方的严冬景象......”

“这个千里说明......‘望’字之下反应了......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作少女的红妆......”

宋老师逐词逐句地对整首词进行了分析,里面出现的每一个意象及其代表的含义都做了解释。

“到此,就是这首词上阕的主要内容了。通过描写北国雪景,展示了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

讲到这里,一些观看直播的古人被词里面的气势惊讶到了。

秦朝,秦始皇:朕统一六国,也只敢自认“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此人拥有何种才能,竟敢与天公争个高下?

西汉,刘彻:“欲与天公试比高”,这豪情,正合我意。

北宋,赵匡胤:此人才情万丈,必有过人之处。

帝王们还在感慨作词人胸怀的时候,宋老师已经开始讲解下阙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承上启下,总括上阕北国雪景,展开对下阙历史英雄的评价。”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作者对历代帝王中极富代表性的人物一一加以评说。”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以言志,1936年,正值我华夏大地满目疮痍之际,作者通过赞美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我们的组织从星星之火历经磨难发展到燎原之势,离不开还看今朝的壮志与豪情。”

“他们引领的队伍将不负历史使命,开创新时代。展示出了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抱负。这就是这首词要带给我们的。”

“以上就是我们整首词的内容了。”

裴姝听完宋老师的整个解说,心里顿时也升起了一股豪迈之情。

正当她在心中感慨的时候,突然发现左前方的控制面板上有什么东西快速划过。

她定睛一看,居然是几条弹幕。

而且这几条弹幕还齐刷刷地一起飘过去了:

秦朝秦始皇:?

西汉刘彻:?

唐朝李世民:?

北宋赵匡胤:?

元朝(大蒙古国)成吉思汗:???

裴姝一脸懵,不知道这些人怎么这么快就学会用标点符号了。

有些古人其实之前上历史课的时候就看到这种符号了,当时他们不仅看到后世的文字排版和他们时期的不同,文字中间还会加入一些特殊的符号。

当时虽然不知道这些符号有什么意义,但是他们很快就抓住了里面的关键之处。

他们发现在一大段文字里加上这些符号后,断句会更简单,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知道这个带钩子的符号表示疑问。

宋老师在讲解上阕词的时候,大家都还是听得挺认真的。

下阙的词出来的时候,几位当事人都惊呆了。

注:朋友们,这首《沁园春·雪》按道理应该属于初中的内容,这里我把它移到高中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