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水浒:开局与岳飞结拜,先上梁山
  4. 第29章 益田城下筑京观!
设置

第29章 益田城下筑京观!(1 / 1)


当清晨的阳光驱散浓雾后,益田城也迎来了倭国的两千大军。

从城墙上看去,远处一片片闪着亮光的竹茅,士兵们披着竹甲挤在一起,

中间几十队人马抬着长长的梯子,缓缓的向益田城而来。

最前面是一排排木板做成的垣楯,作为防御。

侧面有两队各有百人的长弓手。

最后面,几十名骑在马上的武士,披着花花绿绿的铠甲,身上各种旗帜倒是显得很威武。

不过戴着诡异的面具让人不喜。

单廷珪和魏定国两人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相互对视了一眼。

两人眼中都是奇怪的表情,很多问题一下子出现在他们的脑中。

“这些人是准备用梯子攻城吗?那些长弓的威力有多少?”

“这些竹子做的铠甲能不能抵抗住火枪的攻击?”

“倭国人就这么矮吗?”

魏定国好奇的问着单廷珪。

“当然,要不名字上怎么有个倭字。”

“老单,是按照原计划进行,还是放进来让他们攻击一次城池后再说。”

“我看不用那么麻烦了,还是用火炮试一试他们有几斤几两好了。

通知李俊,按照计划行事,直接用火炮轰击。”

站在船长室里的李俊,此时的心情非常激动。

自己突然间就接到了战斗任务,而且是用战舰进行的战斗任务。

这让从小就有征服异国梦想的他,终于在倭国实现了。

“报,益田城传来指令,一切按计划行事。”

“传令下去,目标来犯之敌,火炮十轮轰击。”

两艘武装运输船,停靠在岸边。

距离益田城只有五百多米的距离,对于船上16磅的火炮来说,

这个距离绰绰有余,即使是上散弹也能有效覆盖。

随着李俊的一声令下,两艘船上四十门火炮开始了轰击。

……

倭国长门城主毛利五郎骑在马上,看着并不高大的益田城楼。

心中豪气万丈,这一次他可是率领了两千大军出征。

对付只有五百人的益田城,还不是手到擒来。

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些匪寇从何而来,可他知道哪些人操着高丽话,

料想一定是高丽活不下去的山匪海盗。

这些人等到他攻破城池后,一定通通死啦死啦的。

他心中已经想好了百种方法,对付这些高丽棒子。

看着离益田城还有一百多米,队伍停了下来。

攻城队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等他的命令。

海面上有两艘高大的海船,露出一个个黑色的窗洞,让毛利五郎心中有些小小的担忧,

可海船毕竟是在海上,对于路上的他来说,并不会感到威胁。

毕竟五百多米的距离,弩箭是绝对够不到的。

毛利五郎又看了一眼城墙上那面红色的大旗,上面几个汉字倒是认识。

“远征军?高丽人这是想翻天吗?还是说……”

还没等他下令攻城,耳边就传来了如天雷炸裂的响声,一道接着一道,

从海面上那两艘船上响起,而船侧面的窗户洞里面,也同时冒起了巨大的黑色烟雾。

毛利五郎却不知道,这是他在这个世上最后的一眼,

还没有等他有任何反应,整个人就被一发炮弹击中,

强大的动能让毛利五郎和他坐下的马匹,一下子就四分五裂开来。

无数喷射的污血和尸体的碎块散落一地。

而接着又是一道道黑烟从两艘运输舰的甲板侧边升起,

一发发炮弹如天降陨石般砸向聚集在一起的倭兵。

瞬间如巨犁犁地,切开了道路上的一切阻碍,

长长的痕迹上,满是断肢残骸,满是污秽之物,满是哭爹喊娘。

虽然只有两艘舰,只有四十门16磅的火炮,可在十轮轰击下,

四百多颗带着强大威能的炮弹,从海面上呼啸着向聚集在益田城下的倭兵而来。

就在几个呼吸间,一道道宽大的血色沟壑,就布满了整个益田城下。

两千多人的倭国讨伐军,此时已经倒下了有一大半人。

剩下的一小半人,不是被吓得瘫倒在地上,就是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祈求着天照大神。

而还能站着的十几个人,更是被吓的呆头呆脑的,就仿佛一动不动的行尸走肉。

那些原来立在马上的,穿着各色铠甲的长门城的将领们,

也早就被轰成了一滩肉渣,不知所踪。

唯一还能说话的人,只是一个因为慢了一拍而幸运的矮子。

此时的他,也已被天雷震的两耳发麻,两眼出血。

而眼前的一切让他完全不敢相信,原来密密麻麻的农兵、武士、奉行,都没了身影,

只有一地的烂肉和残破的肢体,一个硕大的马头还可以勉强辨认。

“哇的一声”,他被这场景吓得直接吐了个干净。

童威、童猛没有理会第一轮攻击的具体效果,

而是用带着兴奋的语气,大声喊叫着:

“目标五百米距离,散弹、链弹自由覆盖。”

随着旗手的一声令下,

天地间又响起了雷鸣般的声响。

一颗颗炮弹如带着仇恨的利剑,刺向远方。

这一声声,如天罚一样的雷声,

在单廷珪和魏定国的耳边,就是最美妙的声音,就是上天的怒吼,

他们注视着原本还嚣张的两千人马,顷刻间就变成了齑粉。

心中说不出的滋味,说不出的痛快。

“真是特么的爽!李俊,好样的!”

“开城,全军出击。”

单廷珪看着眼前的场面,大脑轰的一下涨开。

大叫一声,手中提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就冲下了城墙。

当益田城的城门被打开的时候,他第一个提枪冲了出去。

后面魏定国也跟着冲了出去,接着,更多远征军的战士冲了出去。

当天,魏定国和单廷珪身边的勤务兵记下了此次事件,史称益田屠杀事件。

“将军一怒,伏尸成片,血流成河,火光冲天,两千人马顷刻间烟消云散。

有倭国长门城主毛利五郎,欲登城叫嚣,李俊指挥战舰,火炮犁地,人马俱碎,

单廷珪、魏定国两位将军,奋勇争先,第一个冲出城池,手刃敌酋无数。

构筑京观,三年无人敢过此地。”

后世人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从东瀛省的一个老屋舍里,翻到了这一本日记,

不过已经是过了百年历史。

人们通过这一篇日记,终于挖掘出了当时事件的真相,历史的一幕天下大白。

可魏定国将军,战后的一首诗却无声的传了出来,成了人们永远的记忆。

“齿豁鬓萧飕,幽栖东海陬。

家贫难施与,世乱易诛求。

饟道三千里,戈船五百艘。

招安复征讨,倭人岂无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