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大富豪
  4. 第63章 低调回家
设置

第63章 低调回家(1 / 1)


李玉栋不理在一边嘀嘀咕咕的父母,躺在床上休息,这马不停蹄的跑了4天,也累得不轻,躺着都感觉到整个地面在动,不过还是很快就睡着了。

这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早上,还是饿醒的。

陈桂香看到李玉栋起床,喊道:“玉栋,锅里面有稀饭,先吃一点。等下给你下面条吃。”

李玉栋洗脸刷牙后,一连喝了满满2大碗,才感觉到不饿。

在众人买了房的第二天,发生了一件决定华夏未来的一件大事,南巡了,新闻铺天盖地二来,城管,保安四处出击,什么捡垃圾收废品的,混混,小贩,抓的抓,跑的跑,一下子销声匿迹,还好这几天老乡们都在跟着郝律师跑手续,倒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只是那些草棚是不能去住了,大家就用三轮车将锅碗瓢盆都装到了李老师租赁店,在店里面打起了地铺,白天出去跑手续,晚上就在店里看电视,打牌。

手续跑完后也不回草棚了,就住在店里,等房产证和户口本拿到了就回家过年。

陈桂香也在准备回家,往常过年回家都是大包小包的,一人挑一担,手里还要提几个小包,都是一些捡来的衣服,吃的,和一些认为自己家里用得到的东西。

李玉栋就吃过那些巧克力,糖果,包装都不一定完好,衣服更是穿得不少,还有一些大的就送给外公外婆穿。

今年就大不同了,连老扣的陈桂香都不提带什么东西回家了,而是回去后到城里买,应该是受够了挤火车的苦,不想再经历一遍。

南巡的时候,政府的工作效率陡然提升,众人的手续在22号全部完成,同时房产证,户口本都下来了。

房产证到手,大家就坐不住了,纷纷到新房打扫卫生,安门窗,等明年一上来,就可以直接入住。

这个年代买火车票不用身份证,不过现在是春运时间,人实在是太多了,想买一个票排队都不知道要多久。

李玉栋找到李忠相:“爸,现在大家都想回去了,只是今年这个火车票怕不好买啊。”

李忠相瞪了李玉栋一眼:“你这不废话吗。那年的火车票好买了,都是排队,排到什么时候的就买什么时候的。”

“我的意思是既然大家都要排队,我们可以先派一个人去排队,帮我们把所有的票都买到,到时候看看是什么时间的车,再打个电话回来,我们到时候包几辆车过去。”

“这个办法还行,不过谁先去排队,这么多人,叫谁去都不好。”

“这个也好解决,去排队买票的,我们每一张票给5元”李玉栋不知道黄牛现在有没有,不过不妨碍这里出现一个小黄牛。

李忠相自己是个实诚人,认为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个样:“5元是不是太贵了点,给个两三元就可以了。”

“爸,这个价格贵不贵,是大家说了算,你只要把决定权给他们自己就好了,反正我们也不差那几块,大冬天的,排队不容易。”

李忠相想想也是,就对大家说了。

“这一次难得大家都一起回去,我觉得可以让一个人先去排队买票,等买好了票我们大部队再出发,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谁去买这个票,毕竟要去排队,也不知道要排多久。”

大家觉得李忠相说的有道理,但是都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李忠相看大家都没动静,只得接着说道:“去买票要带大家的车票钱,有一定的风险,还要排队,所以最好是两个人一起去,既然有这么多的困难,当然不能免费服务,帮我买票的话我愿意给5元钱一张的票,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如果愿意的就报名,看一看有多少人,愿意去排队买票的也可以报名。”

众人在一旁三三两两的商议,最终同意了李忠相的这个建议,买票就由唐耀明和李柱强两个人一起去。

皆大欢喜。

李玉栋的这个决定无比英明,两人排了一天的队,才买到26号的票,算准时间,李忠相租了2台大巴车,载上大家的大包小包,开往火车站,租车的钱李忠相已经付了,大家装这不知道一样,默契的都没有提这个事情。

26号的火车,到家已经是28号,同样的出了火车站,李忠相又租了两台大巴车,浩浩荡荡的回到了那个偏僻的小山村。

宁顺清离李玉栋外公家不远,距离李玉栋家有40多里路,还不是同一条道,就没有一起,单独坐车走了。

28号是腊月24,过小年,到家后李忠相陈桂香将家里好好清洗,擦拭了一遍。

这些小事情李玉栋是不会去做的,而是再次来到了那个小水渠,这是自己再次来到这个年代的地方,平凡而不起眼,但是对李玉栋来说意义非凡。

坐在水渠上,回想起这两年以来的种种经历,觉得真的不可思议,自己一个平凡的,天天泡电脑手机的伪宅男,没有高智商,没有高情商,也没有技术,以为就算是重新来过,也只能是平平凡凡的,没想到这两年来,已经买房一大堆,以后再也不会成为房奴,不会成为车奴。

这样的成绩在有些人看来是非常普通非常普通的,但是对连成为房奴车奴的机会都没有的伪宅男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以前看的那些重生,主角什么称霸商海,制霸全球,也许真有可能,因为那些人要么是技术大拿,要么是智商高绝,还有些自带系统,这些自己通通都没有,所以李玉栋决定就是不决定,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计划做得再好,都只是计划,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索性不想了,家里应该已经清理好了,回家吃饭吧。

腊月24,农村过年永远少不了杀年猪,两百多斤的大猪,李忠相买了一半,在外面久了,才知道家里的不管是什么食物味道是最好的,所以多买了一些,吃不完到时候还可以做成腊肉,带到深市去吃。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