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李阶看了看世家众人,双方用眼神交流了一下。
李阶道:“王上,臣等也认为军费是有些低了,增加军费确实可以,但不能过多,以免引起魏国误会。”
世家派的意思是军费可以增加,但不能加太多,能自保就行。
世家派的大臣也一一附和。
宁王知道不能弄得太明显,也只能同意。双方经过商议,将军费提高了二成。
双方皆大欢喜。军方增加了军费,世家也压制了宁王势力,让他增加的不是太多,
双方都高兴了,压力就放在户部尚书孙尚头上了。
因为他是户部尚书,要负责全国的财政支出和收入,粮食也是其中之一。
粮食要自用,还要储备一些以防灾害,再加上加强军备,要加大储存军粮数量,本来就紧紧巴巴的。
现在魏国有灾,将议和费全部换成粮食,这一下就会让宁国的粮仓储备减少四百万石。
要是魏国持续敲诈,时间一长,粮仓耗尽,宁国若是有大的灾害,事情不堪设想。
在众人走后,孙尚忧心忡忡的将情况报给宁王。宁王也是无可奈何,要想解决这个情况,无非是开源节流。
开源要不就是让世家交田税,充实国家粮库,可世家千年以来都是不交田税的,你想让他交税,他就敢造反。
宁王的势力还不足以压制世家,再说让世家交田税也没有这个先例,只能作罢。
节流,就是缩减开支,可节流也是有限度的,你再节流你总要吃饭吧!所以也不能解决此事。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军备,在粮仓耗尽以前,军队的实力能与魏国匹敌,那议和费不用交了,事情自然也就解决了。
可在这以前,议和费还是要交的。宁王也只能安慰孙尚,让他去想办法。
…………
孙诚在月桂书寓潇洒了几天,觉得也应该回家看看了。
他回到家中,正要偷偷的溜回房,管家在后面道:“少爷,老爷让你一回来就去客厅。”
孙诚心中咯噔一下,回过头“参叔,爹是不是见我几天未归,他生气了?”
参叔看了看周围,悄悄的道:“前几日你能作出神级诗词的时候,老爷还是高兴的。
但你几日未归,老爷好像又不高兴了,特别是最近两天,脸色一直不好,你要小心一点。”
孙诚苦着脸来到客厅,孙尚夫妇都在,厅中也摆了一桌饭菜。
“爹。”
孙尚沉着脸,“你还知道回来,在那书寓过的很舒服吧?”
孙诚陪笑道:“舒服,舒服。”
孙尚的脸更沉了。
孙诚马上改口,“不舒服,一点都不舒服。”
孙尚看他那纨绔的样子,也是叹了口气,“古语道,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你有绝世文才,怎么不思报国平天下。
却整天就知道声色犬马,斗鸡走狗。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爹,我的文才只是诗词之才,你让我当官,你看我有这个能力嘛?”
孙夫人也道:“老爷,他不愿意就算了,家中的钱财也够他花一辈子了。”
孙尚看了看自己儿子的脸,左看右看。心想,哎!一脸惫懒样,确实没有这个当官的相啊!
“算了,随你去吧,不过,那书寓少去。你娘准备给你找个夫人,收一收你的心。”
孙诚连连摆手,“爹,我才十八,还小呢!不急,不急。”
“还小,人家十八岁,儿子都能去打酱油了,可你呢?所谓成家才能立业,你天天到处胡混,今年必须让你成婚。”
孙诚看爹是打定主意了,又看向母亲,想让母亲替他说说话。
对于这个事,孙夫人是坚决的站在自己夫君这一边,因为她也想抱孙子了。
“诚儿,你爹说的对,你确实要收收心了。”
孙尚敲定了主意,“别说了,就这样决定了,吃饭。”
孙诚无奈,想正面硬杠肯定是不行的,只能徐徐图之了。
在自己那个时空,十八岁,连结婚的资格都没有,二十二岁才能结婚,在大的城市,三十结婚的都算早的。
现在十八岁就要结婚,孙诚当然不愿意,他还没玩够呢!
饭吃到一半,孙尚长叹一声,放下碗筷,“你们慢慢吃,我吃饱了。”
孙诚见父亲只吃了一点,远少平时的饭量,“爹,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吃这么少?”
孙尚眼睛一撇,“跟你说有什么用?你只会作个诗而已。”
孙夫人叹道:“还不是又到了重订两国议和条约了,他们要将议和费中的粮食,提高两成。
我宁国一年产的粮食虽然多,但要供百姓食用,又要供军队,还要储备一些,以防范灾年,本来剩的就不多。
要是魏国这样下去,我们就储备不了多少粮食了,万一灾年一到,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了。
你爹是户部尚书,这钱粮问题都是你爹负责的,他能不愁吗?”
孙诚从记忆中找到了宁魏两国的议和条件,原来宁国在魏国的交战中,因为马匹不足,屡次处于下风。
好在绵江,清河流域水网密布,不利于骑兵发挥,这才守住了这片战略区域,但每次都是损失惨重。
所以,先王宁穆王为了避免杀戮,率先求和。魏国见占不到什么便宜,也就同意罢战。
但因魏国军力占优,宁国也是先求和的,所以要付出代价。
每年粮食,丝绸,茶叶,瓷器,都要送给魏国一批,当做议和费,还规定每五年必须重新签订和议。
开始,这些并不多,为了不开战,宁国方面也就同意了。可后来五年一递增,直到今年,粮食直接提高了两成。
孙诚望着自己的父亲,“爹,是不是魏国受灾了?”
“你管这些干嘛?”
“爹,怎么说我也是个绝世天才,你说说看,搞不好我会有办法呢?”
孙尚见儿子能为自己想办法,心中大慰,这儿子终于大了,也知道为父分忧了。
“听说发生了蝗灾,他们的粮价低的涨了一倍,高的都涨了四倍,所以他们要从我们这里多弄点粮食。
不给他们,他们就拒绝议和,后面会发生什么事,你也是知道的。
孙诚知道,不给粮食,后面肯定就是战争了。
“现在朝中吵成一片,有主战的,有主和的,互不相让。
最后,朝廷还是妥协了,军力比不魏国啊!再是打一仗,那损失可就比这两成大多了。所以还是同意了魏国的讹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