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的目光一扫,景南鸢也觉得有些难堪,可来都来了她也不能够下去不是?
想着她便干笑了两声,“是啊,早就听闻赋诗楼的诗词大会了,有幸遇见自然要来凑一凑热闹。”
她这样说便让那些原本对她心生不满的人好受了一些。
这赋诗楼的诗词大会的确是文人的天堂,这景南鸢作为新科状元乃是他们这一届的魁首,不让别人来也着实说不过去。
刘长义的脸色也好了一些,朝她双手抱拳道:“那还请公子赐教。”
说着便开始挽袖,不过片刻又题了一首新的诗上去,这次的是关于山川之景的。
下面围观的人把他挂在灯笼下的诗和刚写的这首对比了一下,当即便有人开口道:“你这人怎么还看人下菜碟了?这两首诗分明不是一个层次的。”
正在用废纸擦手的刘长义动作一顿,一脸理所应当道:“景公子和他们可不一样,我不得严阵以待吗?”
说的也是。
看着笑意盈盈的刘长义景南鸢很明显的感受到了来自他的恶意,原本打算溜一溜他的,现在看来不需要了。
“刘公子作诗做的真不错,山川之美窥此可见,景某佩服。”
说完便拿笔在宣纸旁边顿足了一下,见下方的人或多或少有些看热闹的心思,她忽的落笔一首诗便跃然纸上。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知是谁念叨了这么一句,然后便是一句接一句,直到四句诗全部念完。
原先小声议论的人突然噤了声,你看我,我看你,皆是一脸的懵逼神情。
刘长义彻底笑不出来了,原先眉宇间的不忿也一下子消失了个干净。
他伸手在衣服上擦拭了一下,才在得到景南鸢的同意下拿起了那张纸。
他小心翼翼的将纸摊开看了又看,最后痴笑一声,叹服道:“景公子之才不仅在于朝堂之上。”
说完这句话后他便将高悬的诗取了下来,落榜都没让他消失的斗志,在此刻尽数湮灭。
那个说起诗词总会多那么一两分神采的人,此刻却好似失去了灵魂。
“如何?”
顾意浓看着青璃着急忙慌的跑了进来有些忍俊不禁。
“景……景公子赢了。”
慕容南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不过也多了几分本该如此。
他欣赏的人就应该是这么的卓尔不凡!
“哦?看来我们的陛下这次是找了个全才啊!”
江南安打趣道,一旁的人见他和顾意浓这般熟络心思各异。
“是呢,着实是意外之喜。不过那诗怎么没挂起来?”
众人一愣,这才往下看去,便刚好看到刘长义失魂落魄下台的背影。
“看来是没来得及,不过这胜负已分了。”
话音刚落敲门声便响起来,正是户部侍郎鲁清花。
“下官听闻公子也在,还以为是下人口误,没曾想真的是您。”
“鲁大人不必多礼,你也是来看诗词的?”
鲁清花有些尴尬的朝下面看了一眼,顾意浓恍然大悟。
“瞧本宫嘴快了,刘公子颇有才情。”
鲁清花脸上这才多了丝笑意,可终究是焦虑来得更甚。
“算不的什么,也就写两句诗打发一下时间,现在也好了,打发时间的活计也不如别人打发时间的来的好。”
顾意浓被他逗笑了,屋子里的人却是一脸欲言又止。
“鲁大人还是这么幽默风趣,任谁打发时间能有这样的造诣?”
“总之是……全完了。”
顾意浓现在便懂了他的意思,她说为什么刘长义落败作为老师的鲁清花不上去安慰,反倒是来她这里,看来是豁出一张老脸求到她这里来了。
“没什么完不完的,本宫记得最近司织局好像还差了一位记账使,不知道刘公子可感兴趣?”
司织局原本就不是什么重要部门,这记账使更是小的不能再小,升迁也到不了前朝,可偏偏很适合刘长义。
鲁清花一愣,随即眼前一亮,“多谢公主殿下恩典,长义他自然喜欢。”
看着他屁颠颠离去的身影江南安不明白了,“一个记账使他也高兴?”
“本宫总不能给他一个前朝官职吧?那可就愧对科举了。再则,刘长义要的是二考,这记账使时间充裕,又能让他糊口,别说二考了,就是三考四考,考到他儿子那辈也没问题。”
“呀!本宫又嘴快了,可不能这么诅咒别人。”
她端起茶来喝了一口,果真叫鲁清花把人叫了回来。
“长义他不该面见殿下的,可下官总觉得还是要叩谢一下公主才是。”
刘长义闻言腿下一软,“多谢殿下恩典。”
“不算是恩典,只是觉得你颇有才情不想明珠生尘罢了,本宫很看好你。”
顾意浓说完便叫人平身,目光也落到了高高挂起的四言诗上。
“这便是景公子题的诗了,果然堪称绝句,怪不得刘公子落败。”
刘长义脸色一红,“景公子确实很有实力。”
满屋子的夸赞,却唯有一人面色深沉。
“江大人?您怎么不说话了呢?”
顾意浓眼中适时露出一丝不解来。
“江大人想必是看到这么好的诗句没反应过来。”
不知道谁这么说了一句,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起来。
江南安确实是爱诗爱到发狂,发现好的诗句那也整日的茶不思饭不想,如此这般倒有合理。
被众人这番打趣,江南安才总算回神。
“公主……”
他有些欲言又止。
顾意浓显然已经明白他想说什么,可这话不应该由她去点。
“怎么了?本宫瞧你脸色不大好,可是哪里不舒服?”
江南安摇头,深吸一口气后目光沉甸甸的看着下方的景南鸢,衣袖下的手已经握紧了。
顾意浓垂眸,又听下方一阵惊呼,这才发现景南鸢竟然又提了一首诗。
这次是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比起他其他的诗词来这首诗带给人的惊叹要小上许多,但那也是因为耳熟能详。
可对于没有见过的人来说,这也是他们仰望的高度了。
本节诗出自:《题西林壁》——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