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明末两太子
  4. 第234章 要让大顺军提速
设置

第234章 要让大顺军提速(1 / 1)


“吴襄啊,你看看,平民百姓投机,无非谋个优质的生存条件;”

“像你们父子投机,原也就谋个高官厚禄,荫庇后代富贵……”

“人家于驿卒、而流寇、再头目、终要谋取帝王资质……”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这种思想都是升级而来的。”

“所以你不用于我面前讲述他吴三桂如何骁勇、孝顺、忠诚啦!”

“对于目前局势,吴三桂既使将我带在身边,也就用作工具。”

“待时机成熟,吴三桂也必定要谋个帝王当当……”

朱慈烺之言朗朗,已令吴襄瑟瑟发抖了。

之前的吴襄不惧死,是他料定李自成不会杀他;

而朱慈烺如果撺辍,以大明朝太子身份跟李自成合作;

而且,朱慈烺似乎知道许多可以左右大顺军存亡、走向的秘密骚操作……

之前几句话出,李自成连他的得力谋臣顾君恩等人都要杀了。

总之,现在只要朱慈烺想要他吴襄死,李自成会毫不犹豫地杀了吴襄!

“太子殿下,我儿吴三桂现在就在三岔口前徘徊。也许我们前去给他指明方向,他即可以回头是岸呢!”

吴襄惶惶而言道:

“正如您讲,对吴三桂影响最深者就是他舅舅祖大寿。”

“您可知?祖大寿这么个既慈祥又不失威严的老头,曾为大明江山出过多少死力?”

“哪怕最先于宁远城里被围困数月,没粮了杀战马;草根树皮都吃尽之后吃死人;为保城中战斗力,下令杀死城中平民百姓,让军士们吃人肉可以活命……”

“最后,在所有救援都断绝之后,迫不得已诈降满清。”

“面对皇太极的百般优抚、高官厚禄,祖大寿没有动心,毅然决然地回归大明朝怀抱……”

“之后,多次在生死之际,大义凛然地拒绝了满洲人的各种利诱。”

“最后,在对大明王朝彻底绝望后,为身家性命、儿孙前途,使他作出了另一种选择。”

“然,降清以后的祖大寿,一不带兵打明军;二不给满清进军关内出一谋;三,还又派出的使者鼓励吴三桂,要吴三桂适时放弃宁远,守好大明朝国门山海关……”

“这与太子殿下您的情报相悖吧?但是,这都是铁的事实!祖大寿哪怕自己降清,却还在教导吴三桂怎么做大明朝的忠臣!”

“还有洪承畴!也是冒着被满清杀头的风险,派出的代表明为劝说吴三桂降清,实际却是教授吴三桂如何训练、组织、带领明军抗击满清军的进攻!”

“不然,哪里会有崇祯十六年底的大败满清六万铁骑?还有吴三桂以一己之力独撑关外,至崇祯皇帝下旨放弃宁远?”

“这与史书上讲的不符啊!”朱慈烺这么说了一句。

“史书是人写的,带着个人情绪、主观臆断……”吴襄说到这里,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看着朱慈烺,又有些莫名其妙了:

“太子殿下,你东宫在修当代史?若仅凭臆想……传之后世……贻笑大方……毒害后人啊!”

“什么贻笑大方!毒害后人!全都滚蛋!”

李自成插进话来,“朱家小哥,你还是说说,多尔衮如何控制吴三桂,驾驭关宁军不致背叛满清?”

到这时候了,朱慈烺已不得不说:

“三个策略,三个瓮锅。吴三桂不得不入。一入瓮锅,吴为鱼肉矣,甘愿受煮。”

“第一,给吴三桂封王。你崇祯皇帝不是给吴三桂封个什么平西伯吗?还指望吴三桂入关,带领关宁军灭掉西边的大顺军。”

“那好,咱就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实现你崇祯皇帝的愿望。”

“而且,多尔衮欲入关,打的旗号就是为崇祯皇帝报仇,剿灭大顺朝!此后,江山得自大顺,而非大明……大清统御天下,则明正言顺。”

“吴三桂平西,作为满清马前卒,又是替明朝皇帝复仇,汉士绅多拥护,吴三桂趾高气扬……”

“第二条,令吴三桂及关宁军将士剃发易服饰,从满人惯例。以满人形象出现在大明朝疆域内,征战、生活、作榜样。”

“此招够狠!杀人诛心,莫过于此。但是,在饿死之际,又丢来肉骨头:降清可活,还可以活得很好。”

“杀头,可不是仅仅碗大个疤。而剃头,一字之差,不过就是失去头发,留下一咎,辫根老鼠尾巴……”

“关宁军将士的选择,最终就是这么简单:放弃汉人操守、资格、活法。”

“接下来的第三条,就是大棒下的胡萝卜:宁远民众全部归根宁远地界,房屋、土地,各归其主。”

“要知道的是,关宁军官兵主要来自于宁远民众中的壮丁。”

“如今的宁远地界已是清廷的疆域,那么关宁军将士的亲人,都成了满清控制关宁军的人质。”

“从此以后的关宁军,还敢不为大清死拼效命吗?”

朱慈烺说完,扫视过李自成、吴襄二人。见二人沉思,即予总结道:

“之前,关宁军虽然蜕变严重,基本成为了吴三桂之流的私家武装。”

“但是,由于大明朝廷无论如何,每年还是要给予数量庞大的银两,以作军饷。”

“再就是受一些高层将领意识倾向控制,基本还可算是大明王朝国防军。”

“随着大明朝灭亡,吴三桂本人都失去了精神支柱、效劳的对象、奋斗的目标,在投机、掂量、尝试各种生存的方式、道路……”

“关宁军当然要以吴三桂马首是瞻,只要吴三桂接受了清廷封王,再剃发易服饰。那么,基本上,关宁军也就成为了满清的又一支劲旅了。”

“可以这么说,这支军队,于以后征伐大顺军、大西军、明朝残存军事力量的各类战争中,必定发挥重要作用。”

“因为满人毕竟人口太少,要实现对大明江山的有效统治,就必须依靠汉人从官员、军队、士民……各阶层的臣服、支撑、维持。”

“大清汉军,也就必将被清廷着力发展、壮大、而又要绝对控制的一支军队。”

“之前的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清廷汉八旗军已不堪重任。”

“而以吴三桂关宁军为榜样的新降军,包括大顺军、大西军、南明军,都会成为清廷统御天下的倚仗。”

“朱家小哥,先别扯那么远啦,说说咱老子此去山海关,计将安出?”

还是李自成性急,都这样问计于朱慈烺了。

朱慈烺也当仁不让,立即言道:

“所谓战守得胜,要直面敌人,方可根据知己知彼,实际天时、地利、人和,临机决断,凭军力、勇气、魄力去争取了……”

“现在,必须要做的就是催动全军,尽快赶到山海关前!”

“那些吴三桂派来的所谓山海关绅士代表,其真实目的就是让你松弛下来。”

“这一路走来,你没发现吗?吴三桂军退往山海关的过程中,填水井、捣毁沿途村庄中的锅灶、炉具,驱散所有居民……”

“都是要达到延缓大顺军的进军速度,让他有部署防御,等待多尔衮率军到达山海关的时间。”

“快!必须要在满清军到达之前,打败,或者迫使吴三桂投降,被彻底控制。”

“可以这样说:一旦清军到达,将吴三桂招降、控制。彻底失败的就是你大顺军!”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