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明末两太子
  4. 第143章 星夜奔袭居庸关
设置

第143章 星夜奔袭居庸关(1 / 1)


“坚决能!”

刘芳亮领命而去。

“周遇枝!”

“下官在!”

李俊真不想喊出这个名字,可是,他毕竟是基地之前的最高武官。而且现在也是无将可用,就不得不用了。

“现在基地里就只剩下你的军户兵了,你给我一个准确数字,到底有多少人可以参加战斗?”

“哦,我要的是有武器,至少是拥有燧发枪那样的武器。”

“这样武装起来的,有多少人?”

“禀告太子殿下,我基地千户所衙门,目前装备有新式步枪的部队是一千人,装备有燧发枪的是三千人。总共四千精锐,请太子殿下分派战斗任务!”

李俊站起来,走到周遇枝面前说道:

“周大人啊,你能够将原军户部队扩充到四千之数,实属不易啊。现在,我把整个基地的防卫任务交给你,你敢不敢担起这个重担?”

周遇枝一廷胸,说道:“请太子殿下放心,我保证我天启基地万无一失!”

李俊拍着周遇枝的肩膀,“拜托了,周大人!下去布置防御吧。”

李俊同样是目送周遇枝离去,才又再喊出下一位:

“李岩!”

“末将在!”

“我任命你为本太子全权代表,以我之名义统帅宣化府,大同包括太原,三地之我大明国所有兵马,同时兼任我大明国骑兵军团,军团长一职。”

“于你赶到大同时,开始整合还基地西线部队,准备迎击来自北方的攻击。”

适时地,可以发动西线战役,务求全歼唐通于保德,偏关地区。”

“然后继续西进,占领岢岚州,永宁州等地区。予阻断大顺军李过部进入山西地界。”

“大哥啊,你虽然手握第一军团一万两千人,骑兵军团一万人,另外还有大同原大顺投诚军一万两千人……”

“看起来兵力充足。”

“可是,除了骑兵军团装备有部分盒子炮及新式步枪,共五百支左右的先进武器外,这支部队却是我大明国所有军队中装备最差的啦。”

“而且,你此去,面临的是地域广阔,人烟寥落的大明边地,后勤补给极为困难。”

“任务艰巨不说,还要密切关注北方蒙古骑兵出塞偷袭!”

“大哥,如果你扛不住了,可以收缩防线,哪怕退回到宣化府地区都可以。”

“反正我将西线交给你,你审时度势,自行决断,凡事不用请示,对军中不服从你军令者,可以先斩后奏!”

“末将领命!”

李岩啊,就是礼数多。他给李俊行礼后都是倒退着离开李俊视线,才转身走了。

“范景文!全面负责基地各项工作,动员民众组织民兵自卫队,维护好基地秩序,保障各部门、各单位、各地区之生产,生活照常进行。”

“方国梁!任命你为战时总后勤部部长,做好粮食收集,钱粮统筹,调拨,等多项工作。”

“军心制造局,火药制造局,军需品制造局等各生产制造部门,恢复三班倒工作制,尽全力生产一应武器、弹药、物资,保障前线部队所需。”

“战争提前到来,我大明国基地就要全力应对,我们不惧怕任何敌对势力!打垮他们,为我们下一步去建立大明国奋进,努力!”

“奋进!努力!”

“奋进!努力!”

………

整个基地,五十万人沸腾了……

太行山余脉和燕山山脉谦和地让开点距离,就形成了一条四十多里长的沟谷。

这条沟谷,它连接着土地肥沃的河北平原、广袤的蒙古高原。

古人在沟谷中筑路通过,将此命名为关沟。意为:一夫当关,万夫莫过。

两千年前,秦始皇将长城修筑到此,建起关城。将囚犯、强征而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关”。

居庸关东连卢龙、碣石。西遏太行山、常山。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代修筑,使之成为著名的军事城堡,号称天下第一险关;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一……

当然,汉家各代建这样的堡垒,主要是阻止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进入侵扰。两千多年来,居庸关固若金汤,从未被真正攻破过。

就是李自成进军北京,敢于由此经过,也是由于当时的明总兵唐通主动投降,献出关城。

如今,居庸关被清军济尔哈朗部占据。进,可直捣山西。守,可保北京西北安全无虞。

原历史上,阿济格率清军,就是从此地出山西,从陕西之北向西安进军。

而这时,刘芳亮领命要拿下居庸关,他走的还是他之前的老板,李自成进军的老路:出宣化府,先在延庆盆地进行有效修整,然后向居庸关进军。

这天,已经是七月二十了,大明国第二军团,从基地出来,已经奔行了两天半。

不眠不休的奔行啊,今晚必须要让战士们睡个好觉!因而,刘芳亮带领着亲兵卫队,做起了保障营地安全的巡逻警卫。

一路走来,刘芳亮就命令亲卫队员们:

“全军就只一百二十匹战马,都给亲卫队员们骑着。那么,每个队员一定要在马背上白天休息,晚上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为全军的夜间行军、休息做好保障和警卫。”

因此,今天白天,就有队员坐马背上行进着睡觉,给摔下马来。

这时,刘芳亮想到这事,也是无奈地摇起了脑袋。

“将军,您又在考虑如何攻取居庸关了吧?揺头,代表有些细节没有想得明白。能讲出来吗?讨论一下,许多细节就清楚明朗啦。”

刘芳亮身边,参谋徐直这样说道。见刘芳亮还是没出声,徐直就接着说下去:

“现今的居庸关城,始建于大明洪武六年,由大将军徐达规划,着副将军常遇春主持监督而建成。”

“大明景泰初年,及其后五年缮治。使城垣东达翠屏山脊,西至金柜山巅。关城四围四百步。”

“南北有月城。城楼、敌楼等配套设施齐备……”

“你说月城,就是我们所说的瓮城嘛!”

刘芳亮这么地插了句嘴。

徐直点了头,也就专门给刘芳亮讲起南关瓮城来:

“ 南关瓮城,跟主城城墙,围成马蹄形。弧形内里城墙没有垛口,而蹄形中心位置却建有一座关帝庙。”

讲到这里,徐直就直接站到刘芳亮跟前,将走动着的刘芳亮给拦下来。

“将军,居于居庸关南关瓮城这样的状况,场景,我军当要利用才是。”

“怎么利用?”

刘芳亮当然感兴趣了,相当地感兴趣!他正为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居庸关发愁呢。

当然,以现在第二军团的实力,强攻,也可以说,很快就能攻进居庸关城里去。

关键是朱慈炅这位太子爷,把每个士兵的生命看得都非常的重。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