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明末两太子
  4. 第123章 占宣化迎清廷官
设置

第123章 占宣化迎清廷官(1 / 1)


李俊看着所有人,反问一句后继续讲下去:

“有人说一国之发展,强大之根本在君,在军,在朝臣……而我说,在民众!”

“没有先进的民众,就没有先进的国。而国不先进,何来跟其他势力相较的强大?”

“我养五十万民众于这狭小地域,是要给他们养成先进的思维和先进的生活,做人,做事等的方式和习惯。培育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培养出新的爱国思想。”

“哦,现在就撒向广阔天地去,让他们回归以前的生活,那我这两个多月的努力,那么多的粮食,都打水漂啦?”

“所以,无论如何,给老子再坚持两个月!”

“这两个月里,各种之前的教育要加强,我还要将红娘子的健妇营女兵,全部撒到民众中去锻炼。”

“让她们都去各个安置点做里长,每个女兵管理一千人!”

“两个月到期,根据考核成绩,我要授予她们在军队中的各种教导类官职!”

“ 所以,袁赋諴将军要占领宣化府周边地区,他 去占好了。我不去,民众也不去!至少三个月内,我们都不去!”

“ 清军?”

“ 要不了几天,多尔衮就会焦头烂额,应接不暇于他的将领们一个一个的被我干掉!”

“他还别太上火,惹火了老子,老子等他那儿皇帝来北京城的路上,给他干掉了,他哭都来不及!”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李俊也就转换了语气:

“说句大实话,什么满人上万不可敌?他满人有多少个万人?“”

“ 之前的大明,一次次战败,给大家都造成心里阴影啦。”

“ 哪怕快活林一战,我无一人伤亡,将满鞑子兵一千五百人,不放掉一个的消灭了,都没将你们的心理作祟之阴影消除掉。”

“要不要我带领第二军团主动出击,去密云将清军大营给他端了,你们才能抹去心里阴影?”

“ 最后再讲一个理由!”

“现在,制约我基地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啥?”

“钢铁呀!”

“可是,虽然这片山区有,太少啦,支撑不起一个大型钢铁厂啊!”

“必须要要有大型铁矿基地,我们的钢铁工业才能够起步。”

“大型铁矿哪里有?”

“北京地区就只密云有!”

“而那里又是清军大营所在地。”

“ 所以啊,再坚持两个月,我们出击,将清廷赶出山海关,我们占据北京。到时候,山东,河北等等广阔无垠的地域归谁?”

“哦,跟你们透露一下,山西已经是我大明国的啦!大同?大同还需他袁赋諴去费军力吗?”

这下子,该是众皆释然咯……

就在李俊坚持不迁移基地中枢及民众的这天,袁赋諴已经出兵,全面占据了宣化府及周边卫所城镇。

因为在袁赋諴想来,他的报告提议,太子殿下及其周围应该没有人会反对。

与其坐等,不如提前占领,然后整顿秩序,恭迎太子殿下率众到来。

可是,七月十日这天晚些时候,李俊的亲笔回复信,已经送到了还在宣化城中的袁赋諴手里。

李俊原谅了袁赋諴的擅自行动,给予八个字指示:既已占领,务求巩固。

同时,李俊还有任务和要求:

将之前在来远堡所获战马,凑足五千之数,基地招募之青壮万人,一应武器装备一齐送达宣化城:组建大明国骑兵军团。

要袁赋諴先予训练,骑兵军团长后续任命到职。

这就让袁赋諴郁闷哦,太子殿下这是怎么个意思?

人不来不说,还以训练骑兵军团来栓住自己,不让再有妄动!

训练骑兵就训练呗,可是,还不归自己统辖。以后还要任命个跟自己平级的骑兵军团长来牵制!

想到此,袁赋諴就知道,自己这次的擅自行动犯了个多大的错。

错就错吧,已经做了,无可挽回,关键是以后别再犯错。

袁赋諴告诫自己后也就释然了,认真做事。

可是,随即发生的情势变化,又让他陷入了两难境地。

呵呵,清廷任命的宣化府总兵到来了。

这个人就是王应晖,王承允的本家侄子。和他同来的还有清廷宣化巡抚李鉴,兵备道程绍孔。

呵呵,三个官,带领千把人的汉奸队伍就来宣化府上任?

怎么接待这群不速之客呢?袁赋諴想到了王承允。

上次突袭宣化府,王承允就成了袁赋諴的俘虏。袁赋諴当时就要宰了这个叛徒加汉奸之人。

后来他因供出银子有功,李俊免了他死罪,交由袁赋諴军中看管。

这对王承允来说,还有个好啊?袁赋諴不亲自出面,而是令军士们可劲儿地折磨他。

这对于他王承允来说,真不如去死。可这么个货,就是惜命,舍不得死。所以,他又多活了这么一个多月。

现在,袁赋諴想到了他,也就有了计谋,要利用他将三个官给予生擒。

王应晖等人从北京城出来,没有走王平口一线,而是向北从居庸关方向,过延庆,至保安。从保安到宣化府

就在一行人到达保安州,已经是傍晚时,王承允从保安州城里出来迎接他们了。

自从到了延庆,王应晖等人就开始纳闷。

因为清廷告诉他们的是:这些地方早已经在八大晋商的掌控之下,他们来就任,就是要帮助范永斗等看护好钱粮,随时准备将这些钱粮,运送到即将开赴山西的清军大营。

可是,在延庆州就发现不对头:城头是一些穿百姓衣服的兵士据守,不准他们进城。而且一路走来,道路上鲜有遇到个百姓。

这时见王承允出城来迎,他们心中的疑窦才有所消解。

“叔啊,您亲自出迎,小侄实不敢当!”

王应晖向王承允如是说话,却都没有从马背上下来,而是坐马背上抱拳行礼。

这时的王承允,根本顾不得侄子对自己的不尊。他按照身边袁赋諴的意思应酬着,要说服三个汉奸官,将一千伪军留在城外,只他们仨进入城内。

是的,如今的保安州城,城门及城墙都完好无损,城里被那场大火吞噬得都不能用残破来形容,简直叫惨不忍睹。

若不在这里迎接,当晚这些汉奸到达这里,还不让进城休息?一进城里……怎么给予说明、圆场?

“哎呀,现今你是总兵,我是民。所以,我带身边仅存的这么点人出迎,恭候大驾入城实属应该。”

在袁赋諴授意之下,王承允这样回复了王应晖。

王应晖一挥手,就要命令他的亲兵先进入城内。

这都是他们这些将领们俗成的习惯:一部分亲兵先行进去,检查后,没有发现危险或什么可疑的地方,发出信号来,主将才带领大队跟进。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