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明末两太子
  4. 第35章 人才自己冒出来
设置

第35章 人才自己冒出来(1 / 1)


“敢问公子,你认识那位方大人否?”

中年男子见李俊不出声了,又这么问了一句。

“哦……”李俊回答道:“不认识,慕其名,了解过他生平事迹而已。”

男子点头,“我和方大人一起来此,公子知方大人,可知在下否?”

李俊眼睛一亮,“请报字号,看我是否孤陋寡闻。”

男子这时躬身向李俊行礼道:“在下薄子玉,公子可曾听说过?”

李俊脑袋里,这时极速搜寻这个时代,史书里记载过,还活着的大能名人。

都搜索完了,突然想到了薄珏。

也是被这个珏字给提醒的,子玉不就是其人的字嘛!

可是,这个人不是在四年前就饿死了吗?

“哈哈,公子是否也认为在下早已死了?”

男子见李俊久久沉思,只好再这么问出声来。

这下李俊才确认了这个人就是薄珏。

想起来他的生平事迹:

薄珏,长洲(后世苏州)人。

明末,苏、淞一带机械制造业发达,机械制造专家的薄珏,自己建立实验室。除了制造水车、火铳、地弩等器外,还研发出来了这时,全世界最早的火炮观瞄望远镜……

最令人玩味不解的是他薄珏的生卒年:

史书明确记载,薄珏,生于公元1610年,卒于公元1640年。

只于这世间活到了三十岁,还是被饿死的!

谁都会奇怪于,这个薄珏,怎么还活着?

看着其人,李俊不问。薄珏却还是自己给出来了解释道:

“当时确实病饿交集,昏晕了过去,旁人皆认吾死矣,将吾丢弃于乱坟岗上。”

“苏醒过来,想起此生际遇,感慨万端。”

“死则活耳,决心不再与那帮满嘴仁义道德,于我身死,都不尽人伦之宜的小人们再有交集。”

“遂一路讨口奔京城来,希望再有机会展吾所学,求得出人头地,然后回去涨涨那帮市井小人的眼”

“然,大明垂垂老矣,吾之所学本有大用,却又没处可用!只得于京畿混迹、浪荡……”

“年初遇方大人,结为知己。明亡则同为亡国贱民,悲苦同概。”

“后来,方大人蒙难,在下几经周折,刚刚通过李岩其人,救援成功,却又迎满鞑子入了京师。”

“之后,方大人隐名埋姓于内城养伤,吾侍之。然近日满鞑子又驱逐内城居民,我俩也成难民而同出京师,欲奔山中逃避,然后辗转南下……”

李俊耐着性子听完叙述,已迫不及待地要邀请薄珏去潭柘寺了。

不过,李俊这样说道:

“欢迎子玉先生!既然您与曼公先生同来,还请快去先照顾曼公先生,使其早日养好伤脚。”

“于你二人来说,目前此事最大,子玉先生,您说呢?”

随后,李俊唤另一侍卫带薄珏走了。

看着薄珏背影,心中的狂喜,令李俊难以自持,都有点喜形于色了。

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方以智,薄珏这俩宝是自己冒出来的,就算这群人里面还有宝,不可能还这样吧?

“呵呵!看来要进入划定范围里内,得要有些本事哈!”

不远处又有一位五十来岁老者,站了出来。

“ 方以智方大人,机械制造加火药火器专家薄子玉先生,他们俩都是名人,公子可识我焦毷否?”

李俊都喜极而变成傻冒了!

焦毷!《火攻挈要》的纂写者,火药专家啊,这可是基地火药局不二的领头人啊!

李俊弓身作请的姿势,“请先生进潭柘寺,去了自有人接待先生。”

可焦毷还没动步呢,旁边又有人开口了,“唉……有名之人可入,我等有才无名者不可入,奈何,奈何!”

李俊赶忙看向说话之人,他,不到二十岁年纪,却眼光锐利,给人有藏大智于眼后胎息的感觉。

李俊立即问他:“你有何才能,可以说说。

“我啊,会制镜,以我所制之镜观远处及近处细小之物,可放大数倍,数十倍不等!”

哈,刚想睡觉,枕头就来了!

先前准备去军械制造局,还想着 如果造出步枪,再造出狙击步枪那就更带劲了。

可是这瞄准镜怎么解决?为这,还伤了会儿脑筋呢。

之前,有薄珏会做火炮观测望远镜。

若有这小子真能制出放大镜,哈哈,制造出狙击枪瞄准镜还是难事儿吗?

所以,李俊又是赶紧地问道:“请问高姓大名!”

制镜小子都没向李俊行礼,“在下孙云球!”

“孙云球?你怎么会在京城?”在李俊的记忆里,孙云球是吴县人,今年才十七岁。

一个少年,这个时间点上,跑京城来干什么?大疫,大顺军攻京师……这些他都不知道?哄鬼,鬼都不会相信!

“去冬,来京会友。结果,见友人一家染疫死绝而无能为力。因无回去盘缠,故就住友人遗屋至今。”

“好的,好的,”李俊再作请的姿势道:

“请与老先生同往潭柘寺,然后你去军械制造局,找到赵天明,跟他说你负责制造狙击枪的瞄准镜……”

可孙云球没有迈步,还说:“公子啊,这些人中,定有不少人才,若对公子可用,该都选出,以为然否?”

李俊说:“这是自然!”

孙云球得到李俊答复,却是拉上了焦毷,“老先生,请不要急于进去,去则暂无事可做。不如你我二人现在来做伯乐这事,可否?”

焦毷点头,又对李俊说道:

“我与孙公子开始对这些人进行登记,将他们有何才华,技能都登记清楚,再呈审阅,挑出所用……”

“开始登记啦,都拍好队,一个一个的来……”

少年心性的孙云球,还没等焦毷跟李俊把话说完,就已经开始招呼人群了。

李俊呢,这时满意得都要冒泡了。他立即想到在各个路口,对进入人员进行登记的法子。

这样,进来的这些人就都有了备案,从中找寻人才是件大事,就是安置起难民来也顺当了。

于是,李俊又去了潭柘寺镇找人,将镇子里所有人全召集起来,命令他们赶往各个路口,协助守路口的人员做登记工作。

接下来,就是难民安置事宜必须马上进行,不然都涌在路上,怎么得了!

只有动用周遇枝的兵,改变昨晚的部署了!

李俊找到周遇枝,请他陆续安排出五百军户,每一军户负责带领五百家难民去各个山沟里,洼凹处,平坝地,适度安置。

至于居住住的棚子,由难民们在军户指挥下自己搭建;先按人口发放三天口粮;做好疏散安抚、防火、防疫等多项工作……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