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很快就把肉和酒买了回来,路过赶车的牛大伯家,刚好见牛大伯从牛车上搬了一篓子的姜下来,就又花了二十五个铜板,跟牛大伯买了五斤姜。
妹妹大丫是个大方的,一斤五花肉三十个铜板,一斤米酒二十个铜板,买完五花肉跟米酒,还剩余五十个铜板。余下的钱,妹妹有说过,就让他留着自己花用,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大丫,真是个好妹妹,比落水之前还要懂事、体贴,让他觉得心里暖呼呼的。
看到大哥买回来的姜,大丫很是欣慰,就笑呵呵的去取了一个小小的粗布荷包过来:“大哥,给你,这里有一小块五钱左右的碎银子,以及十个铜板,你拿着备用。”
向东还在发愣,她已经不由分说的,就将荷包塞在了大哥的衣兜里。
“谢谢妹妹。”向东咧嘴笑了。
大丫卖吃食方子所得的三十两银子,买地用了十二两,修建房子用了五两,请人从山里挖荆棘和竹子回来用了一两。买布和日常用品,又用了二两左右。
余下的十两银子,大丫就自己存了起来,作为自己的小金库,并没有交给爹娘。如今,爹娘手中的银钱,也就是卖篮子、板凳,还有野菜的钱了。加起来,也不过二两多,除去买粮食的和日常花销的,最多也就只有一两了。
如今,家里最有钱的,居然是年仅七岁的大丫。为此,爹的心里多少有些不高兴,觉得大女儿私心有点重,这样可不好。
向东的心里却没有半点不舒服,反而为有这么一个聪慧又强悍的妹妹,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欣慰。不过,站在爹的角度,爹不高兴也是常理。毕竟,在这十里八乡,又有谁家小姑娘的手中的银子,会超过十个铜板?
银钱,向来都是掌握在父母长辈手中的。
饶守勤真心的觉得,他作为父亲的尊严,被女儿狠狠的挑战了。挖了一会儿鱼塘,弯腰捡石子儿和杂草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跟妻子唠叨:“孩子她娘,大丫手中的十两银子,咱们得接过来。她一个小姑娘,身上有那么多的银子,怪让人不踏实的。”
刘香椿却不这样认为,她觉得银子由大丫保管,她安心得很。否则的话,她还不得日日担心,或许哪一天,婆婆在丈夫面前哭上几句,家里的银子就会被变成二弟妹的。话说,哪怕那银子真的是老人家花用了,她的心里也会好受一点。可是,让二房的人拿去挥霍,她如何会甘心?
她不置可否,由得丈夫唠叨个没完。见妻子没有反驳,饶守勤说得有点忘乎所以:“那银子放在大丫的手中,我想要给爹娘一点,她都不肯给我。这样可不行,孝敬老人,再应该不过了!”
向西奉命给爹娘送热茶水过来,听到了父亲的唠叨,心里很不好过。看来,大丫说得很对,爹爹就是一个愚孝之人。当初,爷爷奶奶既然任由二婶三婶把大房一家那样赶出家门,就不该跟大房的人要什么孝敬银子了。逢年过节给点零花钱,做上一身新衣服,买点吃的东西,也就差不多了。如今,爹爹自己这样,又算怎么回事?他把茶水放下,闷闷不乐的回到屋子里,向东关切的问道:“咋的啦?有啥不开心的事情,跟大哥说说?”
向西满腹的委屈和不满,大哥一问,他就竹筒倒豆子,把刚才听到的都说了出来。
“不要让大姐知道,免得大姐伤心。”向东严肃的叮嘱弟弟。父亲的表现,让他很是失望。
向西连忙点头:“我知道,不会跟大姐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