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猫儿子”“猫兄长”魏盈眼睛亮亮的,看着苏懒的眼神里满是佩服和赞同。
吕后更不用说了,虽然她一向是很严肃的人,但对于小女儿的表现嘴角还是微微上扬了一下。
苏懒说的东西都是宏观层面的,具体详细一下的话还需要商量。
比如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制度,中央设太学,作为全国最高学府,除此之外中央和地方都要分别设立小学和中学。
小学四年,主要以识字和学习基础的知识,合格者可毕业,不合格者留级;中学三年,在识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也是同小学一样合格者才能毕业,不合格者继续学习。
而全国唯一的太学则作为后世的大学来使用,聘任著名的黄老大家、儒学大家、法学大家等来教导学生,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分别拜入不同大家的门下。
太学的学习时间没有要求,并不强制毕业,学者大家们可根据自身的教导情况来选择出师时间,但一般不得超过十年。
最重要的是,从小学到太学,每次期末考年级前十可分别得阶梯性奖励,都是钱币+纸笔。
不是不想弄一个贫困生制度,而是这个时代大家都平均的贫困,朝廷没有那么多钱,管不过来。
只能一步步来了。
说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朝廷推广统一的钱币。
秦始皇时候虽然对钱币进行了统一,但他死后各地就陷入了混乱,大家过起来了以物易物的生活。
一般百姓用来交易的东西都是丝帛、丝绢、布匹等,有些人也会用金银珠宝进行交易。
这种情况并不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吕后执政后便进行了钱币的推广,如八铢钱等。
但是经济越不发达的时候,百姓就不愿意花钱,所以钱币流通的速度很慢,不少人都不知道出门要花钱币,对推广钱币造成了阻碍。
这次实施奖励制度,其实是对钱币的流通有好处的。
起码有了白得的钱币,会有更多人可能选择把钱花出去。
同时,苏懒也提出了考试制度的建议,以考试制度取代推荐制和世袭制。
这自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可后世有个名人说了一个开窗理论:若开窗有人反对,就先凿房顶。
当有了一个坏的结果,那么大多数人更倾向于折中结果。
所以最后确立了以考试为主、推荐为辅的官吏选拔制度,这个制度也适用于从小学到太学的升学模式。
大家都不是傻子,起码萧何、曹参和陈平等老谋深算之人回去后就看出来了苏懒的手段。
“倒是难得”陈平轻笑一声。
他本人就是玩奇谋的大师,看到别人也玩奇谋后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特别是那个人还是魏邦和吕后的女儿。
... ...
今年,赵地个别地区偶有洪水泛滥,造成土地绝收现象,但幸好人员基本上伤亡不大。
虽然范围比较小,然而赵地此前经历过叛乱,家家户户的百姓都没有余粮,庙堂也要发展,不可能把剩下的东西全部送给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