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抵达耀县
陈晨没有搭理那个衙役,反而是示意一旁的文直上前交涉。
文直道,“我们乃是定国公世子的护卫军,今日奉汉阳郡王郡守之命负责护送世子来这耀县担任县令。”
两位衙役一听这原来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也不敢怠慢,一人负责给陈晨等人带路前往县衙,另一人则前去找县丞。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县衙里,而县丞也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县丞姓崔,名叫崔涛,是个中年人,穿着官服,手中拿着一把扇子。
在大齐朝,大多数县丞都是九品官,只有像是长安城附近的大县,县丞可以达到八品。
崔涛看见衙役带着陈晨一行人走来,玩家们又隐隐以陈晨为首,自然就看出这个年轻人就是前来上任的新县令,定国公世子了。
这定国公世子上任带这么多护卫还情有可原,只不过这些护卫看起来都不太正常。
一群人叽叽喳喳,左顾右盼,还有人直接把长枪扛在了肩上,一点士兵的样子都没有。
“原来这就是耀县呀!不过看起来也不怎么样吗!”
“就是就是,咱们陈老大可是定国公世子,这上任的县城也太穷了吧!”
“要我说,应该直接让皇帝封咱们老大一个刺史当当!”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大齐的行政制度了,大齐共有十二州,其中凉州就在大齐的最西方,也是大齐的门户。
州的最高长官是刺史,但刺史并没有实权,只是起监察作用。
每个州下有郡,郡的最高军政长官就是郡守,像陈晨的舅舅王之韦就是汉阳郡郡守。每个郡的郡守都是当地的一把手,军政一手抓,像是比较偏远的郡,郡守可以说是当地的土皇帝了。
像是一些比较强大的郡,一般都会有守军,守军直接向郡守负责,之前所见的汉阳军就是只听从王之韦的命令。
郡下就是县了,每个县的县令是当地的一把手,其次就是县丞和县尉,县丞和县尉负责辅助县令。
县丞主管文事,县尉主管武事。
先不说皇帝不可能给一个官二代刺史的职位,就算真的给,陈晨也不想要,刺史的手中一没兵,二没粮,三没地,只有所谓的监察权。
要是放在盛世也还行,这乱世之中手上有人有粮才是关键。
伯夷和玩家相处了这些天早就熟悉玩家的脾气秉性了,虽说看起来有些不着调,但为人都还不错,对世子也是忠心耿耿。
伯夷听见玩家对陈晨的称呼也不由得眼角一抽,解释道,“诸位有所不知,这耀县前些年也是一座大县,人口众多,更因为处于丝绸之路上,商业也十分繁华。”
“许多西域的小国、鲜卑、羌族之类的国家都会来这里行商,将他们那里的特产卖到我们这里,然后再买些丝绸、茶叶和瓷器之类的回去。”
听伯夷这么说,玩家们也理解为何陈晨要选择这里作为根据地了。
只不过还有玩家提出自己的疑问,就是文直。
“可是如今大齐国战乱四起,外有鲜卑,内有流寇,之前我们在来的路上就碰见了鲜卑士兵,可见如今这耀县并不太平,我们能发展得起来吗?”
大多数玩家都没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听见文直这话也点头应和,对呀对呀!
“这……”伯夷不知该说些什么了,只能将求救的眼光看向一旁的陈晨。
陈晨见此解围道,“现如今天下哪里都不太平,有些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呀!”
“这耀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易守难攻,不用担心鲜卑人的侵扰。”
陈晨一边跟玩家们解释自己选择耀县的原因,一边走进县衙。
早早在县衙等待的崔县丞急忙上前迎接陈晨等人。
陈晨看见崔县丞身上的官服,便知道这位就是耀县主管文事的县丞了。
便将自己怀中的任命文书交给了崔县丞。
崔县丞接过文书一看,发现本应盖吏部印章的地方是空着的,有些疑惑地看了陈晨一眼。
很快崔县丞就想到,如今的汉阳郡郡守是太原王氏的人,而眼前这位定国公世子的外家就是太原王氏,所以说陈晨并不是朝廷指派的,而是汉阳郡王郡守指派前来的。
不过这也正常,当今的圣上只知让宦官们搜刮民脂民膏,向来不过问国事。
当今天下,王家的话可比皇上管用多了,更不用说陈晨还是定国公世子了。
崔县丞会心一笑,对陈晨说道,“属下之前就接到了王郡守的来信,在此等候陈县令多时了。”
“辛苦你了。”
陈晨心想,看来这个崔县丞不是迂腐之人,且看看能不能为我所用吧。
陈晨让伯夷带着玩家们去县城里找一合适位置搭建军营,自己身边只留下文直、张海和轩辕破三人。
陈晨看着眼前佝偻着背的崔县丞,问道,“之前我进城时,看见城门的衙役在收进城钱,你知道此事吗?”
陈晨并不是想问他知不知道此事,而是想问他这件事和他有没有关系。
一瞬间,崔县丞的背更弯了,“属下知情。”
陈晨狠狠敲了一下桌上的响木,吓得崔县丞一个哆嗦,“看来你也是其中的参与者了!”
崔县丞立马跪下来,“大人饶命呀!属下不敢欺瞒大人,实在是县衙里的衙役都揭不开锅了,属下才默许他们收进城钱的。”
“胡说八道!朝廷给你们的俸禄呢?”
崔县丞解释,“朝廷给的俸禄是一年不如一年,最近半年更是一文钱都没有发呀!”
陈晨想过可能是俸禄太低,这些人才铤而走险,没想到是一文钱都没有了。
如今的大齐国国库已经到了如此空虚的时候了吗?
并不是!长安城的权贵们、皇宫里的贵人们可不缺银子,不仅不缺,甚至可以说是挥金如土了。
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
“虽说如此,但你们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各打二十大板!听候留用吧!”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