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土氏的陶器很不错,图案画的很好,颜色虽然还有些不均匀,可已经慢慢朝彩陶发展了,这次带来的陶瓷就有点彩颜色在里面。
谷氏带来的全部是稻谷,应该说明他们的农业很发达,颗粒比较饱满。
何宗提议族长换了些用作种子。
麻氏的交换的麻布很多,他们的纺织业应该很发达,或许有更多的纺机,而且应该有大量的苎麻来源。
何宗急需布给自己做条裤子,下面咣当当的真不舒服。
叶氏的制弓技术很发达,据启熊说,他们自己使用的弓很好,但是从不用于交换。
何宗看他们的弓身韧度、强度、弧度都很好,看来是有办法弄到好的弓身木材,并且有办法制作成型。
这次叶氏从启氏换走了大部分的羽箭。何宗估计,下次叶氏就不会换这么多箭了,他们具备仿制的能力。
还有湖氏的盐,何宗能感觉到有海的味道,应该是海盐。
这么说来,换给小湖氏盐的部族应该靠近大海,擅长制盐。
有一件事,何宗觉得有新奇。他发现了湖氏有几个奴隶存在,据说是小湖氏从远方的部族交换而来。
奴隶脸上有纹面,又被加了小湖氏的标记,很容易分辨。看他们的样子,何宗又想起来被自己打死的那两个野人。
这些奴隶几乎没有穿衣服,只有腰上裹着一块脏破兽皮。现在还是夏天,人穿的少没事,冬天了,就不知道他们怎么过冬。
奴隶们实在是太瘦弱,应该是长期饥饿劳累造成的。每个奴隶脖子上都拴着粗绳子,防止他们逃跑。
在小湖氏族人眼里,他们是牲畜,干着最重的活,吃的最少的食物,待遇最差。
何宗看到奴隶们的模样,感受到启氏的族人真的不错,没有把自己当奴隶对待。
何宗通过对各个氏族的观察,已经掌握了一些情况。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资源。
他产生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想法,就是如何将这些资源整合利用起来,不过现在的他人轻言微,还需要积蓄力量。
各氏族都带着自己的收获,返回部族,等待下一个月圆之夜。
启氏按照原路返回,又经过来时的那个树林,特意在那里留宿,对草棚进行了加固和整修,这样看起来能够长期使用。
启氏的贸易队伍,顺利的回到了村落。
村民们热情的迎接贸易的队伍。
族长启轲的工作量很大,他要给把这次换回来的物品入库储藏,然后再把得来的粮食、布匹、陶器,器具等分配下去。
每次交换大会回来的当晚,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晚会。
照样举行仪式,唱歌,舞蹈,吃肉,喝果子酒。何宗很享受这种氛围,很和谐。
何宗还上去跳了一段四不像舞,把自己会的舞蹈动作都发挥出来,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大家越来越觉得“河”像族里的一员。
醉朦朦的何宗,望着欢快的启氏族人,想起了自己贤惠的妻子,淘气可爱的女儿,慈祥唠叨的父母。
一幅幅画面从脑海中闪过,他知道,自己再也不能见到亲人。泪水满布双颊,他回不去家了。
许久,他擦干眼泪,喃喃的:“何宗,回不去家了,向过去告别吧。开始新的人生,从此世上再没有何宗,只有‘河’,启氏的启河。”
夜已深,村子又恢复了宁静。
第二天起床,新生的启河精神烁烁。他要动起来,让启氏族人吃饱穿暖,要成为这世上最强大,最富有的部族。
启河去找族长启轲,他希望把找竹子的任务尽快定下来。
族长启轲是个很讲信誉的人,看着启河,听了河的话,马上就要去喊人。
启河阻止了族长的举动。“启科族长,先不要召集人手,去找竹子,需要去很远的地方,走很多天,我们要准备很多东西才好。”
“河,你要什么?启氏会全部给的!”启轲郑重的承诺。
“首先,帮我选十几个力气大的男人,两头牛。还要准备足够的食物和水。”
“好的,启熊会给你需要的人的。”
“还要准备草药,伤药,蛇虫药。”
“我会跟启巫说,他会帮你准备的。”
“我还需要一些背篓装东西。”
“背篓?是什么,是你从湖氏带回来的鱼篓那样吗?”
“和那个差不多,携带很方便,能装不少东西。”
启科很感兴趣。“哦?那你做给我们看吧,你做的器总是那么好用。”
启河点头。“没问题,我需要一些人手,最好是会编藤筐的人。”
“我会把族里最擅长编藤筐的人找来,听你的话。”
接下来,启河真的分到了人手,村子里最擅长编藤的几个女人。
大家对河制的器交口称赞,也喜欢向河学习制作器。因为河做的器,总是让族人受益良多。
背篓很简单,就是在藤篓的一侧编上两根藤绳。顶上编个活动的盖子。
启氏族的人并不笨,只要他们看过怎么编,教过几遍,就能慢慢做起来,虽然做的不是甚好,但是能用。
族长试了试背篓,觉得很高兴,这些带盖子的藤筐真还。
河真是聪明,增加这么两条简单的麻绳,就能让藤筐变的那么好用。背在后面,一点儿不耽误双手干活儿。
启氏周边有很多树藤,就可以编很多背篓,下次去交换大会,又有新的货物可以交换了。
启河教会大家编背篓,他又想起来湖氏的鱼篓和渔网。
启氏村子边有小河,有河就有鱼。湖氏能捕鱼,启氏也可以。
启氏旁的小河不大,却很清澈。它是启氏的母亲河,一切用水都是来自这条河。
最近雨水少了,河面也有五六米宽,一人深。到了雨季,估计能有两人深。
启河讲卫生,他每天都到小河下游去洗澡,这能让身上的虱子跳蚤少一点,在河里洗澡,运气好的话能抓几条鱼解馋。
因此他知道,这条河里哪个地方的鱼获多。
然后,启河请启熊喊几个人过来,说要教给大家用新网在河里捕鱼的方法。
启熊很高兴的就去了。
启河的话,启熊也开始盲目信服了,启河说有好的捕鱼办法,就应该比小湖氏现在用的办法好。
启亮又第一个就跑过来报名,随后又来了七八个,还带来了启河让人做好的背篓。
启河就把从小湖氏交换来的渔网,进行了一番升级改造。
他让人把两张渔网接在一起,这样渔网就变成一张长方形状。
渔网的四角都绑了长绳,其中两个角还绑上石头,渔网立起来后,尽量保证带了石头的两角垂到河底。
四个人拉着渔网四角的长绳,从下游往上游平行推进。
有启河在一旁指挥,四个人保持一个节奏行进。
拖行十多米后,就能看到有鱼儿受到渔网阻拦,跃出河面。
看着跃出水面的鱼儿越来越多,族人们很高兴,启河叫人开始收网。
随着四人托起渔网,里面的鱼儿跳出河面的越来越多,还有大的河虾,乌龟等。
围观的村民看到收获这么多,都高兴的来帮忙。
这个时代的资源真是丰富,河里的鱼虾螃蟹,乌龟都比后世的要大,而且多。
启巫最高兴了,他把那几只乌龟占下了,以后占卜不用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