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我萧家历代都戍守在邺城,萧家先辈,都是葬在邺城边上,替前朝皇帝守着这个江山。我不敢居功自傲,可是我萧家对皇帝,对黎明百姓的护卫之心,天地可鉴。可是二十几年前,我的爱女,被皇帝一纸圣旨赐给安平王世子,不过十年,就香消玉殒,六年前,皇帝招我们入京,当时大旱,我的钰儿和萧恒,被皇帝派去镇压当地的暴乱,结果一去才知道,东阳几县已经疫病蔓延,数万人感染了疫病,每一日,都在死人。百姓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而当时的周帝,却下令围了东阳。如果不是萧玥有治疗疫病的药方,那东阳几县十几万百姓和我萧家将士,早就是黄土一堆了。”萧易说起此事,还是沉痛不已,即使萧家有祖上的预言,其实一直也是为了自保为主,只是一步一步,陈家都逼得他们走投无路。
“东阳一事,我也略有耳闻,没想到内情如此惨烈。”沈慕白早些年也听过东阳的事情,但是消息传来传去就变味了,只知道当时前朝皇帝围了东阳,后面不给粮草药材运进去,说是萧玥药方有假,萧家欺世盗名,后来萧家才彻底反了。
“先生,我萧家如今走到这一步,实在是无可奈何。我知道先生虽然在此避世,但是一直心系黎明百姓。先生寒窗苦读十余年,学识高深,也不想就此埋没吧。我替这天下的黎明百姓,恳请先生伸出援手,助我萧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萧易起身对着沈慕白施了一礼,语气真诚恳切。
“得陛下如此爱重,草民不敢不从,从今以后,沈某定竭力辅佐陛下,万死不辞。”见萧易如此诚恳,沈慕白也被打动了,再加上萧家上位几年,在百姓口中的口碑极好,为了这萧易的掏心掏肺,他也愿意再踏入皇家一回。再加上,连萧璟身中蛊毒这种私密之事都告知他了,足以可见萧家的诚意。
沈慕白应下了,萧易一行就准备打道回京了。
“南姑娘,听闻你师从高人,不知道尊师什么名号?”歇脚的空隙,萧易和萧恒去打野味去了,萧玥在一旁整理着调味料,南星则坐在一旁悠闲的看着。见此,沈慕白坐到南星身边,开口问道。
“啊?我师傅。”南星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半天才想起来自己如今已经不是一条蛇,人设是在深山老林隐居的高人弟子。
“咳,我师傅没有提及他的名讳,我是他收养的。他已经去世了!”南星信口胡诌,谎话信手拈来,为了避免人家心生敬仰要见见,干脆直接说死了,以绝后患。
“那真是可惜了,那千字文老夫觉得甚为高深,有些地方还想跟他探讨一下呢。”沈慕白语气有些遗憾道。
“哎,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哪有十全十美的,总要留点遗憾。”南星睁着眼睛说瞎话。
“南姑娘说的甚是,就是不知道我这次出山,是对是错?”沈慕白点点头,又有些惆怅,虽然答应了萧家,但是到底心里还是有些夷犹的。他前半生虽然落魄,但是到底算是不辱文人风姿,这一回出山,不知道会不会晚节不保。
“沈先生,你就是想的太多了。人生哪有完全正确的选择,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吗?我听闻你曾经是为了一个官员的处置而得罪了前朝那个皇帝。当时那个官员贪污腐败,然而皇帝的处决有些不如人意,你劝谏了几句,他就冷落你,罢免你。你才心灰意冷隐世而居。你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天下黎明百姓,既然这样,何必纠结。只要萧家能让你施展抱负,何必想着跟着萧家是对是错,更何况,功过都是后人评判,如今你只要无愧于心就好了。千百年后,谁人不是一捧黄土,一座墓碑,活在当下就好。”南星笑笑,文人总是把风骨和羽毛看的太重。
“圣人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果真不假。倒是沈某狭隘了。”听了南星的话,沈慕白犹如拨开云雾,一时间醍醐灌顶,脑袋瞬间开明许多,之前的犹疑也不复存在,心境一下开阔起来。
“可能因为我是局外人吧?若我身在局中,也未必能如此豁达。”南星想了想,从前她没把萧恒他们当家人的时候,那些刀光剑影她即使想到,也不慎在意,。但是感情越处越深的时候,那些东西她就不免在意重视,那时候,是半点闲心也无了。
“也许吧。”沈慕白应了,两人相视一笑。
“你们在说什么?”萧易抓着一只野鸡踏步而来,身后跟着提着几只野兔的萧恒。看着南星和沈慕白在一旁,好奇的问。
“我正在跟沈先生讲陛下从前在邺城打到一头大野猪的故事。”南星笑眯眯的,张口就来。
“沈先生是斯文人,你可别吓着他了。”萧易当然不信南星会跟人聊这些,但是看着两人轻松的神色,也就没有追问,而是顺着说下去。
“陛下太小看沈某了,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学过射箭呢。就是可惜那时候年轻没经验。射中了野猪的腿,那野猪发了狂冲我跑过来,如果不是路过的猎户救了我,只怕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沈慕白摸着胡子,笑道。
“还有这事?我以为沈先生这样的人只是寒窗苦读呢?”萧易来了兴趣,脑海里好像看到了少年临窗,手里拿着一本书看的场景。
“年轻的时候,少年意气,想体会一下弯弓射箭的感觉。后来差点出事,家里就再不让碰弓箭了。”沈慕白回忆往事,有些惆怅。
“寸有所短,尺有所长。若是沈先生样样都在行,可就没有我们的活路了。”萧易看着明显比刚出发神色轻松的沈慕白,打趣道。
宣朝六年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是当时的宣帝萧易,退位让太子萧锋登基。
其二就是,萧锋迎了前朝帝师沈慕白入京,百官迎接,当场赐封为正一品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