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穿越到的这个《红楼》世界,本质上还是一个重文抑武的文士社会!
因为文位品级的存在,文士实际上已经不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拥有了一些诡异莫测、威力强大的对敌手段,所以文士,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已经达到了方方面面!
又因为文声学名对文位品级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著书立作、扬名立万,是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极为渴求的!
只是,想要扬名立万,著书立作,是要有真才实学的!而才学,不是人人都有的!
以薛宝钗一向对仕途经济的热心,现在猛然发现,自己的诗作,竟然随着这本《大观集》,传扬出去了,心中惊喜,可想而知!
当然了,屋里的大多数人,心思都没有薛宝钗深沉、现实,像史湘云、林黛玉,虽然也对自己的诗作,汇成了诗集,传扬于世,满心欢喜,却也没有把这个事情,想得多么郑重。
史湘云关注的要点是,“这本诗集,琴妹妹是从哪里得来的?”
薛宝琴回道:“是我们上京时,路经扬州的时候,哥哥在码头的书铺里买给我的!”
史湘云惊喜道:“这本诗集竟然已经传到扬州去了?”
她在意的只是自己的诗作,和由此代表的才学,能够在世人面前展露。
林黛玉却在关心她那篇《葬花吟》是怎么传出去的,通过刚才贾探春和贾环的互动,林黛玉已经猜到了,这本《大观集》里众姐妹的诗作,应该是贾环这个大观园里的“内鬼”传出去的。
便来问贾环,“哥哥是怎么得到我那篇旧作的?”
贾环在林黛玉唯一一次吟念那首《葬花吟》的时候,并不在现场,自然不能耳闻;事后林黛玉也没有誊写留存,他也不可能后来在林黛玉那里看到——至于究竟是怎么知道的,自然是从他记忆中的《红楼梦》文本中撰取来的了!
但是面对林黛玉的追问,自然不能如实回答,眼睛转了转,瞥到对此同样满心好奇,跟过来探询的贾宝玉,计上心头,嘿嘿笑道:“我是在二哥房中看到的!”
贾环虽然没有在现场听林黛玉吟念过那首《葬花吟》,贾宝玉却是亲耳得闻的,把这事儿推到他身上,就能自圆其说了。
林黛玉转向贾宝玉。
贾宝玉抬手挠头,翻着眼睛回忆,皱着眉头说道:“我把那首诗写出来过吗?”
贾环连忙帮他确定记忆道:“当然!那可是妹妹作的诗!其实不止那一首,妹妹作的所有的诗,二哥虽然都印在了脑子里,但也唯恐时间久了忘记,所以全都誊写了出来,时常拿出来复诵感怀,温故知新呢!”
林黛玉闻言,抿嘴笑道:“真的?”
贾宝玉虽然常被林黛玉叫做“傻子”,却不会真的傻,这个时候,不用深思,便也知道应该怎么回答了,十分肯定地回道:“真的!”
心中却在想着,一会儿要把那本《大观集》从薛宝琴的手里借过来,把上面林黛玉作的诗篇全都背诵下来,回到怡红院之后,要都誊写一遍,以备林黛玉检查。
众人正在传阅着那本《大观集》,翻看着书页中自己的诗作,指指点点,嬉笑不已,门帘忽然被从外边撩开,王熙凤迈步走了进来,开口笑道:“我在那边,就听到你们在这里大呼小叫的,有什么事,值得你们如此大惊小怪的?”
史湘云笑着回道:“姐姐不知道,我们之前作的诗,被汇编成了一部诗集了!诗集都已经传到扬州去了呢!”
王熙凤疑惑道:“什么诗集?”
薛宝钗为她解释道:“就是我们那个诗社里大家作的诗,不知怎么传到了外边,被好事者汇编成一个集子,在书铺里售卖呢!”
王熙凤耳中听到的不是“诗集”,而是“售卖”二字,扬眉问道:“这个也能售卖?多少钱一本?”
薛宝钗听她这么发问,便抿嘴停声,不再与她对答。
薛宝琴听到王熙凤发问,回声道:“这本集子的售价是一百文。”
王熙凤这个时候已经从贾探春的手里把那本《大观集》接过来了,一边哗啦啦的翻看,一边说道:“这么多页,印刷得又如此精美,里面还配着图画,才卖一百文?这能挣着什么钱?销量怎么样?”
薛宝琴回道:“听我哥哥说,他曾问过书铺掌柜,这本集子,还是蛮畅销的,这一本已经是那间书铺的最后一本了!”
王熙凤点头道:“如果畅销,倒也不至于赔本。”
王熙凤进来,便是一肚子的生意经,薛宝琴自小跟着父母游商天下,还能和她对答几句,其他姐妹对此都不懂,唯一懂些的薛宝钗,又不愿意张口闭口提钱,没得沾染到一身铜臭味,大家便都自顾自的聊着其他事。
贾环在一边,见似乎没人把这本诗集的事情,扯到自己身上,心中一直提着的那口气,才缓缓松了下来。
如此当然不是大家都不知道是他把那些诗作传出去的,听到贾探春和贾环之前的问答互动的,自然都知道,贾探春所问不会是无的放矢,贾环虚张声势的回答更是已经把他的心虚显露无余了。
只是,大家现在关注的,只在诗集本身,没有像王熙凤那样,一眼便能联系到金钱上去。
实际上,出这本诗集,贾环是没有挣到什么钱的。
当初为了把这本诗集推广出去,贾环特意叮嘱杜进,就算是赔钱,也要赚到这声吆喝,所以这本诗集,并没有按照规矩收取版权费,甚至头一版的雕版,还都是贾环倒贴钱送给书商联盟中的其他书商的。
而给这本诗集订了一百文的超低售价,也是为了诗集的推广着想。
未曾想,这本诗集一经推出,竟然广受好评,大受欢迎,销量节节攀升,就算售价仅有一百文,架不住书卖得好,况且其他书商,雕版都是免费得来的,成本不过是些纸张罢了,收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