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历2061年,超大尺度涅晶粒子膜传送门搭建完成。
江宇将驾驶太初带领全部人类跨越六百光年的距离,泊入源星轨道。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用于传送太初的涅晶粒子膜传送门的搭建消耗了人类这些年收集的大部分涅晶材料。
而太初传送至源星后,人类可以从源星一侧将传送门关闭,但关闭传送门之后的涅晶却会留在传送门开启的位置。
也就是说,太初传送到源星后,用来搭建传送门的涅晶不能再回收。
但如果传送门两端都有人类的话,人类是可以从传送门开启的一端将涅晶回收再利用的。
由于这次太初的转移是全人类进行转移,所以开启传送门的一端不会再有人留下。
这就导致了涅晶库存的大量消耗。
江宇在将太初泊入预定轨道后不得不考虑再次收集大量涅晶。
“魄月,有没有比较合适的范围较大的暗区,我准备带队去采集大量涅晶。”江宇问道。
太初在预定轨道运行的相当平稳,江宇决定亲自带队前往暗区收集涅晶。
“我们的元首,军委会和公民委员会不止一次阻止您涉险了,您确定还要亲自行动么。”
“采集点涅晶怕什么?再说了我在这又帮不上什么忙,只是为太初帝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我们的人民不想让你涉险。”
“可人民也不需要一个什么都不干的元首,不是吗?”
“您不是什么都不干,这次太初传送到源星没有您就不行。”
“没错,但下次太初再传送要等到猴年马月了,我干什么去?总不能冬眠吧?”
“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带着元首夫人一起冬眠。”
“算了吧,我和郑星更需要找点事情做。”
江宇的想法获得了郑星的大力支持,郑星也需要测试一下她的新研究:拟态生物宇航服。
郑星和江宇这些日子一直配合咕嘟一起训练,已经初步完成了外太空行走的阶段。
这次暗区涅晶采集正好测试一下拟态生物宇航服的作业性能。
届时,咕嘟将分成两份,分别包裹江宇和郑星进行外空间作业。
魄月探测的范围相对较大的暗区坐标很快传来,由太初帝国科技部着手进行了超距传送门的开启。
江宇和郑星同时驾驶盘古,成为了采集队的队长。
人类对超距传送门早已熟悉,这次采集行动总计出动了一千台盘古。
江宇和郑星的盘古率先通过了超距传送门,进入到了魄月指定的一片暗区中。
江宇说道:“区域安全,各单位自行采集,6小时后结束任务,务必返回传送门。”
这片暗区并不远,距离源星20光年左右。
采集队采集涅晶的同时,还会顺手采集大量反物质存储起来。
不过这两个都不是江宇和郑星的主要任务。
今天江宇和郑星的主要任务是测试拟态生物宇航服咕嘟的外空间作业情况。
盘古被江宇设置成了待命模式,江宇和郑星脱离了感统链接,准备进行外空间作业。
“咕嘟,这次我俩的性命可就真的交给你了。”江宇认真的看着咕嘟说道。
“你们放心,咕嘟会在宇宙中保护你们的。”咕嘟说完便分成了两份。
咕嘟嘟和咕咕嘟分别开始覆盖江宇和郑星的体表。
外表看去江宇和郑星身上就像是穿着普通的作训服,只是两人看起来都胖了一圈。
咕嘟在包裹两人的同时,也将自己完全拟态成江宇和郑星的样子。
郑星此刻已经适应了咕咕嘟的覆盖:“江宇,咕嘟,我们准备出舱。”
郑星似乎比江宇都积极,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盘古的驾驶舱。
一阵减压后,郑星率先漂浮而出。
“咕咕嘟,外空间行动力测试。”郑星说道。研究方面,郑星明显比江宇专业多了。
反观江宇,正在和咕嘟嘟转圈……
两人经过一系列测试后,无论何种方面,拟态生物宇航服都比传统宇航服强出了不少。
其他采集小队的成员都能看见江宇和郑星二人似是没有任何防护的出舱活动。
江宇好奇的问道:“咕嘟,你如果完全不摄入食物的话,能在外空间坚持多久?”
“那时间可长了!能达到36小时!超过这个时间的话,我的外层防护力就没有那么强了。”
“这么厉害……”
“那当然!”
郑星那边则是和咕咕嘟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后,开始仔细记录测试结果。
不多时,郑星完成了记录,飘过来拉着江宇,两人一起在太空漫无目的的飘动。
“江宇……这星空其实真的很黑……”郑星说道。
“是啊,我曾经也幻想过深空中的星海异常璀璨,但真实的宇宙就是这么黑。”
“那是因为我们的肉眼看不见太多的星星,如果我们肉眼就能看到微弱的星光,那肯定是宇宙中最美的景色。”
“你这么说倒是提醒我了,我们的探测手段需要进步了……”
“是啊,相对于超距传送和通讯,我们的探测手段落后了很多,像是摸着石头过河。”
“而且还是银河哈哈!”
江宇和郑星畅游完毕,开始向盘古驾驶舱返回。
采集行动很快完成,众人都安全返回了太初。
江宇和郑星回到了星环城科技中心,科研团队将拟态生物宇航服的测试数据完成分析之后,表示没有任何问题。
江宇拍板,人类未来外空间作业将由拟态生物全面配合。
大规模拟态生物开始和人类共同训练。
自此开始,人类文明和拟态文明成了外空间好搭档……
即使在人类社会中,也会看见大量拟态生物的身影。
每个拟态生物都被赋予了新的名字和身份标识,拟态文明以太初帝国盟友身份,正式和太初帝国共同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宇宙社会模式。
江宇也提出应该尽快提升人类对宇宙观测的水平,太初帝国倾斜了大量资源用以这方面的研究。
看来人类在观测手段这方面有提升之前,还是需要摸着石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