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4. 第36章 粪工传奇
设置

第36章 粪工传奇(1 / 1)


李长河语言有理有据,怼的裴寂一阵哑口无言,而一旁的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自然也不会帮腔,都等着看笑话。

但终究李世民是皇帝,眼看场面越来越尴尬,裴寂脸色越来越难看,李世民发话了。

“好了,争论就此为止吧,关于报纸这件事,国务辅政大臣何在?”

一旁昏昏欲睡的高士廉猛地一惊,赶紧站出来,“臣在!”

“办报交给你,对了,李长河你还要再辛苦一下,虽霍乱来势汹汹,但办报也不能落下,个中有关技艺问题还是要从中调节一下,七天时间,给朕做好。”

“臣遵旨!”两人同时答道。

“圣上,还有一件事,那报纸的名字叫什么?”高士廉询问道。

“名字嘛......”沉吟片刻,李世民道:

“就叫长安日报!”

随着这个名字说出,史书载:长安日报诞生,标志着第一份宣传性质的报纸出现。

此时,除了李长河和李世民,谁都不知道报纸的诞生意味着什么,未来又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九月的夜来的快,深秋已是凉意习习,但此刻的平康坊和修政坊却灯火通明!

因为霍乱原因,这两个坊在李长河建议下已经封坊,清理工作也在紧张展开。

首先便是感染者的隔离,然后将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集中掩埋处理,再用白石灰消毒,最后便是卫生宣传,以防死灰复燃。

所有工作在李长河的组织下,有条不紊的开展,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几个急性病重患者死亡,让长天玺心中涌起一股巨大压力。

他焦急万分,但又没有好的办法,这种级别的霍乱,要是放在现代,再眼中也只是需要几针就能痊愈,也能快速扑灭,但现在,这个时代,别说药品了,能保持好营养摄入都不容易。

最后结果也只能靠病人自身的免疫力了。

一夜未休息,李长河在隔离区跑来跑去,一直关注病人的情况。

第二天太阳升起,有些疲累的李长河看到蒙山的身影,顿时精神起来。

蒙山的到来,预示着李长河让他打造的针管做好了。

检查一番,虽然做的很粗糙,但是有已经是不易了,没有浪费时间,立即给太医署医师演示如何打点滴。

张南北和孙思邈早已了解李长河的神奇,但太医署很多医师并不清楚,所以看到李长河所言所行,顿时一个个瞪大眼睛。

而听到李长河讲述人体的静脉和动脉等医学知识时,更是张大嘴巴,不敢置信。

在李长河耐心教习下,这些太医署的医师学习速度很快,打点滴的工作推展也很迅速,一切都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及至中午,打上点滴的病人气色逐渐好转,且在严防死守的防疫攻势下,发现疫病的人也越来越少。

李长河终于松一口气了,顿感倦意袭来,随便靠在一面墙上便睡着了。

......

时间一晃,七天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让人谈之色变的霍乱也在李长河科学防控下逐渐平息,到如今,死亡的病例与历史记载相比,大大减少,不过屈指可数二十三人。

但就算是这样的成果,李长河也没有过多高兴,他知道,若是自己能够发现更早一些,或许这二十三人也不会失去生命,而这就是身为医生的使命与责任。

再说长安城,随着霍乱这个热点事件的降温,必定有下一个热点事件出现,这几日坊间百姓都在谈论一个叫《长安日报》的新奇玩意。

走在街道上,总能听到不少人谈论着报纸的事。

这七日,虽然李长河主要负责霍乱事情,但报纸事情也没有拉下,在他的助力指导下,活字印刷和廉价的竹纸被提前发明,并开始了初步推广,

其效用让不少工匠惊讶,不仅大大改进了效率,成本更是难以想象的低廉。

也是为了让报纸快速普及,李长河也是做了不少工作。

为了让报纸更加丰富多彩,李长河亲自定版面,当然主版内容是国家之事。

但副版就比较多元了,有广告类,可登展商家和货物讯息,方便宣传。

有生活类,可刊登一些不同地方的物价。

有新闻类,刊登的是长安城发生的的事。

有文学类,可刊登诗词歌赋。

还有故事类。

这其中,还伴随有一个插曲。

第一批报纸售卖效果很差,虽然李长河也进行了先期宣传,但购买者还是甚少,且这报纸是按月收费,每月五文钱。

这五文钱看着不多,但对大唐现在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笔不小开支,这五文钱可购快两斗米了。

于是李长河想了一夜,终于想出办法,那就是刊登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

新颖的题材,有趣的历史故事,吸引了不少人,也让报纸知名度逐渐打开,买的人是越来越多。

最重要一点就是报纸的功效也逐渐显露出来,国家政策等可以快速直达长安城各处。

这不,近几日肉眼可见,长安环境好了起来,原因就是报纸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了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

而且李世民也在报纸刊登诏令,要求长安城百姓勿要乱扔垃圾和随地大小便,为此成立了纠察队,专门负责街道巡查。

当然,堵不如疏,这个时代,粪便可是一种资源,一种良好的肥料。

本来长安城的掏粪工主要是有官身的人干,李世民下令放开限制,普及大众,加之报纸稍微一宣传,很快头脑机灵的人就想要进入了掏粪行业。

但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已有人捷足先登了,有一个叫罗会的人已经垄断了六成的掏粪行当。这怎么回事?

罗会此人聪明异常,本就是个中间商,原来掏粪工是朝廷管理,工作都是有官身的人做,但读书人哪受得了这事啊,所以罗会抓住机会,主动表示可帮忙,还掏钱分成。

于是乎,不少负责此事的小吏将掏粪大业交给了他。

但也因朝廷法度限制,罗会负责的区域也不过是如平康坊这样的少数富裕区,穷人那边并未开发,不然,或许就不会有修政坊霍乱的爆发。

这几日罗会听到朝廷废除官办掏粪工,民间承接时,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联系关系较好的官家,相互介绍,短短三天时间,便掌握了长安城六成的掏粪市场份额,妥妥的粪工老大。

当然传奇不止如此,他更知道利益动人,所以一人富不如一起富,所以他也是赶时髦,还在《长安日报》上刊登消息,要拉众人入伙,一起分享长安市场,这操作让李长河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果然,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也正是有了类似千千万万罗会这样的人,长安街市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当然报纸上刊登的内容不止这些,隐隐透出一些其他信息,让不少精明的商人心中稳定。

那就是便桥之盟。

在这场突厥围城危机中,李世民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单人退敌,这是何等的英武,这自然在报纸上大书特书,再加上透漏出些许的李世民为百姓受伤的消息,于是一个伟大的、爱民如子的形象竖立起来了。

风评的扭转,也让两个多月前的玄武门之变风向也发生逆转,不少百姓认为这其中有阴谋,对李世民的恶感少了很多。

毕竟对他们来说,谁当皇帝都可以,只要他们的生活不受影响。

报纸还有一重作用,那就是对民族自信心和脾性的影响塑造,如今长安城内百姓对突厥的恶感比天还高,比海还深,每个人都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每个人无不想着一雪前耻。

而此时的李长河在做什么呢?

他此刻正行走在尘土飞扬的修政坊,他要去见见那个越州王李天保,跟在他身后的三个人分别是安氏姐弟和铁完山。

唐朝在华夏中华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辉煌的时代,但如今的初唐之景并不那么美好,一路走来,李长河看到更多的是乞讨的人。

拦住一个乞讨者问询片刻,李长河得知一个消息,那就是这些人都是灾民,都是家里粮食减产逃荒来的。

李长河猛然想起了一件事,顾不得前往李天保家,直接道:“你们三人先回,我有事先走一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